基药指南 PPT课件.ppt_第1页
基药指南 PPT课件.ppt_第2页
基药指南 PPT课件.ppt_第3页
基药指南 PPT课件.ppt_第4页
基药指南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1 内容提要 2 一 国家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内容简介二 国家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特色优势三 国家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合理使用 2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临床应用指南 和 处方集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基本药物理念 确保基本药物公平可及 安全有效 合理使用所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文件 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做好2012年版 基药目录 的实施工作 指导和规范广大医务工作者 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诊疗行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适时启动了2012年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部分 的制定工作 一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内容简介 3 1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编写目的 3 按照科学 严谨 简明 实用的原则 2012年版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突出保基本 强基层的理念 发挥中医药 简 便 验 廉 的优势和特色 力求内容通俗易懂 简明扼要 便于使用 4 2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编写原则 主要供广大医务工作者 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使用 3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使用范围 4 2012年版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在编写中注重与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慢性病防治的衔接 203个品种覆盖了173个中医病 证 对应西医疾病177个 涉及到内科 外科 妇科 眼科 耳鼻喉科 骨伤科等临床各科常用药 覆盖面较广 代表性较强 基本上满足了临床用药的需求 由于采用了中西医病名对应介绍的编写方法 也极大地方便了西医及广大基层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 5 4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覆盖中医病 证 西医疾病数量 5 6 中成药的命名 分类及组成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简要介绍 帮助广大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中成药的基本概念 科学内涵及相关内容 以便指导临床合理 科学地选用中成药 5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总论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六个方面的内容 6 各部分收载品种参照2012年版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的中成药功效分类进行介绍 6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各论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各论部分按 内科用药外科用药妇科用药眼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骨伤科用药 六个部分介绍 7 7 九 止血剂 十 祛瘀剂 十一 理气剂 十二 消导剂 十三 治风剂 十四 祛湿剂 十五 调脂剂 十六 固涩剂 一 解表剂 二 泻下剂 三 清热剂 四 温里剂 五 化痰 止咳 平喘剂 六 开窍剂 七 扶正剂 八 安神剂 内科用药 临床各科用药按功效分类情况 8 8 外科用药 一 清热剂 二 温经理气活血剂 三 活血化瘀剂妇科用药 一 理血剂 二 清热剂 三 扶正剂 四 散结剂 眼科用药 一 清热剂 二 扶正剂耳鼻喉科用药 一 耳病 二 鼻病 三 咽喉 口腔病骨伤科用药 9 9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7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各论每个品种按 11项介绍 10 10 品种介绍 11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中成药名称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1 品种介绍 12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处方中药物名称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名称 处方中药物排列顺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表述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2 品种介绍 13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首选 中国药典 及增补本收载的功能主治进行表述 对 中国药典 没有收载的品种 则选择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辨证用药规律 功能主治相对规范品种的国家标准进行表述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3 品种介绍 14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根据君 臣 佐 使制方之法 精炼地分析方剂配伍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4 品种介绍 15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根据收载品种所确定的功能主治 按病证不同分项叙述 突出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 保持功能与主治的完整和统一 对收载品种临床报道延伸应用有较好临床基础 且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用药原则者予以载录 以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5 品种介绍 16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摘要介绍该品种 期临床前药效学研究结论 及核心期刊报道的药效学研究结论 以准确反映该品种当代中药药效学研究成果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6 品种介绍 17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主要根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2 参照核心期刊中报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3 结合药品说明书进行综合归纳 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该品种不良反应的情况 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7 品种介绍 18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主要介绍妊娠及过敏体质等应禁用的情况 由于篇幅所限 对于含十八反 十九畏药物的中成药品种的配伍禁忌在本书的编写说明中统一介绍 具体品种中不再逐一赘述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8 品种介绍 19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主要说明中医病证 服药期间饮食 特殊人群如哺乳期 老年人 儿童 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或慎用的情况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19 品种介绍 20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按照国家标准介绍该品种的用量用法 坚持用量用法与剂型规格相一致的原则 具体品种的用法用量应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使用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20 品种介绍 21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严格按照2012年版 基药目录 介绍该品种的剂型规格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具体品种介绍 21 1 创新性 我国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的编写是史无前例的 2009年版首创第一版 2012年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它凝聚了我国中医药学专家的集体智慧 充分体现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特色 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2 连续性 2009年版指南经过3年的实践考验 基本能满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 2012年版指南全面地继承了2009年版的编写原则 编写要求 编写体例的优势和特色 充分保证了基药指南编写的连续性 22 二 基药指南 中成药部分 特色优势 22 严肃性 对203个中成药品种的相关国家药品标准进行了逐一的核查 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 既不随意地增加标准内容 又不主观地删减标准 做到准确无误 一丝不苟 严格依法诠释 体现了新版指南的严肃性 权威性 参加新版指南编写的有院士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临床一线各科的医学专家 药学专家 药理学 毒理学专家等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学专家 凝聚了当代中医药人才的精华 充分代表了当代中医药的学术水平 为新版指南成功的编写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确保了新版指南编写工作的权威性 23 23 实用性 以贴近临床 突出实用为特色对目录收载的203个中成药品种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成果 对有明确西医主治病名的品种如实的介绍西医病名的同时 标明其中医证候属性 由于采用了中西医病名对应介绍的编写方法 极大地方便了西医及广大基层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 充分体现了新版指南的实用性 安全性 保证用药安全是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一环 新版指南在编写中既重视中医证候 妊娠 配伍 饮食等传统用药禁忌 同时更加重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中成药不良反应通告和警示 对权威杂志不良反应的报道 采取科学 求实 审慎的态度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地加以介绍 既不掩盖事实 又不夸大宣传 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24 24 25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辨证合理用药 配伍合理用药 安全合理用药 三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部分 合理使用 25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中医学的精髓 中成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才能有的放矢 正确使用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邪正相争造成人体脏腑 气血 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 疾病的本质和属性 往往通过 证 的形式表现 通过 辨证 去认识疾病的本质 1 如何辨证合理使用中成药 26 26 中医认为 病 是代表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是疾病的根本性矛盾 症 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单个症状 证 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 病性 病位等的概括 是由若干症状组成的证候群 所谓辨证 就是将望 闻 问 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 综合 辨清疾病的病因 性质 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也叫证候 中医的辩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经络辨证 六经辨证 三焦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等 可用于不同性质疾病的辨证诊断 27 27 辨证使用中成药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应用各种辨证方法 从多种症状的综合分析中确立疾病的证候属性 进而确立治法 处方用药 即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的辨证用药的完整过程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既要看到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区以及患者体质不同 或者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可以见到几种不同的证 又要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 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 因而在临床治疗时 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 可以采用 同病异治 或 异病同治 的方法辨证使用中成药 28 28 感冒是感受风邪导致邪犯肺卫 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 头痛 恶寒 发热 全身不适 脉浮为特征 相当于西医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及 上呼吸道感染 疾病的范畴 感冒四季均可发生 由于四时受邪不同 冬季多感风寒 春夏多感风热 夏秋多感暑湿 一般外感风寒 风热较为多见 虚人体质不同 又有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外感的不同 时行疫毒伤人 则病情重而多变 往往相互传染 广泛流行 不受季节限制 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必须辨证选药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举例说明什么是同病异治 感冒 29 29 风寒感冒 治宜发汗解表 疏散风寒 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 九味羌活丸 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 胶囊 防风通圣丸 颗粒 等 风热感冒 治宜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 可选用银翘解毒丸 颗粒 胶囊 软胶囊 片 牛黄清感胶囊 芎菊上清丸 颗粒 片 祖卡木颗粒及柴胡注射液等 暑湿感冒 解表化湿祛暑 可选用保济丸 口服液 藿香正气水 口服液 软胶囊 等 气虚感冒 治宜益气解表 可选用玉屏风颗粒等 时行感冒 治宜清瘟解毒 宣肺泄热 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 颗粒 清热解毒颗粒等 30 30 现代临床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所著的 小儿药证直诀 是滋补肾阴 治疗肾阴虚证的代表方剂 其功能主治是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消渴 现代临床六味地黄丸应用十分广泛 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 糖尿病 更年期综合征 支气管哮喘 复发性口疮等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证时 则均可选用本品治疗 药理研究六味地黄丸具有降血糖 调节血脂 降血压 保肾 保肝 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为六味地黄丸的 异病同治 提供了科学的支撑 举例说明什么是异病同治 六味地黄丸 颗粒 胶囊 31 31 简而言之 同病异治即指同为一种疾病 由于病因病机 证候属性不同 则治疗方法不同 异病同治系指虽为不同的疾病 却有相同的病因病机 证候属性 因此治疗方法相同 归根结底 所谓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就是同证同治 32 32 2 如何配伍合理使用中成药 33 由于疾病可以表现为数病相兼 或表里同病 或虚实互见 或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 因此中成药在临床具体应用中 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常用的配伍形式有 中成药之间的配伍 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 中成药与药引子的配伍及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 配伍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复杂病情 提高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 如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又兼见肾阳不足 腰膝冷痛者 可用补中益气丸配合金匮肾气丸 气血不足 内有热毒的痛经 月经不调者 可用八珍汤配伍金刚藤糖浆 33 对于复杂疾病应综合考虑 全面兼顾 合理选择中成药配伍使用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 可选择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 参芪降糖颗粒 胶囊 片 等与治疗高脂血症的血脂康胶囊等配伍 糖脂双调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 同时也可以选择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 参芪降糖颗粒 胶囊 片 等与治疗冠心病的心可舒胶囊 片 速效救心丸等配伍来治疗糖尿病性心病 与治疗肾病的肾炎康复片 尿毒清颗粒等配伍来治疗糖尿病性肾病 与治疗脉管炎的脉管复康片 胶囊 等配伍来治疗糖尿病足 通过配伍联合用药 达到适应复杂病情的目的 34 举例说明如何 合理配伍用药 34 为了满足某些疾病在治法上的特殊需要 如妇科 外科 五官科 骨伤科等许多疾病 常采用内服与外用两种不同使用方法的中成药配合应用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火毒上攻 咽喉肿痛 可内服一清颗粒 外用冰硼散吹喉 共奏清热解毒 消肿利咽之效 筋骨折伤者 可内服舒筋活血丸 外敷七厘散 共奏活血伸筋 疗伤止痛之效 35 35 3 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 36 2 恰当选用含毒性药材中成药 1 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 3 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36 37 药品说明书包含了药品安全性 有效性的重要科学信息 是指导医师和药师用药的法律依据 同时药品说明书也是广大患者自我药疗 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品的主要依据 药品说明书作为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 对于安全 有效用药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医疗实践中 临床医师 药师以及患者都应高度重视药品说明书作为用药依据的重要地位 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给出的各项信息 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 以保证安全 有效 合理地用药 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如何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 1 37 恰当合理使用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品种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剂量疗程 有毒药 剧毒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是某些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但如果治病求愈心切而一味地提高药物的剂量和延长用药的时间 就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 诸多中药的不良反应都与超剂量 长期使用有关 注意用药方法 服用含乌头类的中成药时 常因冒受风寒 饮食生冷或大量饮酒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因此注意服用方法 合理使用药物也是避免不良反应所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注意个体差异 某些毒性药材对特定人群或机体的特定器官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相关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 如何恰当合理选用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 38 2 38 中药注射剂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 使用 临床要辨证用药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