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九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培优强化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海南省九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培优强化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海南省九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培优强化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海南省九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培优强化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海南省九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培优强化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电路培优强化练习一 、单选题1.三只悬挂着的小球,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这三只球的带电情况是()a.三只都带正电 b.两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c.一只带正电,两只不带电 d.一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一只不带电2.下列现象与静电无关的是()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3.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4.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如图所示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6.火车车厢里有两间厕所,只要有一间厕所的门关闭时(相当于开关闭合),指示灯就会发光,以提醒乘务员有人正在使用某个厕所。在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是()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灯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的方法及看到的现象是:将导线跨接在l1两端,l2不亮;将导线跨接在l2两端,l1亮。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就可以判定()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8.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9.岳阳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10.如图,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一盏灯的灯丝断了也不影响另一盏灯工作的电路是()1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金属杆是导体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向b12.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13.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下面四幅图是小明用电池作为电源设计的四个电路模型,能满足要求的是(其中a图中的s1、s2及c图中的s1为单刀双掷开关)()14.将甲、乙两个导体接入同一电路中,现测得通过甲、乙的电流相等,则这两个导体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a.一定是并联 b.有可能是并联,也有可能是串联c.一定是串联 d.以上都不正确二 、填空题15.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_状态。如图11-2-4,根据电路图乙,把图甲的实物图连接正确。图11-2-416.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中,在连接电路时应使开关处于_状态,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_接线柱流入(选填“正”或“负”)。17.如图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_,通过小灯泡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两空都选填“向左”或“向右”)18.如图所示,是一个错误的电路,闭合开关s,灯_亮,在不去掉导线的情况下,只需连接接线柱_(用字母a、b、c、d、e、f表示),就可以使三个灯变成并联。19.如图甲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如图乙所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端连接在d上。当n端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_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_相连,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20.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只闭合s3和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两种情况下,电流表指针位置都如图乙所示,则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时,通过l1的电流为_a,通过l2的电流为_a。21.小明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如图所示)。(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_。(2)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_。22.将一些小纸屑放在桌上,用塑料梳子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一会儿,然后将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小纸屑_。这是因为与头发摩擦的梳子_,使它具有了_的性质。23.实验课上,王老师拿来了两个电路板(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现已确定是灯l短路或断路引起的,要求检测是哪一种故障。 (1)小明利用图乙所示的检测电路对其中的一个电路进行检测,他将被检测电路的开关s断开,分别把m、n接到a、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s后,若检验灯亮,则故障是_。(2)小红利用图丙所示的检测电路对另一个电路进行检测,她将被检测电路的开关s断开,分别把m、n接到a、b接线柱上,检测时图甲中的开关应_,若检验灯发光,则故障是_。24.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_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_时,灯亮同时铃响。三 、作图题25.如图所示,给你两个开关、两个灯泡、两节干电池和若干导线,设计电路使每个开关只控制一个灯泡,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电路。26.请按照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四 、实验题27.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_。位置abc电流i/a0.300.240.54(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五 、分析与简答题2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两个不同型号的灯泡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流过a、b、c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1)请你提出合理猜想;(2分)(2)实验中除了电路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答案解析一 、单选题1.答案:d解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三个小球中,任意两个小球都相互吸引,说明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分别带正电和负电,故选d。2.答案:b解析:头发越梳越蓬松、油罐车后面拖一条铁链、晚上脱毛衣有火花都与静电现象有关;硅光电池板是一种光电电池,其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太空中的设备提供电能,与静电现象无关,故选b。3.答案:c解析:甲、乙相互吸引,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甲、丙相互排斥,丙球一定带正电。故选c。4.答案:b解析:梳头时,梳子与头发摩擦会带上电荷,故选b。5.答案:d解析: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可以吸附灰尘等轻小物体。故选d项。6.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指示灯的亮灭,因此两开关并联后与指示灯串联,故b选项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应有断路存在,或是两灯均短路;用导线接l1两端时,两灯仍不亮,说明开关或灯l2可能存在断路;而用导线接l2两端时,l2不亮而l1亮,说明电路导通,即l1及开关应是正常的,同时也不可能是两灯同时短路,故只能是l2发生了断路。故选d。8.答案:a解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两个灯泡所在的支路没有开关,故选a。9.答案:b解析: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分析图示电路图可知,b正确。10.答案:c解析:一灯灯丝断了也不影响另一灯工作,则两灯必须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则开关在干路中,分析各选项的电路图,可知正确的是c。11.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该金属棒能导电,所以一定是导体;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斥,故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原来a验电器带负电,b验电器不带电,所以当用金属棒连接时,一部分电子会从a运动到b,故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由于多电子而带上了负电荷;由题可知,电子的运动方向是从a到b,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b到a,故d错误。12.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带正电的玻璃棒与泡沫球相吸,说明泡沫球带负电或不带电;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a正确,b错误;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负电,c和d均错误。13.答案:a解析:a图中s1和s2为单刀双掷开关,s1向上掷时灯泡不发光,s1向下掷时灯泡发光;s2向上掷时灯泡发光,s2向下掷时灯泡不发光,任意一个开关都可以开灯、关灯。b图中两个单刀开关串联,相互影响,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泡才发光。c图中s1为单刀双掷开关,s2为单刀开关,当s2断开时,无论s1往哪个方向掷,灯泡都不能发光。d图中s1、s2都为单刀开关,两个开关并联,当其中一个开关闭合时,无论另一个开关处于什么状态,灯泡都不能熄灭。故选a。14.答案:b解析: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一定相等;如果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并联,则两个支路的电流也相等。二 、填空题15.答案:断开如图所示解析: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应该断开开关。由图乙可知电流的流向: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电动机,回到电源负极。16.答案:断开正解析: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17.答案:向左向右解析:在题图所示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流经开关、用电器,最后流入电源的负极,即灯泡中的电流方向为从b到a即向左。因为电子带负电,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因此通过小灯泡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即向右。18.答案:l1b、e(或c、e)解析:闭合开关s,灯泡l2、l3短路,所以只有l1亮;在不去掉导线的前提下,则只要将b、e(或c、e)两接线柱连接起来,即可使三个灯变成并联。19.答案:(1)c、e(2)e解析:(1)连接a和b,把测通器接到d、f间时小灯泡发光,说明a、b和d、f分别为两根导线的两端,那么剩下的c、e就应该是同一根导线的两端了。(2)由于c、e为同一根导线,则连接a和c后,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e相连,另一端接触d或f,就能将导线的各端区别开来了。20.答案:1.20.3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3时电路为灯泡l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通过l2的电流不变,只闭合s3时,测量l2电流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则i2=0.3 a,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时,干路上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分度值为0.1 a,则i=1.5 a,则通过l1的电流i1=i-i2=1.5 a-0.3 a=1.2 a。21.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或受到a球对它的排斥力)(2)同种电荷间排斥力大小与电荷间距离有什么关系(或电荷间排斥力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有什么关系或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解析:(1)由于带电体带正电。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小球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小球偏离竖直方向。(2)由题图可知小球在p1处时,离带电体距离较近,小球与竖直方向的偏角较大,小球在p3处时,离带电体距离较远,小球与竖直方向的偏角较小,根据小球偏角的大小跟小球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关系,就可以提出问题。22.答案:吸附在塑料梳子上带了电吸引轻小物体解析: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带上了电荷;小纸屑被塑料梳子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23.答案:(1)l断路(2)断开l短路解析:(1)将被检测电路的开关s断开,分别把m、n接到a、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s后,若检验灯亮,则说明原电路中的灯泡发生了断路故障;(2)将被检测电路的开关s断开,分别把m、n接到a、b接线柱上,检测时图甲中的开关应断开,若检验灯发光,则说明原来的灯泡被短路(视为一根导线)。24.答案:s1、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