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九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九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九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九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九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秋季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试 题 卷(本试卷共31小题,满分12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上交。 第一部分 汉字(10分)1、请在括号内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横线字注音。(2分)傅雷先生在儿子消沉时安慰儿子要坚强,在儿子成功时禁不住涕泗横流( ),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动人的shi( )犊之情。孤不度( )德量力,欲shen( )大义于天下。2、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a、惟妙惟( ): b、( )声匿迹: 3、字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能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一个人对汉字的掌握情况。你能根据下面的四句话猜一个正确的汉字吗?(2分)有土能种米麦,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行天下。(2分) ( )4、对联很精妙,老师将一副对联“石潭白鱼 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在其中补写一个字,使之表现鱼儿无拘无束的请态。(2分) ( )5、中国语言真实寓意非凡,同一句话却有不同意思!请说说下面这两句话的意思。(2分)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意思:冬天: 夏天: 第二部分 阅读(60分)一、瞻丰乐之亭,探先哲之心。(20分)甲文丰乐亭记(节选)文/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注释:因为:于是就。本:根据。道:称道。(选自欧阳修散文选)乙诗丰乐亭游春(之二)文/欧阳修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前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注释】篮舆:竹轿。6.请解释甲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既( ) 顾( ) 掇( ) 名( )7.请用“/”为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8.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3分)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9. 乙诗所描写的画面正是甲文第1段中哪句话的具体体现?(1分)10. 乙诗中画线诗句有两字传神,请分别指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4分)11.作者的名篇醉翁亭记中写道:“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写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情形。乙诗中也有一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找出。(1分)12.滁州五代时曾历经战乱,到宋才得享安宁。请用甲文中的原话说说作者将亭命名为“丰乐亭”,是想告诉老百姓什么?(2分)13.积累链接:甲文中描写了丰乐亭可爱的四时之景,请默写出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的相关语句。(2分)二、嗅梅花清香,悟天地风骨。 (14分) 文/丁立梅趁着天黑,去邻家院子边,折一枝梅回来。这有偷的意思了-我是,实在架不住它的香。它香得委实撩人。晚饭后散步,隔着老远,它的香就远远追过来,像撒娇的小女儿,甜腻腻地缠着你,让你架不住心软。我向东走,它追到东边。我向西走,它追到西边。我向南走,它追到南边。我向北走,它追到北边。黑天里看不见,但我知道它在那里,它就在那里,在邻家的院子里。一棵,只一棵。白天,我在二楼。西窗口。我的目光稍稍向下倾斜,就可以看到它。邻家的院子,终日里铁栅栏圈着,有些冰冷。有了一树的梅,竟是不一样了。连同邻家那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他在梅树下进进出出,望上去,竟也有了几分亲切。一树细密的黄花朵,不疾不徐地开着,隔了距离看,像镶了一树的黄宝石。枝枝条条,四下里漫开去,它是想把它的欢颜与馨香,送到更远的地方去。一家有花百家香。花比人慷慨,从不吝啬它的香。梅是大众情人,人见人爱,这在花里面少见。梅的本事,是一般的花学不来的。谁能在冰天雪地里,捧出一颗芬芳的心?谁能在满目的衰败与枯黄之中,抖露出鲜艳?只有梅了。它从冬到春,在季节最为苍白最为寂寥的时候,它含苞,它绽放。它是冬天里的安慰,它是春天里的温暖。喜欢关于梅的一则韵事。相传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某天午睡,独卧于自己寝宫的檐下。旁有一树梅,其时花开正盛。风吹,有花落于公主额上,留下一朵黄色印记,拂之不去。宫人们惊奇地发现,公主因这朵黄色印记,变得更加娇媚动人了。从此,宫人们争相效仿,采得梅花,贴于额前,此为梅花妆。女子的对镜贴花黄,竟是与梅花分不开的。我对着镜子,摘一朵梅,玩笑般地贴在额前。想起我的前身,当也是一个女子吧,她摘过梅花么?她对镜贴过花黄么?想起前日里,去城南见一个朋友。暖暖的天,暖暖的阳光,空气中,有了春的味道。突然闻到一阵幽香,不用寻,我知道,那是梅了。果真的,街边公园里,有梅一棵,裸露的枝条上,爬满小花朵,它们甜蜜着一张张小脸儿,笑逐颜开。有老妇人,在树旁转,她抬眼,四下里看,趁人不备,折下一枝,笑吟吟地,往怀里兜。她那略带天真的样子,让我微笑起来,人生至老,若还能保持着这样一颗喜爱的心,当是十分可爱且甜蜜的罢。亦想起北魏的陆凯。那样一个大男人,居然浪漫到把一枝梅花,装在信封里,寄给好朋友范晔,并赋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他把他的春天,送给了朋友。做这样的人的朋友,实在是件幸运且幸福的事。我折回的梅,被我插在书房的笔筒里。简陋的笔筒,因了一枝梅,变得活泼起来俏丽起来。南宋杜耒写梅:“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诗里不见一字对梅的赞美,却把梅的风骨全写尽了。梅有什么?梅有的,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啊!一地清月,满室幽香。那样一个寻常之夜,因窗前一树的梅,诗人的人生,活出了不寻常。14.文中第段画线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可用一个词来替换,请写出你认为最妥当的词。(2分)15.文题是文章的眼,请从文中撷取合适的文字信息为本文命题。(2分)16.第段画线句子的描写是否有累赘之嫌?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3分)17.细读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觉得老妇人“偷梅”的行为不仅不可耻,反而“十分可爱且甜蜜”呢?(2分)18.第段作者引用杜耒的诗表达对梅的喜爱和赞美,且道“诗里不见一字对梅的赞美,却把梅的风骨全写尽了”,纵观全文,梅“与众不同的风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19. 积累链接:自然界的山水万物在文人笔下总是姿态万千、风情万种的,毛泽东就在沁园春雪中写出了“雪后天晴”时的妩媚娇艳。请写出相应的句子。(2分)三、搬青花瓷瓶,悟人生哲理(12分)教授的青花瓷瓶邵火焰授上课前来到教室,请学生们帮他一个忙,把他家里的一些青花瓷瓶搬到教室里来,说等会儿上课要用到这些青花瓷瓶。教授说:“愿意帮忙搬青花瓷瓶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全班50多名学生闹哄哄地都举起了手。教授挑选了十几个平时胆大的学生,跟着他来到了他家。 教授家的储藏柜里摆着10多个高大漂亮精致的青花瓷瓶。有学生问:“教授这瓶这么贵重又这么易碎,假如我们搬运时摔碎了要我们赔吗?”教授说:“这瓶别看花色这么好看,其实并不值钱,50多元就可买一个,你们尽管搬,万一碎了你们也赔得起,怕什么呢。”学生们一听,嘻嘻哈哈地每人抱起一个瓶子就向教室跑去,把瓶子整整齐齐地摆在了讲台旁边的桌子上。 开始上课了,教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刚才搬来的青花瓷瓶每个值多少钱吗?”有学生答:“你刚才不是说了吗,每个50多元。”教授笑了:“那是骗你们的啊!这种类型的青花瓷瓶,国内市场价,每个2万多元。” “啊”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刚才抱来瓶子的好几个学生心里一惊,因为他们以为瓶子不值钱,在路上险些摔到了地下。这时教授的手机响了,教授按了免提键,全班同学都听到了教室与教授夫人的对话,夫人让教授把青花瓷瓶马上送回家。其实这个环节是教授事先设计好了的。 教授说:“同学们,你们都听见了吧?夫人要我把瓶子马上送回去。看来还得请同学们帮忙,帮我又搬回去。”教授顿了一下,用眼光扫视了教室一圈后说,“愿意帮忙搬青花瓷瓶的同学请举手!” 这次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同学举手。 教授问:“怎么,没同学愿意帮我搬吗?说说,为什么?”有同学回答:“不敢搬,怕摔了。” “那刚才搬来时,为什么敢搬呢?”教授微笑着问。 “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价值。”, “那是因为我们以为即使摔了也赔得起。” 教授收住了笑容,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一行字:“无知者无畏, 。” 同学们频频点头这堂课上得很成功。下课时,教授拿起一个青花瓷瓶,用力地摔在了地上,然后捡起一块碎片说:“其实,这些瓶子都是我买回的残次品,50元也不值。” 学生们哈哈地笑了。教授也笑了起来,教授问:“有同学愿意帮我把这些瓶子搬回我家吗?” 同学们的手都举了起来。 20.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1分) 21.这篇文章虽短小但情节却一波三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的三次波折。(3分)2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请指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23.这个故事会让你得到哲理性的启示,请联系全文将教授说的话补充完整。(2分)24.【积累链接】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也表现了生活的哲理和智慧,请写出一句并标明作者。(3分) 四、赏江南蓑衣,体人间五味 (14分)江 南 蓑 衣胡明刚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摘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a)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b),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a)风雨,一(b)明月,一(c)孤舟,一片兰桨,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25.本文写了江南画册的蓑衣、 、 、乐享清贫的蓑衣、溶进城市的蓑衣。(请根据文章补充完整)(2分)26.第段画线句子“尽管如此“中”“如此”指代的是什么?(2分)27.请将“叶、弯、蓑”三个字还原到第段画线a、b、c处。(3分)28.第段画线句子中“似乎”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29.读罢全文,如何理解第7段中“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一句的含义?(2分)30.积累链接:走近江南,让我们感受到人间五味。走近大自然,可以让我们享受到自然美景。请写出晏殊的破阵子中以数字入词,用工整的对偶句来描写早春之景的句子。(2分)第三部分 写作(50分)31.当我们追逐着梦想,跋涉于漫漫红尘中,或困顿,或疲惫,或感伤,或成功总有一种爱,穿越浩淼烟尘,在风雨磨砺中与我们不离不弃。它或许是一场美丽的邂逅,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份善意的关怀;或许是父母的关爱,朋友的鼓励;或许是那首吟唱的老歌,流过的眼泪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以 ,让我记挂心怀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6年秋季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学科答案1、t 舐 du 信 2、肖:相似 销:消失 3、也 4、自或闲5、意思 冬天:天气冷,要尽可能多穿一点 夏天:天气热,要少穿一些6、已经 回头看 拾取、摘取 命名7、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错一处0.5分)8、又庆幸民众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大意对即可,注意“幸”“乐”“喜”“予”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5分)9、而与滁人往游其间。10、“惹”“拂”两字十分传神,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惹”有招惹之意,写出了春草茂盛,生机勃勃,主动牵惹游人衣襟的样子;“拂”有轻轻拂过之意,写出柳絮纷飞,洒落在游人身上的样子。(指出传神之字得1分,艺术技巧得1分,并做具体分析各1分)11、蓝舆酩酊插花归。 12、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1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错一字扣1分)14、可是(或但是)15、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地梅香满室幽香等(与梅有关,与文章内容结合即可)16、这里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之香的诱人,同时以四个分句形成排比反复之势,更加突出了梅之香的不可拒绝,这样写出了作者对梅不可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