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a他们的研究和化学物质水有关b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d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b有气体放出c放出热量d有新物质生成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泡通电后亮了b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c煤炭燃烧d汽油在挥发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6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氧气二氧化硫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10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1)氦 (2)铝 (3)ca (4)cl12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4)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13实验室有10ml、20ml、5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水,应取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若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倾出的液体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ml14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氧气汽车尾气稀有气体洁净的空气冰水混合物牛奶海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氮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15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16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17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小白鼠在某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定的时间,说明空气中有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是(填序号)(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是(填序号)19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黑色固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填名称)a是,b是,c是,d是2016-2017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a他们的研究和化学物质水有关b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d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除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外的所有方面【解答】解:因为他们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层次,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是化学奖故选c【点评】明确化学的研究内容是解答本题关健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b有气体放出c放出热量d有新物质生成【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有气和沉淀生成等现象,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此题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考虑,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反之就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由无色变为淡蓝色,故a错;b、有气体放出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水煮沸变成水蒸气,故b错;c、发光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泡通电后亮了b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c煤炭燃烧d汽油在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灯泡通电后亮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汽油在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c、量取液体时,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使用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错误;b、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图中读液体的体积,视线没有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可能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掌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学会闻气体气味方法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a、氧气大约占21%,但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b、氮气大约占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性质,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运用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解答b、运用燃烧的条件解答c、运用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解答d、运用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解答】解:a、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不正确b、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不点燃铁就不能燃烧,故b不正确c、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故c不正确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点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氧气二氧化硫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判断;b、氧气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但常温下并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反应;c、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释放热量;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不可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解答】解: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所以是催化剂,故正确;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并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铜、金等物质故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不可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现象和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属于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基础知识10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选c【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1)氦he (2)铝al (3)ca钙 (4)cl氯【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以及常见的元素符号进行解答【解答】解:(1)氦的元素符号为:he;(2)铝的元素符号为:al;(3)ca是钙的元素符号;(4)cl是氯的元素符号;故答案为:(1)he;(2)al;(3)钙;(4)氯;【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的书写以及名称,题目较易12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量筒(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烧杯(4)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试管夹【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量筒的用途回答(2)根据集气瓶的用途回答(3)根据烧杯的用途回答(4)根据试管夹的用途解【解答】解:(1)量筒是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有时也能用于组装量气装置;(2)集气瓶常用于收集气体或贮存少量的气体,还可以做燃烧实验的反应容器;(3)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4)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试管夹;故答案为:(1)量筒;(2)集气瓶;(3)烧杯;(4)试管夹【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了解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前提13实验室有10ml、20ml、5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水,应取20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倾出的液体的体积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ml【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从量筒的使用方法,仰视、俯视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去分析【解答】解:因为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且能一次量出的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这样读出的体积数最接近真实值;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实际体积大于19ml;倒出部分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10ml,故倾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9ml,故答案为:20;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大于【点评】量取液体读数时,眼睛应平视,否则“高看偏高”,即从高处看,读数偏高;“低看偏低”即从低处看读数偏低14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氧气汽车尾气稀有气体洁净的空气冰水混合物牛奶海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氮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氧气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氮气等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15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由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故答案为:分子;原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6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产生沉淀,生成气体,变色等现象,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解答】解: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不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例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颜色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说法正确;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说法正确;物质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常伴随的现象17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小白鼠在某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定的时间,说明空气中有氧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判断变化与空气组成成分的关系,由此确定空气的组成中所包含的物质【解答】解:露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的白色薄膜为碳酸钙,是由于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的,因此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放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由于饼干吸收水蒸汽而变潮,因此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氧气能供给呼吸,小白鼠在某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定的时间,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点评】本题很简单,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属于基础性考查题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是ad(填序号)【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3)据氯酸钾分解的反应原理回答;(4)e装置适宜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并据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