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8月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2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b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3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4徐光启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3卷,并建议开展分科研究。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b.西方列强的入侵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科举考试的束缚5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它反映出( )a隋朝改变选拔官员制度 b历代帝王注重歌功颂德c刘炫对修律令充满敌意 d隋朝改变地方行政制度6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7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8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9明史记载:“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10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威,犹有乡论余风。”另据宋史记载,“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借世资,用相陵驾。”两则材料对九品中正制评价的相同点是( )a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该制度选官用人只重门第c该制度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该制度具有封闭性、凝固性11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121869年万国邮政联盟建立,该组织的建立使邮政事业实现了全球系统化。这主要得益于a.交通工具的发展 b.资本输出的加强c.福利国家的出现 d.互联网技术的推动13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14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15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16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企业a.生产力大幅提高 b.管理制度的加强c.生产关系的改变 d.公私矛盾的化解17下图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中所占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以得出a.民族工业逐渐陷入绝境 b.美国企图独占中国市场c.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d.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9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的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变化,表述有误的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通商口岸出现外资企业c.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0以下各项表述,能体现出对明代“朝贡贸易”的相对准确理解的是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21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革命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不同之处在于( )a. 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b. 消除经济发展严重困难c.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d. 保障原有社会制度22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a电灯 b火车 c电报 d电影23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b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c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d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24在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雅典的公民大会在处理例行公事时通常不会发生引人入胜的辩论。但在讨论军国大事或审判高级领导人时,则会出现唇枪舌剑、往返驳诘的场面。这说明公民大会辩论场面出现的前提是 ( )。a丰厚学养的辩论家在场 b出现了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c遇到了难以决定的议题 d民众法庭办案不公失信于民25前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提到:“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b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c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 d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26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希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27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某位领袖人物诞辰400周年,在瑞士占古老的日内瓦大学后边,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对这位宗教改革领袖人物地位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拉开了序幕 b主张简化教会组织c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的依据d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大人物”28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择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b中国的释递方式是无线电c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d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29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d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30“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b.这是一场引领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宗教改革的先驱运动c.这是一场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d.这是一场直接打击基督教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运动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40分)31(本题8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1)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32(本题9分)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 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 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材料三 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设置的根本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33(本题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二 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依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罗斯福就职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一个重大的突破”源于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政策的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34(本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材料四: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类绘画的特点。(3)结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和明清“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的历史依据。两者在思想发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可以看出主要是考查罗马帝国对近代欧洲的影响。a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古希腊的智者运动;b项应是地跨欧亚非;c项不是近代法典;d项是正确的,罗马法成为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影响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等信息可知,题干强调的是雅典公民参政的意识很强,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错误,城邦体制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雅典小国寡民的社会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的条件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债务人”“债权人”“死者”等可以得出材料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d符合题意,而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社会阶层,排除a;b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与题干中“民事诉讼”“ 由法庭处理”等内容不符;c中的“获取利益”与材料无关,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作用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主要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政策密切相关。b项是外部环境,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可排除。 a、c、d三项都是其原因,相比较,a项是主要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阻碍科技发展的原因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所给的材料“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等信息可以看出隋朝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帝王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额是官员任用制度,而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朝改变选拔官员制度6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隋唐的政治制度的创新主要是三省六部制,其机构职能明确,但决策、审议、执行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牵制。b不符合隋唐史实,c表述错误,d是清代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汉书武帝纪”“同生以邑分弟”等关键词可知,这是汉武帝采用的推恩令,推恩令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故d项正确。a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b项错误,宋代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8b【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不能反映出密折制度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项是错误项,内阁只是管理日常事务的,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不能反映出密折制度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经济状况,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密折制度 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虽然材料提及“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但内阁仍是个侍从(顾问)机构,国家的决策大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b、d。材料反映了内阁权力和地位的日益提高,故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 1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第一则材料“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说明九品中正制不拘爵位,故d项错误;第二则材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说明九品中正制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故bc项错误。由此可见,两则材料共同点是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故a项正确。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应该优先选址在电力充足的地区,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资本输出的加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d两项错误;根据时间“1869年”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可见邮政事业实现了全球系统化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发展,故a项正确。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1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依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85年”,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可以判断出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崩溃,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大,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不能看出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4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60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调整国民经济。1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1957年,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中我国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大办工矿企业,使得职工人数大增,b项正确。三大改造结束于1956年,c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c项错误。d项“大量劳动力剩余”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材料主要讲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种改造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使生产资料所有制生转变,即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选c。ab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影响, d过于绝对化。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1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图表中可以看出官僚资本急剧的膨胀,反面可以分析出民族工业遭到官僚资本的摧残和挤压,故选择a项;美国独占中国市场在题干中反映不出来,排除b项;c项是指一战后的状况,排除;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造成的,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商人的命运已经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左右。故选d。ab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是表象而非原因。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c、d项所述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是逐步解体的,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2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展示了天朝威仪,故a项正确;朝贡国需要得到明朝的特许,才能来华贸易,故b项错误;各朝贡国贡期并不一致,故c项错误;“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朝贡贸易”。2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旨在考查现代中美两国经济模式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邓小平的改革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择a项;b项错误,错在“消除”困难;cd项是相同点。所以答案选a。考点: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比较2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描述的是电报,故c项正确;其它选项均不是材料中主旨。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迁电报2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说明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故c项正确,ab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生活变迁向西方学习2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讨论军国大事或审判高级领导人”可以看出是遇到了难以决定的议题,故选c项。雅典的公民大会从来不缺丰厚学养的辩论家,故a项不正确;公民大会上的话题都是公众普遍关心的,故b项不正确。d项与题干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2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可以反映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弊端。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b正确。苏格拉底主张民主制,主张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故a、c说法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参政素质,不是有钱,故d不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2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宗教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都是宗教改革中新教的理论主张,对于以教皇为首的封建教阶制度和封建教会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但就这道题而言,我们应该分清楚题中的提问重点,即“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a项体现的新教思想,即人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认识理解圣经,a项符合题意,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符合题干“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主旨,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宗教改革概况及认识 2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 “1909年”、“诞辰400周年”,可知此人出生于1509年;题干信息又给出了“日内瓦”,由此联想到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的是加尔文。据此可知,b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a项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2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通讯的变化。根据材料可知, 题干中所述飞鸽传书、人马相传是指的中国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现实,故a、b错误;虽然中西方在通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能说明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故c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材料所述内容反映的就是中西方在信息传递方面的差距,西方已经是靠电报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了,而中国依然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故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中西方在信息传递方面的差距29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这是西欧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提高人的地位和寻找到黄金等贵金属,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故选b;a是外在的原因,c是思想方面的因素,d只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源3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宗教改革的评述,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九十五条论纲”、“教会改革”可知此应为兴起于16世纪初的宗教改革。该运动倡导“信仰即可得救”,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是一场将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反对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并迅速波及欧洲许多地方。故abd三项的表述正确,均与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不符;c项应为启蒙运动的影响,与题目中的事件“宗教改革”不符,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31(1)成为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水上通道;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6分)(2)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经济、文化载体,是人类创造力的杰作;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与水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6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京杭大运河。(1)根据材料,“一批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明清加强对运河的疏通和管理,使之成为联系首都与经济中心区的纽带,不仅巩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治,还促进了运河沿线的经济文化发展。(2)根据材料,大运河成为人类文化遗产是必然的。可从其历史性、功能性、创造性、工程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水文价值。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代中国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师点睛】本题以国际关系史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拉巴洛条约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属于比较类的试题,需要结合所学的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这就要求考生要有相关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考上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平时复习备考时,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熟悉。32(1)规律: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选拔标准由家世、贤能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2)特点:监察官员专职化;监察权独立(与行政分离);对地方巡视监察制度化;组织机构化。(任答3点得3分)根本原因:维护专制君主统治。(3)看法:封建社会反腐具有随意性,最终“败”在君主专制制度(或人治)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腐法律化、制度化:道德约束客观化、标准化;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任答2点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从统治者的重视、选拔标准、选拔形式等角度组织概括答案。(2)由“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可以看出监察官员专职化;由“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可以看出监察权独立和制度化;由“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可以看出组织机构化。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君主专制的角度回答。(3)由“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和“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可以概括出封建社会反腐具有随意性,最终“败”在君主专制制度(或人治)。第二问可以结合所学从建立监督机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腐法律化、制度化、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回答。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规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监察制特点33(1)问题:解决就业。 特点:国家干预。(2)政策:新经济政策。 特点:发展商品、货币、市场机制。(3)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各国根据国情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我们的首要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科护理技能操作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学手术器械使用技能检测评估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科风湿湿热证药物选择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的结果分析考查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病学病人康复护理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理学药物作用机制考查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科放疗常见并发症处理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案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病诊断学知识竞赛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卫生法规与法律知识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 (9月10日)师者如光虽微致远-2025年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集团公司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工作方案
- JJG(建材) 107-1999 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血栓弹力图-PPT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 一、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成果案例
- T∕CACM 1064-2018 针刀医学临床 通用要求
- 青年集合住宅案例分析ppt课件
- 亮化工程(夜景照明)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