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咏怀八十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咏怀八十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咏怀八十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姓名工作单位年级学科高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选修)一、教学内容分析现正处于诗歌板块复习阶段,根据考试大纲,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读懂诗歌。以本诗为例,学习知人论世的解读诗歌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诗歌,疏通文意,学习用文雅的语言翻译诗文。2、了解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诗歌的能力,但是在解读诗歌时,语言往往不够准确文雅,需要训练。阮籍这位诗人,学生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借此机会让学生查阅更多关于阮籍的资料,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高三的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本节课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以学生自学为主。四、教学过程1、导入:以“竹林七贤”的图片导入,初步了解魏晋贤士的生活状态,提出阮籍为什么“穷途之哭”的问题。2、品读:带着问题读诗歌,读出感情,细细品味。3、思考:体会如何表现“忧”4、讨论:“知人论世”,根据课前所查资料分析阮籍为什么“忧”5、拓展: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不同文人选择的不同的“路”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展示“竹林七贤”的图片,请大家说说从图片上看魏晋贤士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回忆滕王阁序中王勃所写有关阮籍的诗句既然生活闲雅,为什么“哭”?弹琴、吟诗、饮酒、高歌总之,是闲雅的生活。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引起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引起思考2、品读,读出感情小组内互读,组与组比评,读出忧伤之感锻炼朗诵能力3、思考并回答;诗歌是如何表现“忧”的?深夜失眠,起来弹琴,通过动作描写婉约表达诗人心中有忧。清风、明月、孤鸿、翔鸟等意象渲染出凄清的意境,用冷清的自然景色来衬托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忧思、伤心学习诗歌中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4、讨论: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课前所查资料分析阮籍为什么“忧”知人:才高八斗、不拘礼法、心底坦荡、品质高洁论事:政治斗争激烈,形势险恶。司马氏阴谋上位,拉拢有名之士,铲除异己。结论:明哲保身 虚与周旋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5、拓展: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许多文人无法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他们是如何自处的?屈原 怀石投江 嵇康 从容赴死陶潜 归隐田园 阮籍 饮酒自封 李白 纵情山水 苏轼 乐观面对 知识拓展6、总结:与乱世亲密接触的文人,宛如风中之落叶残花。他们没有能力拯救自己,更没有能力拯救世界。面对微笑着的带着血痕的雪亮刀锋,他们只能选择躲,躲,躲。世上并没有钢筋铁骨的碉堡可以供他们防身。他们,只能躲在香醇的酒浆里,躲在悠远的琴声里,躲在落寞的幻想里,最后醉死、心碎死或者被莫名其妙的罪名杀死。7、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2)选取一个你所熟知的身处乱世的文人,写一段感悟诗歌背诵并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写作能力六、教学评价设计对本课的评价:本课内容针对性很强,读懂诗歌和知人论世;组织学生讨论时问题很具体。 对学生的评价:经过两年的磨合,小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间的配合默契。课前作业完成也很充分,为这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七、教学板书阮籍知人:才高八斗、不拘礼法、 独善其身 不能心底坦荡、品质高洁明哲保身 虚与周旋论世:政治斗争激烈,形势险恶。司马氏阴谋上位,拉拢有名之士,铲除异己。 兼济天下 不想八、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顺畅,课堂节奏把握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