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浠水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a.商 b.周 c.秦 d.唐2、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4、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5、唐代诗人李绅的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主要反映了当时a. “贫者无容足之居” b. “有力者无田可耕”c. “生民之本,要当稼椅而食” d. 赋税(田租)沉重6、汉代的“工官”工场a.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 b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技术水平 d其技术发明也能服务于社会 7、 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由此可见a. 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当高 b.当时棉纺织技术相当发达c. “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被打破 d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8、 庸代商船中有所谓“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宏大著称,水手多达数百人,船上可以长期居住。“俞大娘航船”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每年往返一次,所获利润十分可观。这主要说明a.唐朝造船业发达 b唐代妇女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c唐代水路商运发达 d唐代富商大贾中的女性很多9、王建的诗汴路即事记载“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表明a.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形成 b.“市”彻底突破了时间限制c.“市”彻底突破了空间限制 d政府对市场的严格管理放开10、明代的“海禁”政策a禁绝一切对外贸易 b. 禁止民间的贸易和商业活动c严禁民间出洋进行海外贸易 d.是“朝贡”贸易体制的具体体现11、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12、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13、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4、光绪二十年,江苏南通的张謇考中状元,但他毅然弃官从商,创办大生纱厂,后来又创办了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孽。张謇的成功是对下列哪一观念的否定a.实业救国 b.学而优则仕 c. 国无商不富 d工商利国15、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这表明中国a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 c民族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空前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d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进步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a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保护 b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c.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d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7、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8、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相比更能体现下列哪一项重要原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9、1963年,中央高级党校派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时携带通用粮票20斤,要带专门的介绍信,并要求各地军警查验时放行。这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20、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实际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三,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21、“单位gdp能耗”能反映国家发展状况和水平。1958年,我国“gdp能耗”出现最高峰, 其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22、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23、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24、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25、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 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26、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27、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28、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里根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理论的主张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理论 d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29、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c.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30、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 b.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二、非选择题:第31题26分,第32题14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 清代服饰是满族入关后,强制推行的游牧民族服饰,在中国服装演变中是变化较大的一个时期,保留了很多游牧民族的服式与装饰。如缺襟袍、马蹄袖以及身上所佩小刀、荷包等饰物,都明显带有随水草而迁拨的生活习俗的烙印,而以羽毛制成的花翎,削成马蹄形的女子高跟鞋等,更带有浓郁的大自然风韵,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儒柔稚之风大为不同。至于其形制,由于两族人民接触广泛而频繁,所以其演变过程中互为渗透融合。如所服之袍渐趋宽大等等,是任何政令都无法制止的。材料二 19世纪末,一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联名上书,建议变法维新,其中既有政治大事,也有服饰习俗。如康有为在戊戌奏稿中称:“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然以数千年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矢!”并要求皇帝: “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断之气,光彻大新。”结果统治者只在警界与部队之中推行新装,而不允许各业人士随意易服。但随着留学生游历外洋,扩大视野,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着西服、剪辫发的必然趋势。材料三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末时,世界先进国家已进入电子时代,而且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高科技浪潮。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觉得越来越远离自然,人们更加渴望文化上的返璞归真。这时,服饰上的复古思潮,集中地体砚了人们试图回归自然的情感,于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同中国的印花棉布与古典丝绸又在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甚至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 色的“中国风”。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入关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末世界时装舞台出现“中国风”的原因。(10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日公园游玩的趣事作文10篇范文
- 企业资产分类编码管理标准化工具
- 境外投资合作协议书
- 多功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登录工具
- 建筑总承包协议
- 合作社农民互惠互利合同书
-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技巧教案
- 劳务派遣服务协议与用工单位责任承诺书
- 软件许可合同中英对照版本
-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模板集
- 售后沟通技巧课件
- 进制转换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 店员绩效考核制度
- 电厂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交友的智慧(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园地一 课件
- 2025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招聘笔试模拟题与解析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学校(上沙)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羽毛球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