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荆门市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荆门市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荆门市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荆门市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高一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飞虎将军”陈纳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战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警报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次日清晨,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果然不出所料,23日开始,日军连续空袭仰光,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抗战八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说的,“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陈纳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相关链接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百度百科)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表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1990年,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b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陈纳德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 c陈纳德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抗战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也从一名退役上尉成为闻名全球的“飞虎将军”。 d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做出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5.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4分)6.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 )(4分) a开篇写木匠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木匠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凭借他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在广州,“我”拒绝了一些人让“我”写胡编乱造的东西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懒得去做这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正如木匠不愿做一些小活儿一样。 d本篇小说中“我”对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可以使读者看出现代人在迷茫中寻求自我的心理路程。 e小说用木匠对木材独具慧眼的敏锐和雕工的神奇进行正面描写,用人们对木匠作品的喜爱及对木匠到来的盼望进行侧面描写,突出了木匠技艺的高超。8.作者笔下的木匠“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4分)9.对于这篇小说,有人认为木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人认为我和木匠都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具体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旬日。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乃释为民。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b“吏部”是六部之一,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c. “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年号始创于汉武帝,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多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谓,如“永乐帝”“乾隆帝”。d. 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开京城做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5分)译文:(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注】 爇(ru):焚烧。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b.首句中“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c.“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答:(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分)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2分) 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施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写出课文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_ _。(1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b当下正处在信息化时代,一个人既不懂得网络技术又不愿意去学,如此身无长物便很难跟得上当下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c就在两年前,韩国总统朴槿惠还在说有关自己的前助手“幕后干政”的报道是无中生有,纯属谣言,但如今“闺蜜干政”事件却被坐实。 d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选址、创新设计到研发制造、组织施工,经历了22年的风雨同舟,于9月25日正式启用。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b神舟十一号回收着陆亮点明显,除首次使用特大型降落伞外,还将着陆缓冲技术应用于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系统来提升宇航员返回地面时的乘坐舒适度。 c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养老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去哪里养老、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d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获奖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在音乐层面取得了伟大成就,而是因为他“给歌曲带来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然。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当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学成为热门话题时, 看到了热度冷却之后的迷茫。 只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背诵欣赏的书面文字, 成为一种负担,传统文化教育 知识的教育, 对人心灵的开发。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要突破文字障碍,更要突破理解的障碍。真正走进它、认同它, 受到其精髓的浸润。a还因为就会虽然是也是就能b/一旦就会不仅是而是从而c也如果势必不只是更是才能d却倘若可能会既是又是因而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首先, ,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赢与输、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1.仔细观察漫画刚出壳的鸡,请用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并指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6分) (注:图中文字为“破玩艺儿”)六、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3月月考答案1.c解析“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误2.b解析“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误3.b解析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不是政府,是行会。4.c解析:a.“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一句与原文不符,也违背常识。第二、三段中,接信后,陈纳德5月来华进行考察,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他才当即决定留在中国。d.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的是陈纳德,不是飞虎队。b.正确理解链接材料,最宝贵情谊是搭救飞行员、送情报等,修机场虽然也有对飞虎队的情谊在内,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抗战。5.能体现出其军事家才能的,主要从军事方面寻找,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军事著作、建立空袭警报系统、建立飞虎队、取得的胜利,对日军的打击、仰光空战等,对这些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答案:“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军袭击仰光的时间。6.他之所以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要围绕他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去阅读思考,如是在中国他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是为了支援中国抗战留在中国,是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他的功业,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国民政府的嘉奖,收获爱情等。答案:他的精湛飞行技术,过人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机会;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率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爱情并结为连理。7d2分,e2分,a1分(解析:a“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做铺垫”不准确;b“无师自通”错;c“懒得去做这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正如木匠不愿做一些小活儿一样”错,都是因为对自我追求的一种坚守。)8.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每点2分)9【观点一】木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从结构上看,“我”是线索,只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叙述者。从内容上看,文章主要是写木匠的生活,对木匠的描写占了主要的篇幅,小说的开头部分全部描写木匠的高超技艺和人们对木匠的看法,而“我”的经历只是来衬托木匠的思想和行为。从主旨上看,文章题为“活着的手艺”,就是要借写木匠的经历来表现人们在困境中的坚守。(观点明确1分;分析1点得2分,两点分析4分,三点答全得5分)【观点二】我和木匠都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从内容上看,对木匠的描写虽然占了大量的篇幅。但是“我”的行为和木匠相互补充,来表明主旨。从结构上看,文中是通过我的经历来写出对木匠认识的变化的。从主旨上看,木匠和我都遇到了相似的困境,都用相近的行为来表达着自己对职业的理解和人格的不屈。(观点明确1分;分析1点得2分,两点分析4分,三点答全得5分)10b11d(“出”,离开京城任职,解释为贬官理解偏差。)12a(“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只是提拔他的其中一个原因。)13(1)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后,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能代替他的人。(“预”“顷之”“致仕”“代者”各1分,句子通顺1分。)(2) 当初,岳正获罪时,都督佥事季铎(向皇帝)请求得到岳正的宅子,到这时皇帝又下诏将宅子还给岳正(“得罪”“乞”“至是”“敕”各1分,句子通顺1分。)14. b.c(答对一项给 2 分,两项给 5 分)(b:“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错 c “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妒忌而先被淘汰 ”错,应是“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15. 盛年不再的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多病,青春不再。有才无法施展的喟叹.愤懑:积极施展才能而引火烧身,不积极表现又被打压。命运无常的愁苦.无奈:面对祸福,不能掌控,只好借酒浇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6.(1)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7c(“无中生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符合语境。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身无长物”不是“没有特长”的意思,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风雨同舟”是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这里的主语是“天眼”,没有共同经历者.)18b(a“约左右”重复赘余,删掉“约”或“左右”;c成分残缺,“面临”缺宾语“的难题”;d项“原因是因为”“使然”句式杂糅。)19c20.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阴阳是互相对立的;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填对一空得1分,两空3分,全对得5分。)21示例:画面左下方,有一个裂为两半的边缘不齐的蛋壳;右边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小鸭、小鸟),小鸡嘴巴的斜上方写着“破玩艺儿!”画面讽刺了那些羽翼未丰就忘本(忘记 出身)的人或现象。22.作文略。我们可从如下角度立意:从修船工的角度入手。修船工在刷漆过程中顺手补上了漏洞,这对修船工来说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而这个小小的举动则体现了船工的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由此,考生可以写“精神”“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责”“品质”等,也可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和“礼”,道家的“淡泊情怀”等。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却拯救了船主儿子的性命,由此,考生可以写“莫以善小而不为”、细节体现精神、小处表现品质,等等,可以从“细节与成败”“小与大”等方面立意。从船主的角度入手。当孩子们平安归来后,船主并没有隐瞒情况,而是以重金感谢船工,体现了船主的知恩图报。相比于当下社会那些得到别人帮助却反咬一口的行为,船主的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考生也可以写“知恩图报”“感恩”等话题。从修船工和船主二者的关系入手。在整个刷漆、补船过程中,一个坚守职业道德,一个知恩图报,正是他们这种和谐的关系挽救了船主孩子们的生命,于是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示: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人和人的信任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考生可以写“诚信”“和谐社会”“相处”等话题,也可反思现实社会,批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