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6小题为单选;7-10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全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误选项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贝克勒尔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c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正电子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卢瑟福发现了中子2现有三个核反应:namg+eu+nba+kr+3nh+hhe+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裂变,是衰变,是聚变 b是聚变,是裂变,是衰变c是衰变,是裂变,是聚变 d是衰变,是聚变,是裂变3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频率为0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a当换用频率为1(1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当换用频率为2(2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当增大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时,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当将电源极性反接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4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5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rn),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图所 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是下列方程中的哪一个()a rnfr+eb rnpo+hec rnat+ed rnat+h6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一质量为m(mm)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冲上斜面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的顶端如果斜面不固定,则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h b c 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b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d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8一个质子以1.0107m/s的速度撞入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为硅原子核,已知铝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为al+hsib核反应方程为al+nsi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9质量分别为ma=0.5kg,mb=1.5kg的物体a、b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若不计碰撞时间,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碰撞前a物体的动量大小为4kgm/sb碰撞前b物体的动量大小为零c碰撞后a物体的动量大小为1kgm/sd碰撞后b物体的动量大小为1.5 kgm/s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物体m,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最低点为c,两端a、b等高,现让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在此后的过程中,则()a小滑块到达b点时半圆弧轨道的速度为零b小滑块到达c点时的动能小于mgrc若小滑块与半圆弧轨道有摩擦,小滑块与半圆弧轨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dm从a到b的过程中,m运动的位移为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1用甲、乙两种光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种光的频率v甲v乙(填“”,“”或“=”),(选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甲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为(频率用v,元电荷用e表示)12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着各种核聚变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是其中一种,请写出其核反应方程;如果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3,则上述反应释放的能量可表示为13如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时,(1)除了弹性小球1、2的质量m1、m2,还需要测量的量是和(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忽略小球的大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计算结果的不得分)14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ev,普朗克常数取h=6.61034js(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5已知po原子核质量为209.982 87u, pb原子核的质量为205.974 46u, he原子核的质量为4.002 60u,静止的po核在衰变中放出粒子后变成pb求:(1)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2)粒子从po核中射出的动能;(3)反冲核的动能(已知lu相当于931.5mev,且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只转化为动能)16质量m=3kg足够长的平板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平板车的左端放有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车左上方的天花板上固定一障碍物a,其下端略高于平板车上表面但能挡住物块,如图所示初始时,平板车与物块一起以v0=2m/s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此后每次物块与a发生碰撞后,速度均反向但大小保持不变,而小车可继续运动,已知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碰撞时间可忽略不计,求:与a第一次碰撞后,物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时的速率;从初始时刻到第二次碰撞后物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时,物块相对车发生的位移17如图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u形滑板n,滑板两端为半径r=0.45m的圆弧面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滑板的质量m=4m,p1和p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10和2=0.4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p2静止在粗糙面的b点,p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粗糙面b点上当p2滑到c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牢固粘连,p2继续运动,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p1与p2视为质点,取g=10m/s2问:(1)p2在bc段向右滑动时,滑板的加速度为多大?(2)bc长度为多少?n、p1和p2最终静止后,p1与p2间的距离为多少?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6小题为单选;7-10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全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误选项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贝克勒尔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c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正电子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卢瑟福发现了中子【考点】粒子散射实验;天然放射现象【分析】本题可根据汤姆孙、卢瑟福、贝克勒尔、约里奥居里夫妇,及查德威克等人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枣糕式模型,是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a错误b、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故b错误c、约里奥居里夫妇首先发现了正电子,故c正确;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故d错误故选:c2现有三个核反应:namg+eu+nba+kr+3nh+hhe+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裂变,是衰变,是聚变 b是聚变,是裂变,是衰变c是衰变,是裂变,是聚变 d是衰变,是聚变,是裂变【考点】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重核的裂变;轻核的聚变【分析】具有放射性的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释放出一个高速电子即粒子,而原子核转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的现象即衰变;核裂变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质量差别不是太大的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现象;核聚变是指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解答】解:具有放射性的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有时它的一个中子能够转化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高速电子,原子核转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即发生衰变故是衰变核裂变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质量差别不是太大的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现象,故是裂变核聚变是指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故是核聚变故c正确故选c3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频率为0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a当换用频率为1(1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当换用频率为2(2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当增大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时,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当将电源极性反接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考点】光电效应【分析】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判断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从而判断是否有光电流;增大正向电压,电流达到饱和值时,不会增大加反向电压时,在未达到遏止电压前,电路中有光电流【解答】解:a、当换用频率为1(10)的光照射阴极k时,入射光的频率可能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故a错误b、频率为0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知发生了光电效应,当换用频率为2(20)的光照射阴极k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一定有光电流故b正确c、增大电源电源,电路中的光电流可能达到饱和值,保持不变故c错误d、将电源的极性反接,电子做减速运动,可能能到达阳极a,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故d错误故选:b4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根据该条件确定出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的种数【解答】解: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不同光电子的数目为=6种,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均小于2.22ev,不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其它四种光子能量都大于2.22ev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rn),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图所 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是下列方程中的哪一个()a rnfr+eb rnpo+hec rnat+ed rnat+h【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分析】核衰变过程动量守恒,反冲核与释放出的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结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可得小粒子与反冲核的电荷量之比,利用排除法可得正确答案【解答】解:原子核的衰变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可得两带电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动量大小而言有:m1v1=m2v2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可得:r=所以, =审视abcd四个选项,满足42:1关系的只有b故选b6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一质量为m(mm)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冲上斜面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的顶端如果斜面不固定,则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h b c d【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斜面固定时,由动能定理求出初速度,斜面不固定时,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列式,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斜面固定时,由动能定理得:mgh=0,所以;斜面不固定时,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0=(m+m)v,由机械能守恒得:=+mgh解得:故选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b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d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结合能【分析】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释放核能;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个别的原子没有意义【解答】解: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进而人们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a正确b、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故b错误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质量增加,要吸收核能;故c正确d、放射性元素样品中,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等于半衰期;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个别的原子没有意义,所以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不一定等于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故d错误故选:ac8一个质子以1.0107m/s的速度撞入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为硅原子核,已知铝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为al+hsib核反应方程为al+nsi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由动量守恒可知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及速度方向,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ab、由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方程为al+hsi,故a正确,b错误;cd、由动量守恒可知,mv=28mv,解得v=m/s故数量级约为105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9质量分别为ma=0.5kg,mb=1.5kg的物体a、b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若不计碰撞时间,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碰撞前a物体的动量大小为4kgm/sb碰撞前b物体的动量大小为零c碰撞后a物体的动量大小为1kgm/sd碰撞后b物体的动量大小为1.5 kgm/s【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示图象由速度公式求出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然后由动量的计算公式求出物体的动量【解答】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碰撞前a的速度:va=4m/s,碰撞前a的动量:pa=mava=0.54=2kgm/s,故a错误;b、由图示图象可知,碰撞前b静止,碰撞前b的动量为零,故b正确;c、由图示图象可知,碰撞由a、b的速度相等,为:v=1m/s,碰撞后a的动量大小为:pa=mava=0.51=0.5kgm/s,故c错误;d、碰撞后b的动量大小为:pb=avb=1.51=1.5kgm/s,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物体m,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最低点为c,两端a、b等高,现让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在此后的过程中,则()a小滑块到达b点时半圆弧轨道的速度为零b小滑块到达c点时的动能小于mgrc若小滑块与半圆弧轨道有摩擦,小滑块与半圆弧轨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dm从a到b的过程中,m运动的位移为【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物体m与滑块m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竖直方向有加速度,合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用位移表示平均速度,根据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物体m发生的水平位移【解答】解:a、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物体m与滑块m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开始时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滑块到达b点时滑块和圆弧轨道的速度相同,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知,小滑块到达b点时半圆弧轨道的速度为零故a正确b、小滑块到达c点时滑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滑块和圆弧轨道的动能,则知到达c点时滑块的动能小于mgr故b正确c、小滑块与半圆弧轨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c错误d、设滑块从a到b的过程中为t,m发生的水平位移大小为x,则m产生的位移大小为2rx取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则根据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得:mm=0解得:x=r,故d错误;故选:ab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1用甲、乙两种光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种光的频率v甲=v乙(填“”,“”或“=”),甲(选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甲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为(频率用v,元电荷用e表示)【考点】光电效应【分析】根据光的强度越强,形成的光电流越大;并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euc=hv0=hvw0,由于uc相同,因此两种光的频率相等,根据光的强度越强,则光电子数目越多,对应的光电流越大,即可判定甲光的强度较大;由光电效应方程mv2=hvw0,可知,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hvw0;那么甲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为uc=;故答案为:=,甲,12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着各种核聚变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是其中一种,请写出其核反应方程;如果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3,则上述反应释放的能量可表示为4e32e13e2【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根据比结合能等于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通过能量关系,求出释放的核能【解答】解: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守恒守恒,知核反应方程为;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3,根据比结合能等于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则有:该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e32e13e2故答案为:;4e32e13e213如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时,(1)除了弹性小球1、2的质量m1、m2,还需要测量的量是立柱高h和桌面高h(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2m1=2m1+m2(忽略小球的大小)【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要验证动量守恒,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12两个小球的质量,1球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最低点速度;球1上摆过程机械能再次守恒,可求解碰撞后速度;碰撞后小球2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求解碰撞后2球的速度,然后验证动量是否守恒即可【解答】解:(1)要验证动量守恒,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12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要通过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求解碰撞后2球的速度,所以要测量立柱高h,桌面高h;(2)1小球从a处下摆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1g(ah)=m1v12解得:v1=碰撞后1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1g(bh)=m1v22解得:v2=碰撞后小球2做平抛运动,t=所以2球碰后速度v3=所以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1v1=m2v3+m1v2带入数据得:2m1=2m1+m2故答案为:(1)立柱高h;桌面高h;(2)2m1=2m1+m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计算结果的不得分)14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ev,普朗克常数取h=6.61034js(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分析】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n=的轨道,n=时,e=0,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根据求出氢原子发出光子的种数根据h=emen,可知在何能级间跃迁发出光的频率最小【解答】解:(1)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的光子能量应为:e=ee2=0(3.4ev)=3.4ev(2)根据=6,知这群氢原子最多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因为放出的光子能量满足h=emen,知,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光的频率最小,e4e3=hmin答:(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3.4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最小的频率是1.61014hz15已知po原子核质量为209.982 87u, pb原子核的质量为205.974 46u, he原子核的质量为4.002 60u,静止的po核在衰变中放出粒子后变成pb求:(1)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2)粒子从po核中射出的动能;(3)反冲核的动能(已知lu相当于931.5mev,且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只转化为动能)【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动量守恒定律;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分析】(1)首先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再求出质量亏损m,再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解释放的能量;(2、3)衰变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粒子和铅核关系,根据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及能量守恒列式求解【解答】解:(1)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规律,则有,衰变方程:+;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m=209.982 87 u205.974 46 u4.002 60 u=0.00581 u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e=0.005 81931.5 mev=5.412 mev;(2)因衰变前后动量守恒,则衰变后粒子和铅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p=mv=,则有: =即mek=mpbekpb则4ek=206ekpb又因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只能转化为两者的动能,故有:ek+ekpb=e=5.412 mev所以粒子从钋核中射出的动能为:ek=5.31 mev(3)反冲核即铅核的动能为:ekpb=0.10 mev答:(1)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5.412 mev;(2)粒子从po核中射出的动能5.31 mev;(3)反冲核的动能0.10 mev16质量m=3kg足够长的平板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平板车的左端放有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车左上方的天花板上固定一障碍物a,其下端略高于平板车上表面但能挡住物块,如图所示初始时,平板车与物块一起以v0=2m/s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此后每次物块与a发生碰撞后,速度均反向但大小保持不变,而小车可继续运动,已知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碰撞时间可忽略不计,求:与a第一次碰撞后,物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时的速率;从初始时刻到第二次碰撞后物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时,物块相对车发生的位移【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块与障碍物碰后物块和小车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物块与平板车所能获得的共同速率物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的相对位移【解答】解:物块与障碍物碰后,物块和小车系统动量守恒,以小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0=(m+m)v1,代入数据解得:v1=1m/s;从开始到第二次碰撞后物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1=(m+m)v2,由动能定理得:mgl=(m+m)v22(m+m)v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