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七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七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七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七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七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题次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四)得分一、基础知识。(3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sh(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 )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n ning(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4.为了增强广告语的表达效果,广告语往往采用修辞手法。对下列广告语使用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只要你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将永远陪伴着你。a.比喻 拟人 b.比喻 夸张 c.夸张 比喻 d.夸张 拟人5.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当陌生人请你指路时,你说:“不知道,你自己找”b.在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你瞎眼了吗?”c.原来崭新的书,朋友用时弄破了。他连声说:“对不起” 。你说:“没关系,以后注意就是了”。d.你到别人家去,你说:“我要光临你家”6.将下面三个短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缓缓地、曲折地 从浅浅的山谷中 如同一道小溪我的生命的道路, 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a. b. c. d.7.下列作品、作者、和作者所处朝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夜喜雨杜甫唐代 b.长江郭凤当代c.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代 d.当我死时光未然现代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9. 默写(8分)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朱自清春)我们现在常用春夜喜雨中的“ ”来比喻做思想工作细致入微。 ,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从西湖到太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早春景色的名句是: , 。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10、仿照例句,以“春”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2分)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_ _ _,化作_ 。11、某报社将组织中学生文学社社员参加“长江母亲河”的考察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将溯流而上,考察了解长江流域的文化风俗、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下面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问题。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1分)_针对如何兼顾发展经济与保护长江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1分) _ _ 12.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2分)二、阅读。(38分)(一)阅读古诗,完成1314题。(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3.本诗是一首七言 ,作者是唐代诗人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2分)14.下列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二)阅读春选段答题。(13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5、请你给这段文字加个小标题(2分) 16、选段的第句和第句分别表现了春花的什么样的特点?(2分) 17、“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_ 。(2分) 18、“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换成“叫”,好不好?为什么?(2分)_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个句子分别照应前面什么对象?(3分)_ _20、这段文字从色、味、声三方面描绘春花,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填写。(2分) 色:( )( )( ) 味:( ) 声:( ) (三)阅读下面文章答题(11分)谁来报告春的消息(1)春天是招人喜欢的季节。历代诗人为它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吟喝。这其中就有许多探听春天消息的歌。(2)向谁去询问春天的消息呢?(3)天文学家观察斗转星移,打听春天的消息。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至黄经315的时候,就是“立春”了。时间在每年2月的4日或5日。如果我们查看一下此时的气温资料就会发现,北京2月上旬平均气温为3.1,仍然是河封地冻的时节;哈尔滨的气温就更低了,为-16.9,放眼是一片白茫茫的雪野;而广州的气温却已高达14.o,已经春暖花开。广州和哈尔滨两地气温相差了30.9,如果以“立春”时的日均温来说,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由此不难看出:“立春”这样一个全国统一、而且每年都大体相同的日期,不能给出每年各地春天何时到来的确切消息。(4)气象学家通过研究大气环流的变化,来报告春天的消息。 a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国高空西风环流开始明显变弱。b然而在低空,我国广大地区却仍然受着冬季风的控制,仅在华南才出现夏季风的活动。c全国各地的气温开始明显的回升,降水也有不同程度的些许增加,所以常言说“春雨贵如油”。d此时天气的特点是多变。e怎样的组合状态才算是春天呢?至今气象学上还没有给出一个简明的回答。因为气象要素都是单项分别测定的。各神气象仪器虽能比较精密地测量当时气象要素的状态,但对于季节的迟早,尚无法直接表示出来。目前做到的,只是依据气温一项对季节进行划分,通常的指标是,当气温回升到候均温(五天为一侯)10时。就认为春天到了。(5)然而有人指出,决定季节的并不是气温、降水和风等单个的气象要素,应当寻找更综合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有没有呢?(6)物候学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可以向梅花、垂柳这些草木,以及鸟兽虫鱼等动物打听春天的消息。因为物候现象所反映的环境动态比较综合,即它所反映的不仅是气温,还包括光照、降水以及土壤等条件共同作用于生物体的综合结果。而且它不仅反映当时的环境条件,还反映着过去一个时期环境条件的积累。可以说它是大自然向人们提供的一项直接判断季节的综合指标。(7)在我国古代的物候历上,就是以“草木萌动”、“蛰虫始振”等物候现象作为初春到来的标志。而仲春时节就是唐代诗人韩愈所谓的“百般红紫斗芳菲”了。各种花草之所以姹紫嫣红、争芳斗艳,在诗人看来,是因为“草树知春不久归”。春欲何去,何处追寻?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就发出了“常恨春归无觅处”的感慨。其实,只要我们掌握它的规律。春天还是可以追寻的。以我国来说,春天首先从华南来到人间,然后向北行进,直到黑龙江沿岸。就一个地方来说,春天又是从平原进入山区,从低山走向高山。 21.本文告诉我们,人类通过哪些途径询问春天的消息?(3分) 22.文章第段中用北京、哈尔滨、广州三地2月上旬平均气温作比较,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23“这种环流、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在各地的组合是很不一样的。”这一句是从第段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正确的位置应在a、b、c、d、e中的 处。(2分)24.下列表述中完全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2分)a.本文说明了人们根本无法掌握春天到来的规律,只能完全要根据经验来感知。b.春天到来的时候,天气变化多端,因而各种气象仪器不能精密地测量出当时气象要素的状态,也无法直接表现季节的迟早。c.物候现象比较综合地反映环境的动态,是大自然向人们提供的一项直接判断季节的综合指标。d.以我国来说,春天首先是从华南来到人间,然后向北推进,就一个地方来说,春天是从山区进入平原,从低山走向高山。25.文中多处出现了“以我国来说”“就一个地方来说”等句子,这些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阅读种树老人答题(10分)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幅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26、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一项是( )(2分)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样都不会做,只会种树。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d、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27、文章写道:(2分)“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这些句子采用_的记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28、“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有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照应的句子:_ _深刻含义:_ _29、“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句话表现了什么?(2分) 三、作文(50分)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忍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