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冷水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语言积累与应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迁徙(x) 草芥(ji) 泠然(lng) 覆水难收(f)b. 险衅(pn) 日笃(d) 盘桓(hun) 北冥神功(mng)c. 希冀(j) 祚薄(zu) 拔擢(zhu) 气息奄奄(yn)d. 万仞(rn) 舂粮(chng) 陨首(yn) 太子洗马(x)【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a泠lng b衅xn d洗xi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渲染 笼照 钟明鼎食 走投无路 b. 迤逦 俨然 鱼舟唱晚 战战兢兢c. 辖制 流憩 青云之志 高山流水 d. 僻好 惆怅 完尔一笑 萍水相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形辨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形近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误。a、照罩 明鸣;b、鱼渔;d、僻癖 完莞。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3.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童子何知? 彼且奚适也 莫之夭阏者 彼且恶乎待哉 急于星火此小大之辩也 访风景于崇阿 慈父见背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a. / b. /c. /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先看选项,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被动句。【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b.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了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c. 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d. 一段萍水相逢的经历,却让白居易铸就了名篇琵琶行,千古传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停止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改为:日薄西山。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茕茕孑立,形容 无依无靠,非常孤单。萍水相逢,指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别里科夫的悲剧,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悲剧。b. 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民性淳朴。c. 细节描写是一种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描写手法。d. 今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富国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合逻辑,应把关联词“不仅是,更是”引导的内容互换一下。b项,属动宾搭配不当,应把“塑造”改成“描写”。c项,属语序不当,应把修饰词“一种”的位置放到后面的“描写手法”前。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关联词语,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在前。“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此题a项逻辑语序不当。6. 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a. 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节b. 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清明c. 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d. 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重阳有登高的习俗。“夜放花千树”指元宵节放烟花。“新桃换旧符”指贴春联。“鹊桥”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的故事。“棕香”是端午吃棕子的习俗。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a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 蓍(sh):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青兕(s):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7.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师蔡伯坚 师:以为师 b. 弃疾间与之游 游:游玩c. 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丐:给予,给 d. 迁司农主簿 迁:升职或调动官职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 云无心以出岫b. 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 蒙故业,因遗策c. 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d. 斩安国于市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9.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 弃疾曰:“与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即众中缚之以归 斩安国于市 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a. b. c. d.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2)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答案】7. b 8. c 9. a 10. (1)辛弃疾 (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2)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 (3)(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b游:交往。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c 于是,就。a把;连词。b于是:沿袭。d在;对于。9. 试题分析: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是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分析,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此题不属于辛弃疾有勇有谋。10.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归报、益、壮。(2)缘、不期、何以。(3)辟、留守、雅。三.诗歌鉴赏及默写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白 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11. 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12. 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1. 坚强(耐寒),性情高洁(自甘寂寞),报春. 12.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托物言志(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2分)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分)【解析】1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这是考查咏物诗中物的形象特点。先找直接描写“白梅”的诗句,然后借助他物和环境对白梅进行衬托。“冰雪林中著此身”,“冰雪林”是白梅所处的环境,此处用环境对白梅进行衬托,体现其耐寒;“不同桃李混芳尘”,此句写到“桃李”,“桃李”是“混芳尘”,而白梅却与之不同,二者形成对比,突出白梅的高洁;“散作乾坤万里香”,借助直接描写,写其报春的特点。【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典例拓展】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技巧。首先考生应了解咏物诗中常用的手法,然后再到诗句中“贴标签”。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古代诗歌鉴赏经常从情、景、意的寄托、修辞手法等几个角度切入设题。“思想内容”方面要注意扣题作答,不答非所问;全面把握,不遗漏信息;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要答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且要全面。【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对于咏物诗,考生应熟知如下三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13. 名句默写(1)_,_。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悟以往之不谏,_。_,觉今是而昨非。(3)老当益壮,_?穷且益坚,_。(4)_,彩彻区明。_,秋水共长天一色。(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6)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7)_,鸟倦飞而知还。_,抚孤松而盘桓。(8)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_。【答案】 (1). 木欣欣以向荣 (2). 泉涓涓而始流 (3). 知来者之可追 (4). 实迷途其未远 (5). 宁移白首之心 (6). 不坠青云之志 (7). 云销雨霁 (8). 落霞与孤鹜齐飞 (9). 人命危浅 (10). 朝不虑夕 (11). 茕茕孑立 (12). 形影相吊 (13). 云无心以出岫 (14). 景翳翳以将入 (15). 响穷彭蠡之滨 (16). 声断衡阳之浦【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中重点的字词有“涓”“白首”“坠”“云销雨霁”“孤鹜”“茕茕”“岫”“翳翳”“蠡”。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 错误。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良心的安抚困难时期,粮食成了全社会的中心,天下事,再大也大不过粮食去。“民以食为天”的平淡警句,在那个时候,彻头彻尾地被我们所理解,牢牢地记在心上。 在普通的家庭里,一天要吃几两粮食,一顿又该怎样分配,成了大家要反复掐算计较的事情,决不可以有半点疏忽。 就是在粮食如此困难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奶奶突然意外地扛回了一袋粮食,是捡来的。天上掉馅饼!足足三十斤重的白面。我们全家都愣了,呆呆地望着那袋粮食,不是大喜,而是惶恐。是谁丢的粮食? 奶奶说,也许是从自行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毛驴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大卡车奶奶伸出冻红的手,说我守着这袋粮食,在路边等了两个小时。我们心情复杂地望着这袋粮食,谁也不知道怎么办。奶奶说,要不,咱就跟这个人买点粮食,只买一碗,只一碗!我们都不明其意。奶奶拿起碗,从口袋里舀出一碗,又将口袋扎紧,拿出十块钱来,将粮食又扛了出去。全家人如释重负。奶奶拿着钱,背着粮食,又到路边上去等候了。直到傍晚,夜幕降临,奶奶又将口袋背了回来。没有人认领这袋粮食。 第二天,我们又从口袋里“买”了一碗粮食,奶奶又拿出十块钱整整三个月,我们全家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将一口袋粮食“买”光了。小柜上放下了一百多块不知该给谁的钱。在那个冬天,奶奶的心情一直很不安,像做了天大的错事。空空的粮袋,成了她最大的心病。她甚至神经质地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空粮袋子,三番五次地站在路边,等候那个丢粮的人。 岁月如梭,奶奶的不安,似乎一直都没有化解。后来的年份里,奶奶总要拿出家里的吃食送给邻居。甚至无故地塞给小孩子们钱,为他们买糖果。有一天,奶奶将父亲给她的工资一分不剩地全丢了。奶奶回来不是丧气,而是有些兴高采烈。她不断唠叨着,这就对了,这就对了,就算是还上了。原来,她还是想着那袋粮食。两件事情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奶奶却像是做了某种道义上的补偿。奶奶的这种“交换”虽然可笑,甚至近于迂腐,但我们却能理解她的心情。 在奶奶的晚年岁月里,她因那一袋粮食,而做了许多的善事,很投入地去帮助别人。她常常帮得生硬过火,令人不解。但在奶奶的这些善举里,她的眉眼渐渐地舒展了,脸上渐渐地多了笑容。在她临去世的那年,她终于开心地说:奶奶到底还上了那袋粮食,一定是还上了,你们说呢?我们随声附和,使劲说,还上了,还上了! 奶奶是用了多少代价去偿还那袋粮食,我们说不清,奶奶心里自然有她自己的计算,也许是十倍,也许还不止十倍。从她津津乐道的言语中,我们觉得她是还上了!是多少倍地还上了!这件事,让我记了许多年,印象之深,永不可磨灭。尽管奶奶的做法近于可笑和迂腐,尽管她的举动是那么不可思议,但左右思量,却又觉得十分对称。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的。后来我发现,凡是世上的好人,忠厚的人,都会有这般的迂腐。仿佛冥冥之中,与上帝早已签好的一张契约。守规矩,讲良心的人,都会遵守着这张冥冥中的契约。世上有些事,我们大概永远也找不到债主,永远也不知道那个我们该去感恩报德的人是谁。甚至两下里,谁都不被对方所知晓。但我们却躲不过良心的自审。对于善良的人,活一生,莫过于良心上的安逸了。它是一种温暖,一种可靠,一种约定,人生是万万不能失去的。人自然需要许许多多物质上的东西,但往往更离不开良心上的安抚。 奶奶在还清了“债务”之后,每晚睡得特别踏实,夜夜香甜。记得有一句话: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无论窗外有什么样的响动,我们都可以安然入眠。14. “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的。”“良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15. 文章把仁慈守信、感恩图报的奶奶作为中心人物来表现,为什么还要写到家庭其他人的“愣了”“惶恐”“惶恐不安”“尽情复杂”以及“如释重负”?16. 为了安抚自己的良心,奶奶付出了哪些代价?请分条表述。17.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我们怎样完好安抚自己的良心?请结合实例谈一谈。不少于100字。【答案】14. 指靠着别从丢失的粮食解决了暂时困难后始终感恩图报的心愿。 15. 全家人对“一袋米”给予关注,这是用了映衬的手法。它表明:在充满仁爱的家庭里,良心都是相通的。 16. 奶奶神经质般地寻找丢粮人。奶奶主动送给领导小孩吃食和零花钱。奶奶弄丢了爸爸一月的工资,赚得了道义上的补偿。晚年的奶奶更投入地做善事。 17. 贫困学子受到他人的关爱、照顾后,又竭力回报社会;子女得到了父母的养育,待父母年迈后回报父母的舐犊深情;人类从大自然获取丰厚的享用,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真谛,倍加珍惜、爱护,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老板、经理等生意人,以诚实守信为荣,公平竞争,互惠互利,不掺杂做假,不缺斤少两,不以次充好;青年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考查,端正考风,严守考纪,不弄虚作假;干了有愧于良心的事,设法做善事以补偿。总之,对良心的安抚,就是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解析】14. 试题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有比喻义,象征义等,注意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词语暗示文章的情感等。此题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答出“良心“的含义。15. 试题分析:答出“映衬”的手法。然后分析效果表明:在充满仁爱的家庭里,良心都是相通的。 16.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寻找丢粮人”“送给邻居小孩吃食和零花钱”“弄丢了爸爸一月的工资,赚得了道义上的补偿”“做善事”等情节。点睛: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17. 试题分析: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此题注意列举和自己相关的事例即可。五.语言文字运用1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今年4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影视字幕中,不能使用外语及外语缩略词,如nba、gdp、wto、cpi等,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要在外语及外语缩略词后加中文解释。对此“屏蔽令”,众说纷纭,人民日报海外版教科文卫部主任、高级编辑傅振国认为,新规定虽然会带来一些不习惯,但只是暂时的,“如果在nba刚来到中国时,我们就把它翻译过来并简化,比方叫美篮联,现在应该也习惯了”,对于翻译名词太长或没有对应的汉语词汇的问题,可以通过创造新词来解决,如激光、电脑、手机等,都是简单易懂的翻译,而著名语词收集人黄集伟认为语言的形成是一个自动筛选的过程,对于已经形成的语言习惯,这样的硬性规定是逆潮流而动的。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文化周转2010年4月20日)(1)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2) 对此“屏蔽令”,说说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答案】(1)主要信息: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外语及其缩略词的“屏蔽令”引发不同意见。或:国家广电总局新近对央视媒体发出限制使用外语及其缩略词的通知,对此举措,众说纷纭。(两层意思写全给2分,只写一层意思给1分)。(2)看法及理由:示例:完全赞同。捍卫母亲的纯洁,是维护民族尊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才更有利于广大民众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因为我国懂英语的人毕竟是少数。示例:不完全赞同。因为任何新词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应该让外来词自然汉化,不必强行禁止。示例:不赞同。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不符合全球经济 一体化的大趋势。(多元解读,言之成理即可。2分,态度不明确,表达不规范,思维不清晰,酌情扣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评价新闻语段的试题,考生要注意概括新闻语段要抓住事件的中心,评价的时候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和通顺。19.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了保持礼貌或者有意制造幽默,不直接说出心中的意思,而是曲折地表达言外之意,以得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请分别写出下面三段对话中划线句子的言外之意。(1)甲:五一节一起去郊游吧。 乙:我听天气预报说,那几天要下雨。(2)甲:你觉得我的文章写得怎么样?乙:你的字写得还不错。(3)诗人:我一向不把标点符号当作一回事儿,请你帮忙点一下好了。编辑:我对标点符号是很当一回事儿的,下次投稿请只填好标点符号,诗句由我加写好了。【答案】(1)五一节不打算一起去郊游。(2)你的文章写得不怎么好。(3)连标点符号都不重视,就不要投稿了。或:标点符合很重要,你应该重视标点符合的使用。(每小题2分,符合语境的其它言外之意亦可。)六.作文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位老太太,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有人问他,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呢?”许多人也是这样,他们被内心或显或隐的贪欲推动着,不断地追求着“大”,就像那位老太太,买了大号的鞋子,却忘了自己的脚。不管穿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请以“穿合脚的鞋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小时候只要和父母一同出门,便会缠着他们给我买玩具,也不知软磨硬泡、撒泼耍赖了多少回。多少年后,一次搬家,竟收拾出了整整几大筐的玩具。曾经珍爱的变形金刚,曾经痴迷的四驱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