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1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2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3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导引原文、译文对照翻译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解释: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欣然:愉快地、高兴地样子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想睡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解释: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寝:睡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翻译: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解释:空明:清澈透明。 交横:交叉错杂 盖:相当于“原来是”翻译: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但:只是 闲人,清闲雅致的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耳:罢了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闲人罢了!一、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二、重点词语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户:门 (2)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至:到 (3)欣然:高兴地(样子)(4)念:想,考虑(5)遂:于是,就 (6)寝:睡觉(7)相与:共同一起 (8)空明:清澈透明(9)交横:交错,纵横 (10)盖:表示推测,可译为“原来”(11)但:只,只是 (12)耳:罢了(13)水中藻、荇交横。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交叉错杂 (14)盖竹柏影:盖:原来是 (15)但:只是,不过。(16)闲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2、古今异义(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古义:只是; 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与事无关的人(3)念无与乐者 古义:想到; 今义:纪念想念(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古义:相当于“而已” “罢了”;今义:名词,耳朵三、理解背诵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文中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3、文中正面写月的句子:月色入户 文中侧面写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文中表现作者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他与“解衣欲睡”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找出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6、文中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的词句:积水空明。文中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的词句:藻、荇交横。四、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描写议论。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寻友赏月。(表达方式是记叙,交代清楚了赏月的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描写庭中月光的澄澈。(表达方式是描写,写景:以水喻月,描绘月色) 第三层:(最后3句)惋惜无人赏月。(表达方式是议论 、抒情,抒发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五、内容解析1、全文以月光(月色)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或“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两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旷达胸怀(自我解嘲的达观、自我排遣的豁达);(2)贬谪悲凉(对朝廷的抱怨和被贬后的惆怅);(3)人生感慨(慨叹世人忙于名利无暇顾及良辰美景);(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表现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3、请用找出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并说说它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方面,作者慨叹知音难觅。另一方面,作者当时虽贬,心情抑郁,但仍不失进取心,借以美景来排遣抑郁之情。4、“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答: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迫切感,生动形象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5、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答:“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6、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7、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8、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好在哪里?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只用了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作者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摆脱了沉重的迁谪之感,忘却了个人得失,表现了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弹奏了一曲空灵的月光曲。)此句用比喻手法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答: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10、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描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答:作者此时的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寄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寻找到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六、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七、拓展延伸1、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 既有旷达的胸襟,又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还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念无与为乐者3、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奇趣和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将影作藻见奇趣,以水喻月抒闲情4、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5、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6、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此文作者也写了竹、柏,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与张怀民之间深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