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理.doc_第1页
海南省文昌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理.doc_第2页
海南省文昌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理.doc_第3页
海南省文昌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理.doc_第4页
海南省文昌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理科)段考试题(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效回。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 b“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3. 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4到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l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a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缓和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5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c从欧共体到欧盟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6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向古巴运送导弹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7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9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a五极世界格局 b巨人主宰的迹象c经济多样化特征 d多极化趋势 10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11.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12.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从材料判断,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直接推动力是a. 抑制土地兼并 b.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 巩固北魏统治 d. 促进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13. 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c.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中的“商业革命”表现在a. 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 b. 出现地域性的商帮c. 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 d. 政府设有专职官员管理市场15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c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d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16. 学者认为,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候起,人类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其“分水岭”是指a. 从封闭走向开放 b. 从分散走向整体 c.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17. 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外出打工 b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c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18.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表明a. 英国与欧洲各国没有经济联系 b.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c. 各国经济都依赖于对英国的贸易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19. 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农民工人中产阶级),其中合乎史实的是 a b c d20.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a工场手工业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4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3个小题,其中21小题12分,22小题16分,23小题12分,共40分。 21.(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材料二 历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图3)到1970年,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第一次超过支持美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的票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步伐不可阻挡。请回答:(1)材料一中“1954年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原因?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8分)22.(1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岳麓版必修请回答:(1)材料一就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出现了怎样的新经济现象?分析促成其出现的主要因素。(8分)23(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成为可能。一部分人相信,所有的阶级都在大小不等的程度上得益,其他的人则坚持认为,少数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多数人却在遭受无情的剥削,其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财富状况出现了什么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6分)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理科)段考试题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cabbda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badbcbbc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21(12分)(1)建国初,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社会制度不同;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或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意识形态的差别。(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2)主要因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或与苏联争霸的需要)。(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理解: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4分)22.(16分)(1)政策:重农抑商;(4分)影响: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从而巩固封建统治;(2分)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的落后。(2分)(2)现象: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或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