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国学经典进课堂 摘 要:国学经典集合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文化潮流的见证。让初中生多阅读一些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国学素养,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国学经典;课堂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09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08.059 近年来,国学的热潮呈现出了持续高涨的趋势,“学习国学经典”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国学的价值被教育界正视之后,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国家传统、精神和文化的精髓,国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树立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国学经典引入初中课堂既重要也必要。 一、 国学经典进课堂的作用 (一) 积累词汇,拓展视野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词汇,都是从国学经典中引申出来的。现在人们阅读的诸多经典在古时候都是幼儿的启蒙读物。因此,初中的阅读学习实质上是一种词汇量大量积累的过程。它们涵盖了听说读写的全过程,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此外,国学经典中蕴含的内容博大精深,一言含以万物,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会获得诗文韵律的美感,知识面得以拓宽。 (二)陶冶情操,诗意生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仅存于世的唯一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延续千年,从未中断。这就使得各个时期的经典读物在中华文化的中轴线下独立生存,却又共同构成了文化的精髓。初中生的阅读是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紧密相连的。最基础的声律启蒙到“三百千”,对自然、对社会的思考用朗朗上口的歌谣唱出来,已经开始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作用了。再到四书五经的完整的体系呈现,一个人自小至大接受这样的教育与熏陶,出口成章就不难实现。 二、 国学经典进课堂的途径与策略 (一)与教材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的人文气氛越来越浓厚。古文、诗文、散文在教材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为国学经典的介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教材中的唐诗、宋词、 元曲等都是兼具韵律美和思想美的经典文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早读午读等时间,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这些诵读可以不为教材所局限,其目的是奠定阅读量,通过层层的积累达到阅读能力提升的目的。满江红中的爱国激情、陈涉世家中的理想壮志、赤壁赋中的洒脱豪迈一系列经典的阅读激发了学生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听读体悟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文本之内之外就成为彼此助力的点,互相成就着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当下最常用也最便捷的文本结合,是以教材为基点拓展外部的知识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岳阳楼记登岳阳楼之后,教师可以把以“楼”为主题的诗词集结成一个单元,?学生诵读。崔颢的黄鹤楼、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一大批经典诗文既深化了教材的主题,也扩展了阅读的容量。 (二) 与教法相结合 人文学科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自古流传至今的方法就数不胜数。现代教学方法中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很多优秀的教法已经摒弃,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诵读国学经典最强调的是意境与意义的联系。古人讲诗书画同源,也是让人们在读文中饱含诗情画意。这一点类似于当下所提倡的艺术教育,但因为更注重意境的提炼,所以比现代教法更加深邃。 简而言之,诵读经典在古人眼里本身就是一个修养身心的过程。所以,借鉴古人诵经读典的方法让初中生阅读经典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借助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诵读;在读诵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抄写诗文练字、练记忆等都是感悟经典的好方法。有些教师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阅读环境,不用或很少用到多媒体,而是自己在黑板上进行书写,这当然是一个更好的办法,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所有方法的使用都是触类旁通的,教师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频频更换教学方法,要相信只用一个方法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用实践经验总结自己的特色教法。 (三) 与环境相结合 环境的重要性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已经深刻地领会到了。古人在读书之前要净手、更衣、焚香,也是在说环境对于心平气静地阅读的重要性。而随着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变得更加重要。因而在课堂上进行经典阅读前,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在课前播放古乐,让学生随之缓缓呼吸,平心静气,在教师的指导语下把书打开,和着音乐进行诵读。还可以把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改变成戏剧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班级的小环境创设对于教师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开好头,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就一定会在学生的身上显现出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小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学校文化廊道的设置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整体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内外统一的环境中阅读经典。学校还要定期举办一些国学经典朗读会、赛诗会等,为学生读经典注入动力。从外部的环境激励到内部的价值认同,使学生时刻包裹在浓浓的国学氛围中,学生会更深地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主动进行国学经典阅读。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作为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集中体现,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民族的历史,也为我们增强了书写民族未来的信心。因此,作为人生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初中的课堂学习非常有必要将经典引入其中,在教材、教法、环境三位一体的指导辅助之下,让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在经典的启迪下,逐步养成优秀的人格,陶冶积极向上且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操品格。 参考文献: 1 严丹青.国学经典在语文教材中的渗透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文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3). 2 金丽红.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文学教育,2017(10). 3 黄晓迪.动态调适: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必由之路J.小学教学研究,20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施秉县8月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慈溪市天元初级中学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市永川区陈食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赤峰大井子矿业有限公司招聘21名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分公司外包人员招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崇左凭祥市专职化社区工作者招聘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丽水青田县中学面向全县教育系统选聘教师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黑龙江省克东一中、克山一中等五校联考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四中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制造技术部工作总结报告
- 临时彩钢围搭设施工方案
- 储能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标)
- DB11-T 1947-2021 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标准
-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6个教案)
- 教培机构培训资料如何上好第一次课
- 洗煤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合同制合同范例
- 2024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答案
- 《隔离技术规范》课件
- 《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修订草案)》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