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胤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2016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1.某人坐在甲船上看到乙船在运动,则在河岸边观察,不可能的结果是() a.甲船不动,乙船运动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c.甲船不动,乙船不动d.甲船运动,乙船运动 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m,指的是位移大小为4.50m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小于其路程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b.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4.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b.08s物体运动得先越来越快,后越来越慢 c.4s8s物体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d.08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160m 5.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5s内的位移比第2s内的位移多 6m,则能求出该运动所对应的物理量为 a.初速度 b.加速度 c.前5s内的平均速度d.第2s内的位移 6.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为了“冲淡”重力,他先研究了铜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 c.为了解决概念上的困难,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 d.伽利略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7.如图所示,2011年2月20日,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和时速40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京沪高铁上海段“试跑”,于2011年6月正式通车高速动车组1min内,时速由“0”瞬间飙升至“130公里”,驶出1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in末的速度约为36.1m/s b.1min末的速度约为72.2m/s c.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6.67m/s d.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63.1m/s 8.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9.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用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vm,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b点停止,用时仍然为t,则物体的() a.最大速度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b.最大速度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加速度a1、a2值必须是一定的 d.加速度a1、a2必须满足+= 10.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先后自由下落,在第一个物体落地之前,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及两物体瞬时速度的差值关于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描绘正确的是() a. b.c. d.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_ (2)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位置bcdef速度(m/s)0.7370.8010.994(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_ (4)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5)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 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2.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11月23日飞行员戴明盟驾驶歼-15战机在“辽宁舰”甲板上首次成功降落若歼-15战机缓慢逼近航母找准落脚点时的速度为288km/h,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了80m停下,将该滑行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1)战机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2)战机滑行的时间13.青青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乡村女孩,她在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对自家房屋屋檐下落的雨滴产生了兴趣此屋檐离地面高度为3.2m,她坐在窗前发现从屋檐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雨滴从屋檐落到地面的时间; (2)窗户的上、下边沿高度差 14. 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沿斜面加速向下滑行,在到达斜面底端前1s内,滑块所滑过的距离为l,其中l为斜面长求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和斜面的长度l 15.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 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车胤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2016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答案和解析【答案】 1.c2.c3.b4.d5.b6.a7.ac8.bd9.ad10.ad11.弹簧测力计;0.65 12.解:战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战机滑行时加速度为a,时间为t,位移为x,初、末速度分别为v0、v 由题意知:x=80mv0=288km/h=80m/sv=0 (1)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v02=2ax 代入数据解得:a=-40m/s2 故战机滑行时加速度的大小为40m/s2 (2)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v0+at 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t=2s 答:(1)战机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2 (2)战机滑行的时间为2s 13.解:(1)根据h=gt2得:t= (2)滴水的间隔为:t=, 第2滴水的位移:h2= 第3滴水的位移:h3= 所以有:h=h2-h3=1.8-0.8=1m 答:(1)雨滴从屋檐落到地面的时间为0.8s; (2)窗户的上、下边沿高度差为1m 14.解:小滑块从a到b过程中,有v0(t-1)+a(t-1)2=x 小滑块从a到c过程中,有v0t+at2=l 又有x=l-=l; 代值计算可得l=15m;t=3s; 答:滑块上滑的时间t为3s,斜面的长度为15m 15. 解:(1)以运动的方向设为正方向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时间为t,则得两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此时甲乙间相距(2)甲车停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在甲停车之后乙才追上甲。故此过程中甲的位移所以乙追上甲的时间为 【解析】 1. 解:a、若甲船不动,乙船运动,则人坐在甲船中看到乙船是在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若甲船运动,乙船不动,则人坐在甲船中看到乙船是在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甲船不动,乙船不动,则人坐在甲船中看到乙船也是在静止的故c是不可能的,符合题意; d、若甲、乙两船都在运动,速度不同时,则人坐在甲船中看到乙船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c 由题,人坐在甲船中看到乙船在运动,说明乙船相对于甲船的位置发生改变,两者速度一定不同,再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关键要理解运动的物理意义:运动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基础题 2. 解:a、位移代表初末位置有向线段,路程表示路径长度位移为零,路程可以不是零如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此时位移为零,而物体不是静止的,故a错误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m,指的是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50m,故b错误 c、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其路程,故c正确 d、曲线运动轨迹长度一定大于初末位置之间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位移代表初末位置有向线段,路程表示路径长度位移与路程没有必然联系,位移为零,路程可以不是零 重点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 3. 解:a、根据a=知,速度变化量大,若时间也很长,则加速度可能很小故a错误; b、匀速高速飞行的飞机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c错误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若相反,则做减速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以及掌握判断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若相反,则做减速运动 4. 【分析】 位移时间图线反映的是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 【解答】 a位移时间图线反映的是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 b0-4s内图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知物体运动的越来越慢,4-8s内图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增大,知物体运动的越来越快,故b错误; c4-8s内位移逐渐减小,知物体向负方向运动,图线的切线斜率增大,即速度增大,故c错误; d8s内路程s=80+80m=160m,故d正确。 故选d。 5. 【分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即,推出,从而可求出该运动所对应的加速度大小。 点评:本题主要是基本公式、基本推论的灵活运用,这也是实验题求加速度的基本公,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解答】 a.因为本题只知道位移差值,而不知道位移的大小,所以不能求出初速度,故a错误; b.根据公式的推论,即,可求得,故b正确; c.因为不知道前5秒的位移,所以不能求前5秒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因为只知道加速度和时间其他量未知,所以不能求第二秒的位移,故d错误。 故选b。 6. 解:a、小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小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小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最大的情况就是90时,这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不是通过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实验中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比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小,斜面的长度比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大,所以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故b正确; c、为了解决概念上的困难,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故c正确; 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结论是由实验推导出来的,所以结论必须与实验相联系,题目中的结论要与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铜球做怎样的运动有关 该题属于实验推论题,要求同学们正确理解科学家的基本观点和佐证实验,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 解:高速动车组1min内,时速由“0”瞬间飙升至“130公里”,即1min末的速度v=130km/h=36.1m/s,故a正确,b错误; c、1min内的平均速度=m/s=16.67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由题意可知动车在1min时的速度,此速度即为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求得对应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要注意明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计算中注意单位的换算 8. 【分析】 由图象可知,1到3s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求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再根据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解。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运用:追及和相遇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速度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要注意两车的位置关系和距离随时间如何变化,当两车相遇时,位移之差等于原来之间的距离。 【解答】 a由图象可知,1到3s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 0至1s,x=x乙-x甲=12.5-5=7.5m,即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故b正确;c由ab分析可知,甲乙两车相遇时间分别在1s和3s,故c错误;d.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1=10m/s,1到3s,甲车的位移为:,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故d正确。故选bd。 9. 解:a、当物体匀速通过a、b两点时,x=vt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b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x=t1+t2=,则=v得vm=2v 与a1、a2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b错误 c、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t=+,而vm=2v,代入得t=+整理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当物体匀速通过a、b两点时,x=vt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b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x=t1+t2=,从而可得知vm与v的关系 (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t=+,再根据vm与v的关系得出a1、a2所满足的条件 解决本题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公式=从而得出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 10. 解:a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为h=gt2-g(t-t)2=g(2tt-t2),所以a正确; cd、v=gt-g(t-t)=gt,即瞬时速度的差值不变,所以d正确; 故选:a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的特点求解 本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以及v-t图象和s-t图象的特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1. 解:(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知: vd=0.864m/s 同理可得ve=0.928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a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4)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5)小车的加速度 a=m/s2=0.65m/s2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 (2)0.864,0.928; (3); (4)如上图; (5)0.65 (1)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可知道实验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6523-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tructur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ation parts - Part 2: Registration of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
- 课件模板老师说课
- 旅行的蜗牛课件
- 拖鞋创意画课件
- 技能培训助理面试
- 电影《找到你》解析课件
- 中班课堂游戏课件
- 历年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关于自考试题及答案
- 老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形象策划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家庭照护者、健康照护师岗位专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餐饮用餐协议书范本7篇
-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解读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解读培训
- 2024年度人防工程维护保养合同6篇
- 药品研发过程中的管理制度
- 2024德国欧洲氧化亚氮减排经验手册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7 自知与知人作文审题指导及素材积累
- 2024-2030年中国电解二氧化锰(EMD)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