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基础学藏象和精气血精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肝 肝系的组成 肝胆目筋爪甲泪怒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一 肝的主要生理 1 1主疏泄 涵义 肝具有疏通 舒畅 条达的特性 能保持全身气机通达 条畅的作用作用表现 疏泄气机由升动散的特性决定肝气升气随之升而不抑郁 并助肺降其性散气随之布散而不郁结肝气动疏通经络 宣泄气血 2 具体表现 1 调畅情志调节气机 气血调和 2 促进血津的运行气行则血行 津行 3 促进脾胃运化促进脾升胃降促进胆汁的生成和排泄 4 调节生殖功能 调理冲任 促进女子月经和男子排精 3 小结 肝主疏泄的表现调畅气血 气血平和 经脉通利 脏腑机能调和调畅情志 心情开朗 不易郁怒促进消化 调畅脾胃气机 分泌排泄胆汁促进水液代谢 气行则水行调理冲任 冲任脉通盛 调节生殖机能 4 肝失疏泄的病理表现 1 疏泄减退 气的升发不足肝气郁结气机郁滞肝经所过部位的胀痛不适血瘀津停刺痛肿块痰核臌胀失于运化肝脾不和 腹胀腹泻痛泄交作肝胃不和 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胆汁生成不足 排泄不畅 黄疸情志影响因病致郁 因郁致病冲任二脉失调 5 2 肝的疏泄太过肝气上逆 肝气上逆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血随气逆吐血咯血昏厥影响脾胃胸胁脘腹胀满呕吐腹泻情志影响急躁易怒冲任二脉经量多经期长男子排精异常 6 2 主藏血 贮藏血液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7 贮存一定的血量补充肝之阴血 化生涵养肝气制约肝阳 勿过亢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基础 为经血之源维护脏腑功能 濡养肝及筋目以藏魂 8 调节血量 随机体活动变化而调节血量调月经 使之按期而至 9 防止出血 肝气收摄血液 使之行脉中 10 肝不藏血的病理表现 贮血不固各种出血证肝病变导致出血的原因 肝气虚收摄无力 疾病后期 肝火旺迫血妄行 疾病的早中期 藏血不足对目 筋 神 胞宫的失养 11 肝的生理特性 1 肝气喜条达 恶抑郁抑郁之情易伤肝 肝病易郁易滞2 肝气宜升 肝为刚脏 体阴用阳刚脏是指肝的病变易亢逆 化火 生风 体阴肝为阴血之脏 以柔和为贵 描述肝脏血的功能 用阳肝性生发 肝疏泄之功用 描述肝疏泄的功能 12 病理上 临床上肝阴 肝血常不足 肝气 肝阳常有余 简称 肝气易郁 肝阳易亢 肝血易虚 肝阴易亏 对肝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13 二 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肝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筋的功能 连接和约束骨节 主持运动 筋 爪甲依赖于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 筋失养 筋力不健 手足震颤 麻木 屈伸不利 肝为罢极之本 14 2 肝在窍为目 目的功能 司视觉肝的经脉连于目 肝之阴血上充于目 肝血足 视物清晰 肝血不足 视物不清或干涩 15 3 肝在液为泪 泪的分泌 取决于肝的疏泄肝血不足干涩 肝经风热痒 迎风流泪肝经湿热热泪胶粘 16 4 肝在志为怒 肝体阴用阳 其气易升易动怒致肝阳气升泄太过 肝阴血不足也易怒 17 五肾 肾系的组成 肾膀胱耳骨发唾恐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一 肾的主要生理 18 1 藏精 主生长发育 生殖与脏腑气化 藏精的概念 肾具有摄纳 贮存 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精的概念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生殖之精 19 精的分类 按来源分先天之精 禀受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 脾胃所化 脏腑功能所化先后天精的关系 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20 肾中精气的关系 精能化气 供给脏腑功能活动气能生精 通过脏腑功能化为精并称为肾中精气 21 精的作用 1 促进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1 生殖 随肾精充盛产生天癸生殖能力精气充盛 维持生殖机能精气衰退 生殖机能消失 2 生长发育 肾气渐盛齿更发长青春期 肾气充盛天癸产生中年 肾气渐衰天癸减少老年 肾精少天癸竭 形坏无子 22 2 主管一身阴阳推动和调节全身阴阳 脏腑气化 肾阴 阴精的根本 滋润宁静 促进成形 制约阳热 减慢气化肾阳 阳气的根本 滋润宁静 促进化气 推动血津运行 兴奋精神 23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关系 肾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对肾精的封藏作用肾精肾阴 肾阳 肾气的物质基础肾精肾气 互化无制约关系肾阴肾阳 互化互制肾阳肾气 温煦推动作用 气重在固摄 阳重在温煦 24 总结 先天之精生养后天之精肾精互化肾气肾阴互化互制肾阳 25 肾精不足的病理表现 肾精亏生长发育和生殖方面的病变小儿五迟五软成人早衰不育不孕肾气虚失封藏男 遗精滑精女 滑胎失固摄小便清长量多肾阴虚虚热象男子梦遗女子梦交肾阳虚虚寒象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 26 2 主水液 概念 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作用表现 1 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2 肾气的生尿 排尿作用 3 肾的气化使膀胱开合有度肾失气化的表现开多合少开少合多 27 3 主纳气 涵义 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进行调节呼吸的作用 作用表现 肺呼肺的宣发吸肾所摄纳补充肾中精气呼吸有深度防呼吸表浅肾气充沛 气道通利呼吸均匀和调肾不纳气 气不归元呼多吸少 动则气喘 呼吸困难 28 肾的生理特性 肾性潜藏 是对肾封藏作用的高度概括守位相火肾中 温煦推动相火离位则亢妄为害 29 二 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骨 生齿 生髓 其华在发骨的功能 支撑人体 保护内脏 进行运动生髓髓养骨肾精足 精化髓齿为骨之余养齿生血 精血养发其华在发 30 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主二便 前阴尿道肾的气化生成尿液排尿生殖器肾精产生天癸生殖后阴肛门肾气固摄肾阳温煦肾阴濡润 31 3肾在液为唾唾为肾阴所化 生于舌下 从口中唾出肾精不足口干少津 入夜更甚肾虚水泛多唾且唾液清冷 32 4肾在志为恐 恐使气下肾气不足易惊恐 使肾气机逆乱 封藏失职 33 附 命门肾阳是命门之火 生命根本之气肾阴即命门之水 生命根本之物质 34 判断改错题 1 中医治病主要是着眼于症的区别 2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与脏腑息息相关 3 心脏的搏动 主要依赖心气的作用 4 脾为后天之本 是强调脾统血功能在后天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5 肾为气之根 体现了肾藏精的功能 35 填空题 1 肾精不足 在婴幼儿期可影响 青年时可影响 产生 从而阻碍 机能成熟 在壮年时可导致 机能减退 2 心在液为 肝在液为 脾在液为 肺在液为 肾在液为 3 五脏外华具体内容包括 心 肝 脾 肺 肾 4 脾气主升的运动特点表现为 和 两个方面 5 肾藏精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36 6 爪甲薄而枯软 多因 不足 7 协调男子排精 女子月经的两脏是 和 8肾开窍于 37 第二节六腑 1六腑的概念 指胆 胃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 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 传化和排泄糟粕 2 共同生理特点 形态中空 与外界相通 泻而不藏 实而不满 传化物 排糟粕 以降为顺 38 六腑的形态部位和生理功能 一 胆 主要生理功能 一 助消化 贮存和排泄胆汁 二 主决断 为什么胆为奇恒之腑之一 形态中空 排泄胆汁协助消化 类似六腑 贮藏精汁 不接受水谷和糟粕 主决断 与神志活动有关 类似五脏 现说法 奇恒之腑的胆当为卵 39 二 胃 一 主要生理功能 主受纳 腐熟水谷 指胃在消化过程中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二 生理特性 主通降 喜润恶燥中气 脾胃小肠共同之气胃气 广义 指脾胃 小肠之气狭义 指胃腑本身之气临床常把胃气的盛衰有无作为诊察疾病 判断预后的主要标志 为什么要强调胃气须通降 40 三 小肠 主要生理功能 1 受盛 化物 指小肠接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物 停留一段时间后 彻底消化 将水谷变为精微和糟粕 2 泌清别浊 水谷精微被吸收 食物残渣被大肠排出 其中的水液气化后泌入膀胱成为尿液 可见 小肠参与了水液代谢 又称小肠主液 41 分清吸收脾散精全身小肠受盛食糜化物水别浊水份肾化气尿残渣大肠输送 42 四 大肠 主要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 包括 接受小肠的下传物 燥化 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 传导粪便至肛门排出体外需它脏的配合 胃降浊 肺气肃降 肾的气化 43 五 膀胱 位于小腹中央 形为囊状 为尿胞 贮尿之囊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主要生理功能贮尿肾气固摄排尿肾司气化 44 不能固约 尿多 失禁膀胱气化失常气化不利 尿少 癃闭膀胱湿热 尿涩 痛 血 45 六 三焦 一 主要生理功能1 通行元气 总司气机气化 元气 肾 三焦分布全身 脏腑气 气的运动推动脏腑做功气机气的运动使物质发生变化气化2 运行水液 46 2020 1 4 47 二 上中下三焦划分及生理特点 上焦 胃上口至舌下 心 肺 头 面部 主气的升发和宣散 输布气血 上焦如雾 中焦 胃上口至胃下口 脾胃 肝胆 腐熟水谷 运化精微 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 中焦如沤 下焦 胃下口至二阴 肝肾 膀胱 大小肠 排泄糟粕 尿液 藏精血 元气生发之根 下焦如渎 48 第三节奇恒之腑 特点 形态中空 不藏饮食物 贮藏精汁 无表里配属 一 脑 一 主要功能1 脑主灵机 感官经经络与脑相连 物质基础是精血2 听觉 视觉 嗅觉及言语等功能皆归于脑3 主精神意识 二 脑与五脏的关系与脏腑精气的有关 与肾精有关 与心主血有关 49 二 女子胞 倒置梨形 前为膀胱 后为直肠 一 主要功能1 主持月经2 孕育胎儿 二 与女子胞相关因素天癸冲任督带十二经脉的作用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50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 五脏之间的关系共同点 阴阳的根本肾阴 肾阳气血的多少脾胃的盛衰功能协调心主神明 51 一 心与肺 气血宗气 宣降 朝百脉肺主气生成司呼吸宗气灌心脉血行入息道生血 52 二 心与脾 生血行血 1 生血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心气化赤心血盛2 行血心气推动共同维持血行正常脾气统摄脾气虚心脾两虚心血虚 53 三 心与肝 血的运行与贮藏 神志 1 血液运行调节心主血血旺血行流畅肝有所藏肝血足疏泄正常气血流通心主血脉2 神的基础心血旺肝血足心血不足肝血不足疏泄失常肝血不足心血不足心肝血虚 54 四 心与肾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 精血互化 精神互用 1心火下降 资助肾阳 温煦肾阳肾水不寒肾水上升 资助心阴 滋养心阳心阳不亢2神藏精 精以化血 助心主血脉心主血 血以化精 又补充肾精3积精可以全神 神全益精4君相安位 55 病理 心肾不交 心火不降 肾水不升水气凌心 肾阳虚水停影响及心心肾阴虚 56 五 肺与脾 气的生成 气的输布 水液代谢 气的生成 肺吸入的清气脾运化的谷气气的输布 脾气的散精肺的宣降水液代谢 脾转输肺宣降防止水液内停 57 病理 脾气虚肺气虚 肺脾气虚脾失健运肺失宣降 水液内停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58 六 肺与肝 气机升降调节 肺气降以制约肝升 使勿过亢肝气升以制约肺降 不过降 支持肺的宣发肝升太过肺降不及肺失清肃肝失疏泄 59 七 肺与肾 水液代谢 呼吸运动 阴液 1水液代谢肺通调水道肾气蒸腾2气肺吸入清气肾纳气呼吸有深度3阴液肺阴充足下养肾阴肾阴充足上滋于肺 60 病理 肺失宣累及于肾 风水证 肾阳虚水液内停上泛于肺 寒水射肺 肾不纳气肺肾同虚 61 八 肝与脾 1气机 肝主疏泄脾升肺降2生血藏血 脾气旺生血肝藏血足助肝疏泄3运血 脾统血肝藏血调节血量 62 病理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木旺乘土土壅侮木脾失统血肝失藏血血行异常 63 九 肝与肾 肝肾同源 藏泄协调 阴阳互资互制 1肝肾同源 乙癸同源精血同源 肾中精气气化血肝藏血足血以化精2肝肾阴液与阳气互资互制3藏泄协调 男子泄精 女子月经排泄有时 64 病理 肾精不足肝血不足肝肾精血不足肝肾阴虚不制阳肝阳上亢肾阳虚肝脉寒滞藏泄失调生殖功能 65 十 脾与肾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 水液的输布代谢 1先后天互相资助肾阳温煦脾阳运化谷气充养于肾2运化水液相互促进水液转输依赖脾气运化水液排泄依赖肾司气化肾阳虚脾阳虚脾肾阳虚 66 六腑之间的关系五脏和六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 心阴血以滋小肠心阳气以温小肠心病下移小肠病上传2肺与大肠 肺气降津下以濡大肠气下推动大肠气下行肺气闭郁大肠失传导肺的湿热可泄大肠大肠气闭可宣降肺气 67 3脾与胃 功能上 纳运结合 特性上 燥湿相济 升降相因4肝胆关系胆汁的生成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肝胆同病5肾膀胱膀胱的贮尿和排尿依赖于肾的气化 68 填空 1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2 五脏的共同特点是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 3 脾为 之本 之源4 藏象学说中常以 和 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5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 必须以脉管通利 为基本条件 69 6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 可以从四方面观察 面色 和胸部的感觉 7 脏腑可分为脏 和 三类 8 肺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 和 9 五志归五脏 思为 之志 恐为 之志 10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 一主 二主 70 11 肾开窍于 和 12 肝的主要功能是 主 和主 13 六腑以 为用 以 为顺 14 既为六腑之一 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是 15 上焦如雾 中焦如 下焦如 71 16 参与机体水液代谢的的主要脏腑是 17 心肾相交在理论上认为 必须下达于肾 必须上济于心 18 气道通畅 呼吸调匀是 和 两脏共同作用的结果 19 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 20 奇恒之府除 外 其余都与五脏没有表里配合 72 第三章精 气 血 津液第一节精 概念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生成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精的施泄 化气推动脏腑做功生殖功能 生殖繁衍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充脑养骨化血滋养濡润防御卫外 73 第二节气 一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74 特性 活力强流动性充满人体以动为贵变化性形态 1细小 弥散 剧烈运动 无形 其细无内2凝聚 实体 有形 其大无外 75 二 气的生成 1 来源于三个方面 肺 清气 脾 谷气 肾 先天精气气生成的多少与之相关的因素 先天之精是否充足 饮食营养是否丰富 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 76 三气的运动及运动形式 一 气机含义 气的运动 二 气的运动形式 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运动场所 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中 三 气的运动和脏腑的关系1反映脏腑共性每一脏都有升降出入运动五脏以升入为主六腑以降出为主2反映脏腑个性心肺脾肝肾 77 3气机是脏腑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气机调畅水道通畅呼吸乃和生化有源生殖协调肝肺肺肾肺肾脾胃肾肝 78 气机是实现气化的基础 气机调畅功能正常气化实施气机调畅 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 气机失调 升降出入运动的失衡调畅气机 调节气的运动达到平衡 可调节脏腑功能 调节脏腑之间的功能活动 调节经络 三焦 血脉的通道 79 四 气的生理功能 一 推动作用1 推动血液 津液的运行和输布2 激发生长发育 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 血液 津液的生成 二 温煦作用1 维持体温2 温煦脏腑3 维持血津运行 三 防御作用1 护卫肌表 防御外邪2 防止疾病传变 80 四 固摄作用1 控制血液 津液运行 精液的分泌和排泄2 固摄脏腑组织 使其位置保持相对恒定 五 气化作用1 概念 精 气 血 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 转化2 表现 1 各自的新陈代谢 食物精微气血津精浊物 2 相互转化 营气 津液血液津脉内脉外血气聚精散气精互化血 六 营养作用 营养脏腑组织器官 81 五 气的分类 一 元气 组成 肾中精气 后天之精分布 藏于肾中 通过三焦充沛全身 丹田 气街功能 推动 激发 二 宗气 组成 清气 谷气分布 聚于胸中 入心脉肺脉 行息道功能 司呼吸 行气血 82 三 营气组成 谷气中较精纯的部分 分布 脉内功能 化生血液 营养全身 四 卫气组成 谷气中剽悍滑利的部分分布 脉外功能 防御外邪 温煦 司汗孔开合 83 营卫循环 营行脉内卫行脉外营卫相随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散行于全身 体表 84 营气与卫气比较 同 均来源于水谷精微 由脾胃所化生 异 分布 营在脉外 卫在脉内性质 营气性质精纯 富于营养 卫气剽悍滑利 易于流行功能 营气内守 化生血液 营养全身 卫气外卫 温养 调控腠理阴阳属性 营属阴 卫属阳 85 营卫关系 营卫调和 气血协调 体表营卫调和 表现为正常体温 抗邪能力 能寤能睡 功能正常营卫不和 气血失调致多种症状 体表营卫不和见发热恶风调和营卫 调和气血 调和在表的营卫 86 第三节血 1 血的基本概念 流行与血管中 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