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膜性肾病如何诊治ppt课件.ppt_第1页
老年膜性肾病如何诊治ppt课件.ppt_第2页
老年膜性肾病如何诊治ppt课件.ppt_第3页
老年膜性肾病如何诊治ppt课件.ppt_第4页
老年膜性肾病如何诊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膜性肾病如何诊治 1 全世界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化时代 预计从2000年到2030年 美国 65岁者将由3500万增至7100万 欧洲从5亿5千万增至9亿7千3百万 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存在这种趋势 只不过时间推迟了20年 中国老年人 60岁已占13 26 随着人口老年化 老年人肾脏病发生率与患病率随之增高 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NHANES 在1988 1994 1998 2004年调查CKD1 4期的患病率 结果从10 8 增至13 1 增长率最高的是 70岁老人 从37 增至47 导致肾病增多的原因是糖尿病 高血压和肥胖 老年CKD的流行病学 2 中国老年肾脏病病因情况 一项针对141例老年CKD的病因调查发现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9 0 高血压肾病29 0 糖尿病肾病16 3 痛风性肾病7 1 刘迅娄探奇等 老年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校医2009 8 23 4 385 386 3 老年人肾脏的生理变化与特点 生理特点 肾脏实质减少 肾小球 肾小管数目减少 肾小球 肾小管基底膜增厚 肾小动脉硬化 血管内膜增厚 值得注意的问题 老年肾病综合征经常被高血压 血管功能不全等固有疾病所掩盖 故早期难以发现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较重 且病程迁延 难以治愈 使得老年肾脏病有较为独特的发病特点 4 曾彩虹 陈惠萍 黎磊石 老年人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类型分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7 6 5 中国老年肾脏病病理类型 5 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 Membranousnephropathy MN 是临床上以无症状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 病理上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一组疾病 是成年人和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也是最常见的导致终末期肾病的肾小球疾病之一 6 老年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3 75 据文献报道膜性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发年龄主要集中于65 75岁 临床表现上老年膜性肾病患者除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外 血尿 高血压 肾功能衰竭及高凝状态 高脂血症 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7 全球膜性肾病发病情况 8 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国外报道MN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0 左右 我国MN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9 89 17 43 肾病综合征1009例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分析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6 6 3 114 115 9 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哈尔滨医科大学收集2005年 2009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人1550例 不同年龄组别 不同类型肾病发病率 老年人 60岁 23 8 发表于2011年 WuYQ etal BrazJMedBiolRes 2011Aug 44 8 810 3 Epub2011Jul15 10 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ZhouFD etal NephrolDialTransplant 2011Dec 26 12 3993 7 北京大学回顾性分析收集1993年 2007年肾活检1523例 航班信息 11 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上海瑞金医院统计1997 2011年间膜性肾病发病率39 64 60y ChenN etal NewInsightsintoGlomerulonephritis ContribNephrol Basel Karger 2013 vol181 pp22 30 12 膜性肾病分类 首先应做适当检查排除继发原因所致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 membranousnephropathy MN 特发性 原发性 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 IMN 继发性 secondarymembranousnephropathy 13 南京军区总医院对418例肾活检病理表现为膜性病变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 其中特发性MN占29 67 继发性者占70 33 导致继发性MN的病因以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为多见 66 3 其次为感染 15 99 糖尿病 9 52 肿瘤 4 08 药物及毒物 4 08 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56 12 乙型肝炎 16 33 糖尿病 9 52 王瑞石 刘志红等 肾小球膜性病变的病因分析及流行病学特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6 15 5 416 421 膜性肾病肾活检病理流行病学特点 14 继发性MN病因 肿瘤 其它 药物 毒物 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15 病因与发病机制 膜性肾病是一种针对正常肾小球上皮细胞膜上抗原成分而产生自体抗体介导的肾小球损害 免疫复合物由上皮细胞膜上脱落到基底膜的上皮细胞侧形成典型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 形成C5b 9补体膜攻击复合物引起蛋白尿 病变过程中激活的细胞因子导致基底膜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 引起基底膜增厚 病变进一步发展 免疫复合物形成有二种机理 一是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二是原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16 膜性肾病发病机制 RoncoP etal NatRevNephrol 2012Feb28 8 4 203 13 doi 10 1038 nrneph 2012 35 原位抗原抗体反应 17 膜性肾病发病机制 循环复合物沉积 RoncoP etal NatRevNephrol 2012Feb28 8 4 203 13 doi 10 1038 nrneph 2012 35 18 膜性肾病发病机制 RoncoP etal NatRevNephrol 2012Feb28 8 4 203 13 doi 10 1038 nrneph 2012 35 外源性抗原刺激 19 膜性肾病分期 第I期 光镜下无明显改变 Masson染色时可见细小的红色沉着物排列在上皮下 电镜可见少量的上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 足突上皮可有广泛融合 第II期 光镜下毛细血管不均匀增厚呈钉突样改变 钉突成分主要是层粘连蛋白 而不是IV型胶原 电镜可见较多中等大小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细胞下 第III期 光镜下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银染可见基底膜呈网状 链环表现 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在基底膜内沉积 呈链环状 第IV期 光镜下基底膜极度增厚 系膜增生 肾小球硬化 电镜下基底膜内有虫噬状空白区 内含有少量电子致密物 20 临床表现与诊断 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70 80 的患者以NS起病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并有水肿逐渐加重 约20 的患者表现为非NS性蛋白尿 15 的患者出现高血压 膜性肾病常存在高凝状态 容易形成血栓 如肾静脉血栓 40 常伴有腰痛 血尿 肾功能异常 少数患者会出现肾功能的突然恶化 21 膜性肾病的治疗策略 肾脏病检结果确定为膜性肾病 继发性膜性肾病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 原发性膜性肾病 治疗老年膜性肾病的首要目标是降低蛋白尿 升高血浆白蛋白 改善肾病综合征 并减少与之相联系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而次要目标则是减少发展至ESRD的危险 22 膜性肾病治疗策略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 对症治疗 主要是控制血压 利尿消肿 减少蛋白尿 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 治疗并发症 如高脂血症 血栓等 减少因治疗所致的合并症 如骨病 感染等 危险分级治疗 主要是根据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治疗 应用免疫抑制剂 以延缓或阻止免疫介导的反应 个体化治疗 23 膜性肾病治疗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ARB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对症治疗 24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 CsA 霉酚酸酯 MMF 他克莫司 FK506 雷公藤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 25 建议仅在存在肾病综合征和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开始进行 尿蛋白持续 4g d 在抗高血压和抗蛋白尿治疗至少6个月的观察中 仍然超过50 基线值 没有显著下降 出现严重 威胁生命的肾病综合征相关的症状 SCr在诊断后6 12个月内上升30 或者更多 但eGFR不小于25 30ml minper1 73m2 并且这种改变不能用并发症解释 SCr持续 3 5mg dl 309 mol l 或eGFR 30ml minper1 73m2 超声检查肾脏缩小 e g 长度 8cm 或者伴发严重 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时 不要使用免疫抑制剂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选择 26 激素 烷化剂周期治疗的风险和益处 风险增加机会性感染激活病毒性肝炎脱发性腺损害出血性膀胱炎肿瘤形成膀胱 输尿管和骨盆移行细胞癌肝脏毒性 益处阻止CKD和ESRD避免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延长生命 提高生活质量 27 环孢霉素与他克莫司治疗 环孢霉素 3 5 5 0mg kg d 分两次口服 每12小时一次 同时服用强的松0 15mg kg d 共使用6个月 建议从低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 以避免急性肾脏毒性 他克莫司 0 05 0 075mg kg d 分两次口服 每12小时一次 疗程6个月 不用强的松 建议从低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 以避免急性肾脏毒性 28 免疫抑制剂治疗 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B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 它可以特异性地消减B淋巴细胞数目 降低抗体免疫原性 介导细胞凋亡 抑制细胞增殖 B 29 雷公藤多甙具有激素相似的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 国内已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单独使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微小病变患者 可使肾病综合征长期缓解 近来已有报道使用双倍剂量雷公藤治疗重症IgA肾病 激素依赖 激素拮抗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 细胞毒药物 雷公藤多甙 30 雷公藤多甙作用机理 31 IMN部分和完全缓解的定义 完全缓解 尿蛋白 0 3g d Upcr 300mg g或 30mg mmol 至少相隔1周的两次检查证实 同时血清白蛋白浓度正常 SCr正常 部分缓解 尿蛋白 3 5g d Upcr 3500mg g或 350mg mmol 峰值下降50 以上 至少相隔1周的两次检查证实 同时血清白蛋白浓度上升或正常化 SCr稳定 32 复发的治疗 建议复发患者重新建立与初次缓解时使用的相同治疗方案如果初始治疗的6个月使用的是激素 烷化剂周期治疗 复发时只重复使用该方案一次 33 对症治疗 限制饮食中蛋白的摄入控制高血压首选ACEI和ARB类药物 血压控制的目标 如果蛋白尿小于1 0g d 控制目标为130 80mmHg 如蛋白尿 1 0g d 血压控制目标为125 75mmHg 治疗水肿首先要卧床休息 限制钠盐 其次要进行利尿治疗 利尿剂的选用 轻度水肿时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 中到重度水肿宜选用速尿等袢利尿剂 利尿剂的使用不可使利尿过快 以防止血栓形成 对于重度水肿患者 应用利尿剂效果不佳 可考虑采用单超脱水或SCUF治疗 34 老年膜性肾病治疗的若干问题 老年NS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低白蛋白血症 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低补体血症 因此此类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易患细菌 真菌感染 且起病隐袭 临床表现不典型 感染的细菌或病毒往往带来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使肾组织的免疫性损伤得以持续 使原易治的或对激素敏感的肾综变成难治或不敏感 35 老年膜性肾病治疗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是肾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老年患者自身动脉硬化程度较高 血管弹性丧失 感受器作用减弱 加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使前列腺素E2产生减少等因素 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增加 老年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大剂量激素的应用易继发糖尿病等 36 老年膜性肾病治疗的若干问题 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钙 磷的代谢 改变肠道对钙的吸收量 易引起骨质疏松 骨折 老年NS患者常合并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膜损害等 加之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 极易形成血栓 37 膜性肾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血栓形成及栓塞膜性肾病其肺栓塞发生率为11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5 40 38 肾动脉栓塞 39 脑栓塞 40 肺栓塞 4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42 下肢深动 静脉栓塞 43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及栓塞 膜性肾病肺栓塞发生率为11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0 血浆白蛋白 20g L的高危患者应常规使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44 血栓栓塞形成机制 45 临床表现 急性血管栓塞表现肾梗塞 剧烈腰 腹或背部疼痛 蛋白尿血尿 酶学升高 肺栓塞 剧烈胸痛 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脑栓塞 神志改变 偏瘫等 肾功能恶化高血压急性肾动脉栓塞时 肾缺血肾素释放而致血压升高 46 诊断 膜性肾病的基础病史突发血管栓塞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辅助检查 特别是影像学检查如B超 CT CTA MRI DSA 47 治疗 溶栓治疗 链激酶 尿激酶 于血栓 栓塞发生在3 6小时之内给药 溶解血凝块 保护脏器功能 抗凝治疗 肝素 华法令对症治疗必要时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 48 预防性抗凝治疗 IMN静脉栓塞和自发性血栓形成的风险似乎比其它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更大 例如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 目前尚没有IMN预防性抗凝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关于用华法令对IMN和重症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的的证据很少 根据Markov预期效益和风险模型 当血清白蛋白浓度 2 0 2 5g dl 20 25g l 并符合以下一个或更多指标时 应考虑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 尿蛋白 10g d BMI 35kg m 有血栓栓塞病史 有血栓栓塞家族史 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III或IV级 近期腹部或骨科手术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