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二)1.周限增长率:指单位时间(如一个世纪或年月日)内种群的增长率。2.种群空间格局:种群空间格局又称内分布型,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大致可分为3类: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3.生命表:生命表是按照种群的年龄阶段,系统地观察并记录种群的一个世代或几个世代之中各年龄阶段的种群初始值、年龄特征死亡率、年龄特征生育力和生命期望值,以一定的格式而编制成的统计表。4.集合种群:也称作异质种群,一组种群构成的种群。5.特定年龄生育力:是每个雌性昆虫的产雌个数,如果是整个种群,则要转化成雌性个体数。6.偏利共生:主要特征为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影响。7.偏害作用:当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物种起抑制作用,而自身却无影响。8.似然竞争:当一个捕食者捕食两种猎物物种,即两个物种共享相同捕食者时,一个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增加,从而加重对另一物种的捕食作用。9.-选择:基于相互干扰的竞争选择称之为-选择。10.功能反应:指每个捕食者的捕食率随猎物密度变化的一种反应。;11.灵敏度分析:研究与分析一个系统或者模型的状态或输出变化对系统的参数或周围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方法。12.外来入侵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13.存活曲线:是指以生物相对年龄(绝对年龄除以平均寿命)为横坐标,以各年龄的存活率为纵坐标所画出的曲线。14.生态对策:生态对策就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这里的环境既可以是生物的,也可以是非生物的。分为两种:r对策和k对策。基础知识(二)1.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异同及调查方法(1)绝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空间中的生物个体数量。(2)相对密度则只是衡量生物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3)绝对密度的常用调查法数量调查法:将一个地方所有个体直接计数,由此得到种群密度的方法。取样调查法:通过在几个地方或一个地方取几点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由此估计种群整体的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有3种: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去除取样法。(4)相对密度的常用调查法动物计数:以单位时间内或单位距离内的动物数量作为衡量种群数量多少的相对密度指标。动物痕迹的计数:即根据动物痕迹的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多少成正比的关系间接估计种群数量。单位努力捕获量:这种方法较少使用,只能用于一些经济动物。毛皮收购记录:通过分析长期的毛皮收购记录,分析种群密度。2.种群年龄结构的主要类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又称为年龄分布,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增长型锥体、稳定型锥体、下降型锥体。3.逻辑斯提方程的应用条件与局限性(1)应用条件存在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称为环境容纳量,用K表示。种群的增长随密度上升而逐渐地按比例减少,即f(N)=(K-N)/K。描述的是世代重叠的单个种群的增长动态过程,没有考虑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依存和互相制约等关系。所有个体的繁殖潜力是均等的。具有稳定的年龄组成结构。繁殖能力维持稳定,不受气候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的干扰。密度对种群增长的抑制是及时的,无时间滞后效应。环境阻力是种群密度的线性函数,即种群增长随密度增加,阻力逐渐按比例下降。(2)局限性在现实中种群地增长过程要比逻辑斯蒂增长复杂得多,由于种群内、种间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种群的年龄结构、繁殖能力、环境空间容量等都在发生变化。此外,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种群的动态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4.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1)外源性调节学说气候学派:种群参数受气候因子的强烈影响;种群的大发生与气象因子明显相关;强调种群的波动,否认种群的稳定。生物学派:种群是一个自我管理系统,必然会存在着一个平衡密度。而这个密度是由于生物的捕食、寄生、竞争等密度制约因子来作用。争论焦点是:一是种群是否存在着平衡密度;二是种群动态是由生物因子决定的,还是由非生物因子决定的。生物学派承认种群存在着平衡密度,且是由生物因子的作用所决定的。而气候学派则认为种群不存在着平衡密度,并认为种群波动的关键是受气象因素的影响。(2)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行为调节学说:包括领域性和社会等级两个行为生态学原理。通过等级制、领域性等社群行为,调节种群的密度。内分泌调节学说: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心理“紧张”压力,加强了对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刺激,影响下垂体的功能,引起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结果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抑制了种群的增长。遗传调节学说:种群当中有两种遗传基因型,一种是繁殖低、适合于高密度条件下的基因型A,另一种是繁殖力高,适合于低密度条件下的基因型B。在低种群密度的条件下,自然选择有利于第一种基因型B,于是种群数量上升;当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时,自然选择有利于第二种基因型A,于是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就是这样进行自我调节的。5.种群间相互作用类型及其对农林业的启示(1)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包括中性、竞争、偏害、捕食、寄生、偏利、互利、原始协作。(2)了解种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在林业生态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营造混交林和复层林时一定要选择在生态习性、生活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树种进行混交,例如阳性和耐阴树种,浅根性和深根性树种进行混交,避免树种间的剧烈竞竞争。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时,利用茶树喜欢一定遮荫的特点,进行松茶间作,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由于异株克生作用,胡桃树周围不能种番茄,马铃薯;在营林工作中,对于天然更新起来的次生林,进入郁闭阶段后,要及时进行透光调整林分组分,解决种间竞争的矛盾。6.Lotka-voltera种间竞争模型及其可能的几种结局(1)假设1 种群1和种群2单独存在时,均符合逻辑斯谛增长规律。假设2 种群1和种群2为两个互相竞争的种群,两个种群的竞争系数为和。(2)数学模型为(3)模型的生物学参数r1,r2为种群1和种群2的瞬时增长率;K1,K2为种群1和种群2的环境容纳量;表示在种群1的环境中,每存在一个种群2的个体,对种群1的效应;表示在种群2的环境中,每存在一个种群1的个体,对种群2的效应。(4)四种结局分别是N1取胜、N2取胜、稳定的平衡(两者共存)、不稳定的平衡(两种都有可能取胜)。7.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爆发成灾的可能机制;(1)繁殖、扩散、适应环境能力强能产生大量的后代,不仅能提高后代存活的数量,也加大了其传播的几率。在入侵的第一个阶段就占据优势,对逆境表现出极强的抗性,一旦找到适宜的生存环境,就能继续生长发育,进行更大规模的传播扩散。(2)隐蔽性强一般随轮船、飞机、汽车等运输工具,潜藏在运输的货物中,由于有的货物属于非检疫对象,有的货物被漏检,有害生物便随之进入,加之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从开始在新环境里定居,到种群快速增长和迅速扩大“占领区”之间存在“时滞”现象,即潜伏期,所以常常表现为暴发成灾。(3)受环境影响严重有些植物种类在人工控制范围内未造成危害,而一旦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就会造成灾害。8.协同进化的涵义;协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个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竞争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植物和食草动物的协同进化、寄主寄生物间的协同进化。9.气候变化对种间关系的影响(1)气候变化是造成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以1103种陆地植物为例,到2050年,将有15%-37%的物种灭绝。(2)气候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预定协议书范本模板
- 劳务派遣公司的合同范本
- 科鲁兹4s店维修协议书
- 企业聘用副总经理协议书
- 合同到期要不要签协议书
- 叉车租赁及维修合同范本
- 企业专利成果转让协议书
- 亚克力雕刻制作合同范本
- 公司跟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代销售海产品合同协议书
- 第七单元 专题突破9 聚焦变异热点题型-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
- 《高等数学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图纸保密协议范本
- 心肺复苏术英文课件
- 关于房产权属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 文化长廊、荣誉墙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新版)职业健康综合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更换双电源更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