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化学1.3微生物的营养课后作业(无答案)沪科版.docx_第1页
上海市高中化学1.3微生物的营养课后作业(无答案)沪科版.docx_第2页
上海市高中化学1.3微生物的营养课后作业(无答案)沪科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微生物的营养【基础知识自测】1、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 、 、 、 和水这五大类物质,培养基配置后需要灭菌,一般采取 灭菌法,灭菌的条件是 ,目的是 2、培养基根据作用可分为 和 两种。在培养基中不加入 源,可选择出自生固氮菌,加入 ,可选择出大肠杆菌,这样的培养基属于 3、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置的过程是:称量、溶解、定容、 、灭菌、制平板。琼脂熔化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目的是 ,定容后,用 来调节pH至 4、“微生物接种”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是 固体培养基,接种通常采用 ,其目的是使接种物逐渐 ,培养后出现 5、“抗生物抑菌现象的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用 镊子将分别浸过 和 的圆纸片均匀置于三个相同平板培养基表面上,事先在 做好记号,在 恒温箱中培养 天,记录 宽度。 6、液体培养基成分的基础上加入足量的 作为凝固剂即可配制成 培养基。接种通常采用 法,接种过程中,为保证无杂菌感染,操作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 、 和 等。【练习题】1、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用牛肉膏蛋白胨这种通用培养基B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可用无氮培养基C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厌氧异养型D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2、异养型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是 ( )A.CO2 B.NaHCO3 C.碳酸盐 D.含碳有机物3、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 一般是酶、核酸的组成部分C. 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补充D. 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4、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下列不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 )A.维生素 B.氨基酸 C.碱基 D.脂肪5、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下列哪项操作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A.配置培养基 B.倒平板 C.接种 D.菌液稀释6、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 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 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 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A B C D 7、 关于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无需添加葡萄糖 B.培养基用自来水配置C.37恒温培养 D.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8、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 ()A.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形成特定的菌落B. 大肠杆菌能使培养基改变颜色C. 大肠杆菌菌的代谢产物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D. 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中很好生活,其余微生物不能很好生活9、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10、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Cc处抗生素无效Dd为对照11、为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三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均与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的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来看,关于对链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链霉素带 结核菌 伤寒菌 霍乱菌琼脂培养 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1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几种不同处理,这些方法可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细菌( )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手、培养基、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 D.接种针、培养基、手13、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和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 和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2)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