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鸿鼎:员工的主动性哪去了?.docx_第1页
天元鸿鼎:员工的主动性哪去了?.docx_第2页
天元鸿鼎:员工的主动性哪去了?.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的主动性哪去了?天元鸿鼎咨询集团 赵璐人们在日常社交中,少不了谈论各自的职场风云,我们自己既为倾听者又为倾诉者,都听到过和经历过很多类似的状况,当老板的最爱讨伐下属的种种不足,做职员的也最多谈论老板的管理弊病。分别站在老板和员工两个不同的立场时,我们能对其各自的观点表示认同,但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就不能单方面的看待矛盾。就像管理者定义的“好员工”,应该是积极响应企业号召的、下班之后能主动加班的、对上级指示言听计从的、凡事站在企业立场上考虑、主动为领导分忧解难、对工作任务要百分之二百尽心尽力、对企业各部门的事儿都无比热情的,不能因为多承担了责任多做了工作就要求回报的,等等。而从员工角度定义的“好员工”,是能够付出与老板所给予的回报价值等同的劳动、尽量不出差错的完成本职工作、不在企业有问题和老板有困难的时候火上浇油落井下石、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不主动损害企业的形象、不在领导背后议论纷纷,等等。谁的定义就是对的或是错的呢!想让员工按照老板定义的“好员工”标准去做,或是让老板认同员工定义的“好员工”标准,几乎都是不可能的,而现实中的情况是企业作为强势经营主体,将企业所定义的“好员工”标准强加于处于弱势的员工群体,长时间的摩擦激化出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双输”。听到身边很多企业中的朋友谈论一种相似的现状,就是在他们的任职企业中,上级领导总是用一些很特别的标准去评价员工的好坏,不是用业绩,也不论员工才干高低,而是看下班以后有没有留在单位加班的行为。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加班,开会时领导就批评,说团队没有自觉主动的工作意识,不管工作完成没完成,一到点就拎包走人。也不管领导走没走,还有没有什么事要交代,就怕晚走一会耽误回家吃饭慢慢的有个别“精明”的员工开始“见机行事”,下班后领导要还没走那就坚决不能先走,有事没事也得等领导走了以后再走,被领导关注到几次后,竟然成了办公室里的“典型”,开会时领导还号召其他人向其学习,工作兢兢业业,下班后还利用私人时间忙单位的事,先不说这类同志的聪明智慧有多少、工作贡献有多大,就冲这份无私忘我的工作热情也是其他人应该好好学习的榜样再慢慢的个别的“精明”员工变成都“精明”的员工,下班点到了,只要领导没走,大家都不走。对员工们来说,在不用承担额外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牺牲一点点私人时间,而换来领导的认可甚至重用提拔,何乐而不为呢,这不是通往成功最容易的一条路径么!而对组织本身而言,因为一个错误的标准引发一系列错误的行为,从物质上耗费公共资源,对工作效率、团队业绩增进毫无价值,还形成这种虚头巴脑、华而不实的团队作风,的确是大大的不合算啊!现代企业管理为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不断尝试新的管理举措,也在不断根据自身属性调整“人治”与“法治”的尺度,从我们刚接触到绩效考核这一管理工具时的“一刀切”,到逐步加入适应企业管理需要的各种因素,再思考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结合使用,形成了多种具有一定适应性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去套用随世、随时、随事发生变化的思维和意识。我们也能看到,在一些有着深远发展历史的优秀企业中,同样会进行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因为企业所处的时期,以及在不同时期员工所持有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听到很多管理者感慨“现在的员工工作都没有主动性,要么前面就得摆胡萝卜,要么后面就得大棒催着,干起工作来根本不像没搞改革开放那会,人人都像打了鸡血,满腔热情,把公家的事看的比自己的一切都重要,现在是公家的事是所有事情里最不重要的”。真是因为新时期下的从业者们丧失了追求事业成功的梦想吗?打工一族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吗?我想不是。员工多半是抱着“吃一堑长一智”的心态在应对,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哪个不是怀抱理想的,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管理者在工作中撇开原则,认为年轻人就得多历练,总是派发岗责外的、临时性的工作,对职场新人来说,经验能力本身就有限,工作做好了不一定能得到奖励,做错了多半还招来批评,加之非本职工作,做与不做意义很难判断,长而久之,热情也被磨成了圆滑。员工对管理原则不客观、标准不清晰、随意性大的管理方式,只能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来应对。但至少暴露出的问题是我们寻找解决办法的“风向标”,看待管理中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