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A卷.doc_第1页
中考模拟A卷.doc_第2页
中考模拟A卷.doc_第3页
中考模拟A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模拟试题历史A卷(满分:40分 )第卷 选择题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题2分,合计18分。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答题栏里。)1. 保证利益分配的合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也是2013年“两会”的热点之一。人类社会是一个利益互动的社会,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历史上改革就是利益分配的交汇点,下列哪一举措体现了商鞅变法保证农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 )A推行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奖励耕战 D承认土地私有2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2013年“两会”的中心议题。历史上唐太宗命房玄龄精简中央机构,将中央文武官员由2000多人减为643人,将州、县分别合并为358个和1551个。唐初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 )A“分封制王权衰落” B“宰相专权” C“相权和行省权力膨胀” D“民少吏多”3.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宋代城镇发展速度惊人,其现代化程度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前列,其主要表现有( )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 市民文化丰富多彩,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单调 喝茶、饮酒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 京剧在各种瓦肆里表演A B C D4.2012年9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7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1895年日本通过发动战争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钓鱼岛给让给日本。”这里的“战争”和“条约”指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5.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胡锦涛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如图)。航母入列,对于有效维护国家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代海军起步于洋务运动,然而中日甲午海战击碎了清朝“自强”梦想最后一支海军覆亡。这里“最后一支海军”指的是( ) A南洋海军 B福建海军C北洋海军 D广东海军6.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1898年9月呈递光绪帝奏折)这里康有为提出的观点是( )A君主立宪、开国会 B中国人留辫发与机器不相容C实行改革,反对同日本议和 D提出剪辫、易服主张7. 朝鲜决定于2013年3月11日起不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的效力。朝鲜将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可在任何时间向任何对象实施精确打击。同时,朝鲜将全面终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并切断板门店朝美军事联络电话。这里“朝鲜停战协定”是哪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解放战争 D甲午战争8. 下列关于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相同之处是( )A 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劳动力的问题 B 废除两国落后制度的方式相同C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都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9.2013年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提出税制改革、增加相关领域投资等举措,扶助中产阶级,重启经济增长引擎。其中所见预算赤字、保证职工就业和收入增长、保证医疗及养老社会保障开支的持续增长被普遍认为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历史上罗斯福“新政”措施中“保证工人合法权益”“提高工人福利”待遇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工人的各项权利 B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生产和消费C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稳定社会秩序 D缓和阶级矛盾,调动生产积极性克服危机第卷 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22分 )10.阅读下列:(7分)材料一:综观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兴衰治乱周而复始,不外乎两种结局:一种是统治者励精图治,吏治清廉,使国家呈现出治世和盛世的繁荣景象;另一种是统治者沉湎享乐,吏治腐败,使国家呈现出乱世和衰世的败落景象。两种结局诱因多样,究其一点,即吏治清廉和吏治腐败。吏治清廉则开创文治武功彪炳于千秋的治世与盛世,吏治腐败则导致人亡政息遗臭于万年的乱世与衰世。政治清明吏治清廉:治世盛世的奠基石翻阅史书,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上曾闪耀于一时,被许多史学家称之为治世和盛世,它们在历史舞台上虽各领风骚,各具异彩,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但其缔造者遵循的规律和进行的治国实践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历史上治世、盛世的形成,是由众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政策长期综合运用的结果。但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终还要由执政者群体皇帝及其辅佐大臣们在一个吏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去推行、去实践。中国古代治世、盛世与乱世、衰世的现代启示廉政大视野材料二:从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乾隆6次下江南,共花费7000万两白银。乾隆宠臣和绅当政20多年,积聚了惊人的财富。乾隆死后,嘉庆帝抄和绅的家,估计他的财产相当于清朝10年的财政收入。所以当时的民谚说:“和绅跌到,嘉庆吃饱。”与清朝统治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的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中国社会面临严重外部危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认为盛世和乱世两种结局的主要诱因是什么?举出古代史上的三个“盛世”名称。(3分)(2)材料一认为“盛世”其缔造者遵循的规律和进行的治国实践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请你以唐朝为例简析这些相似之处的表现。(2分)(3)根据材料二简析清朝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社会面临的“外部危机”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材料二 图1 1953年河北邯郸农民报名入社 图2 1978年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材料三:在农村经济改革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说:“我们农村改革总的来说,发展是比较快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完全没有料到最大的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目前,乡镇企业正向现代企业方向发展。材料四:2013年“两会”答记者会上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现在中国城镇化的大门给农民打开了,农民可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农村的,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都可以增收致富。现在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这是必然的趋势。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1)读材料一、二,观察图1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它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分析图2情景,凤阳县农民为什么能够喜获丰收?(2分)(2)材料三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材料二中图2有何关系?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工业化建设有何影响?(2分)(3)材料四中的“城镇化”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发展有何影响?党中央推行的“城镇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12.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德国总理默克尔与2012年2月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默克尔表示,欧盟并不面临欧元危机,而是主权债务危机。中方支持欧方为应对债务危机作出的努力,相信欧盟有能力、有智慧、有办法通过推进相关改革和调整走出眼前困境,经济的区域合作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材料二:2012年3月13日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表示,希腊债务减免计划尘埃落定,范龙佩表示,欧洲的策略开始发挥作用,债务危机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欧洲央行过去三个月为解冻银行间和主权债券市场而注入大规模流动性显然取得了成功,他希望这些共计逾1万亿欧元的资金将及时流入实体经济。但有人质疑欧盟在化解债务危机的能力与信心,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存在着挑战。材料三:稀土素有“工业黄金”的美誉。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的中国,长期被迫以低廉的价格卖出稀土,再以高价向发达国家购买开发稀土的专利和生产线。近年来稀土开采中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使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开采和出口的管理。为继续享用中国廉价的稀土资源,2012年,美国、欧盟、日本以中国限制稀土等原材料出口为由向WTO提起贸易诉讼。评材料中关于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与共融性。(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C 2.D 3.A 4.C 5.C 6.D 7.B 8.A 9.D 10.(1)吏治清廉和吏治腐败。汉朝“文景之治”、唐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康乾盛世”,(2)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增强、人口增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礼法兼行,德刑并重;整饬吏治,政风清廉;选贤任能,斥退奸佞;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3)统治集团吏治腐朽、财政匮乏、闭关锁国、文化专制等。“外部危机”表现:西方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起来;强大的英国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1.(1)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道路。实行了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路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2)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创办。影响: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3)影响: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和致富门路、途径;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等。出发点:满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2.答案提示:(1)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欧盟的成立极大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欧洲成员国防范和化解危机的能力。(2)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区域及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排他性,使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的加剧。(3)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全球一体化不仅跨国,而且跨领域,力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而区域集团强调的是地区、集团内部的协调和利益。两者之间战时存在矛盾。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形式,其根本方向是一致的。(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经济全球化的“利”: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例如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国家经济发展弥补了资金不足、促进对外贸易、增加就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