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单侧肺通气的策略--徐颖怡.ppt_第1页
新生儿单侧肺通气的策略--徐颖怡.ppt_第2页
新生儿单侧肺通气的策略--徐颖怡.ppt_第3页
新生儿单侧肺通气的策略--徐颖怡.ppt_第4页
新生儿单侧肺通气的策略--徐颖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单侧肺通气的策略 徐颖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6 总结 4 1 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题纲 2 选择单肺通气的的手术种类 方式 3 术前评估 盲探 的可行性 5 其他注意事项 单肺通气的肺保护策略 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解剖 新生儿头大 颈短 口腔小 舌相对较大鼻腔较狭窄 易堵塞 喉头位置较高 位于C3 4 气道最狭窄处位于声门下的环状软骨处 会厌长 窄 会厌软骨较大 与声门成45 角新生儿气管短 长4 0 4 3CM 直径小 新生儿气管直径3 5 4 0CM 气管支气管分叉高 在T2平面 所成角度两侧基本相同 胸腔相对小 胸壁顺应性高 肋骨呈水平位 膈肌相对高 呼吸肌力量薄弱 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呼吸功能比较 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呼吸功能比较 单侧肺通气的绝对适应证 全肺灌洗术 胸腔镜手术 支气管胸膜瘘 单侧巨大囊肿 气管支气管破裂手术开放较大气道 感染性分泌物 肺内出血 肺隔离OLV技术单腔支气管导管法支气管堵塞器阻塞法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 法选择性肺叶隔离 Selectivelobarblockade 单肺通气的历史与现状 单肺通气在儿科的国内外现状 单肺通气在儿科的应用中争议尤其多 双腔管最小的型号仅是26F或28F 不能够应用于新生儿 婴幼儿 儿童 通常方法是把单腔管插到对侧主支气管 在一些报道中在儿科手术 2 16Y 中使用阻塞器达到肺分隔目的 气管导管ID5 0 7 0也有报道使用透视检查辅助放置5FArndtBB完成2岁甚至更小婴幼儿的操作 BB放置于气管导管 ID3 5 4 5 外 单肺通气在儿科的国外应用 ArndtWire guidedendobronchialblocker 型号 C AEBS 5 0 50 SPH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我院小儿建立单肺通气支气管堵闭器的型号 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 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 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 5F 7F 9F 封堵器 01 02 03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我院新生儿选择单肺的方式 支气管堵闭器 5F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新生儿选择单肺的方式 改良球囊 5F 新生儿选择单肺的方式 两种单肺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 操作方便 使用纤支镜把气管导管送至对侧支气管并固定 不易移位缺点 常伴有管径过粗 通气不足和术野暴露不良 残气难以排除 萎陷的效果不良 的缺点 1 GargR Airwaymanagementtechniquesforonelungventilationinchildren whatelse IndianJAnaesth 2014Jan 58 1 100 1 单腔管插到对侧支气管 两种单肺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支气管堵闭器堵塞患侧支气管优点 BB以气囊阻塞手术侧支气管实施单肺通气 可以在提供良好的术野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通气 1 由于术侧肺堵闭完整 健侧肺通气充分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肺内分流 防止低氧和二氧化碳储留的发生 可以低负压通过堵闭器远端开孔对术侧肺进行抽吸 从而缩短肺萎陷时间 提高肺萎陷质量 NiwalN RanganathanP DivatiaJ Bronchialblockerforone lungventilation Anunanticipatedcomplication IndianJAnaesth 2011Nov 55 6 636 7 缺点 气囊的移位 新生儿使用BB不能与纤支镜同时进入 新生儿需要选择单肺通气的的手术种类 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 重点项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新生儿选择单肺的方式 盲堵 新生儿食道闭锁单侧肺通气的建立 2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新生儿食道闭锁单侧肺通气的建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新生儿食道闭锁单侧肺通气的建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新生儿食道闭锁单侧肺通气的建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 新生儿食道闭锁单侧肺通气的建立 CT测量 盲探 的可行性 术前应用螺旋CT扫描能精确测定小儿气管长度 支气管长度和内径以及气管与支气管成角等呼吸道解剖指标 指导放置支气管堵闭器行单侧肺通气 有助于缩短支气管堵闭器定位时间和肺萎陷时间 防止支气管粘膜损伤 提高萎陷效果 可提高新生儿麻醉的安全性 单侧肺通气导致肺损伤 缺氧性肺损伤 新生儿单肺通气肺保护策略 术前 入室后 诱导 术中监测 静注长托宁0 01mg kg 吸氧 监测BP HR ECG SPO2 体温监测8 10ml kg h滴注维力能静滴 力月西0 05mg kg 舒芬太尼0 3 g kg 爱可松0 6mg kg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气道峰压 Ppeak 气道平台压 Pplat 气道阻力 Raw 肺顺应性值肺顺应性环 P V环 建立有创动脉 ABP 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 CVP 监测指导输液 麻醉用药 麻醉药物肺保护作用 长托宁 长托宁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抗胆碱药 拮抗胆碱能M1M3受体的作用 文献报道 长托宁除具有抑制腺体分泌 中枢镇静及稳定心率等作用外 还能解除小血管平滑肌痉挛 使小血管扩张 能降低肺动脉压力 并能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 改善肺微循环及肺泡弥散功能 提高PaO2 有利于充分氧交换 减少肺部并发症 麻醉药物肺保护作用 七氟醚 既往研究 1 BoissetS SteghensJP FavettaP etal Relativeantioxidantcapacitiesofpropofolanditsmainmetabolites ArchToxicol 2004 78 11 635 642 2 DeRossiLW HornNA BuhreW etal Theeffectofisofluraneonneutrophilselectinandbeta 2 integrinactivationinvitro AnesthAnalg 2002 95 3 583 587 3 KalimerisK ChristodoulakiK KarakitsosP etal Influenceofpropofolandvolatileanaestheticsontheinflammatoryresponseintheventilatedlung ActaAnaesthesiolScand 2011 55 6 740 748 4 DeRossiLW HornNA BuhreW etal Theeffectofisofluraneonneutrophilselectinandbeta 2 integrinactivationinvitro AnesthAnalg 2002 95 3 583 587 PCV与VCV两种通气模式 观察110名胸科手术的患者 在进行OLV期间不同通气模式对动脉氧合功能的影响在相同潮气量下 两种通气模式对OLV期间以及术后早期的动脉氧合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JCardiothoracicVascuAnesth 2009 23 6 770 4 对15名患者进行研究 在潮气量不变的情况下 VCV后紧接着行PCV 通气20min后同时测呼吸回路和通气侧肺主支气管内的压力 OLV期间 PCV减少最大气道压力主要是由于降低了呼吸回路的压力 而与通气侧肺主支气管气道压力的减少关系不大 BrJAnaesth 2010 105 3 377 381 41例患者在行胸腔镜手术OLV期间 PCV与VCV两种通气模式对动脉氧合影响不大 但PCV可以降低最大气道压 JCardiothoracSurg 2010 5 99 单肺通气的模式 传统通气策略 保护性通气策略 Vs 1 单肺通气的模式 单肺通气的模式 1 传统通气策略定义 OLV期间采用接近双肺通气时的潮气量评价 通气侧肺完全膨胀 有利于动脉氧分压的改善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大潮气量造成肺损伤 2 保护性通气策略 定义 较小潮气量 tidalvolumes VT 和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评价 避免肺的过度膨胀和塌陷 降低通气诱导肺损伤和和肺不张降低气道压力和气道阻力减少炎性因子释放 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肺部和全身炎症损伤对动脉氧合功能影响 BrJAnaesth 2010 105 S1 i108 16PaediatrAnaesth 2010 20 4 356 64 单肺通气的模式 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呼吸参数 潮气量 5 6mL kg峰压 35cmH2O平台压 25cmH2OPEEP值 5 10cmH2O 于P V曲线低拐点以上2CMH2O 通气频率 根据CO2水平调节I E 1 2 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可取 正方 单肺通气的模式 3 肺泡复张策略的定义及效果 ActaAnaesthesiolScand 2008 52 6 766 75JCardiothoracVascAnesth 2009 23 4 506 8 定义 肺泡复张策略 alveolarrecruitmentstrategy ARS 是指通过增加跨肺压使不张的肺泡单位重新开放的过程 效果 OLV期间ARS可使通气侧肺更多萎陷肺泡复张 改善通气侧肺的V Q比值 防止小潮气量通气所带来的继发性肺不张 改善术中动脉氧合 42例患者在胸外科手术OLV前 双肺通气时 预先给予ARS 10次手控通气 峰压以40cmH2O为限 然后继以15cmH2O的PEEP行双肺通气 潮气量10ml kg 吸呼比1 2 频率8 10次 分 持续至OLV开始 此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此后整个OLV期间的动脉氧合 EurJAnaesthesiol 2011 28 4 298 302 单肺通气前肺泡复张术 20例患者在胸外科手术OLV前和结束后给予ARS 10次手控通气 平台压以40cmH2O为限 然后继以20cmH2O的PEEP行双肺通气 潮气量10ml kg 吸呼比1 2 频率8 10次 分在OLV开始前的双肺通气期间实施ARS 可以提高此后OLV的通气效率 减少肺泡无效腔 改善动脉氧合 BrJAnaesth 2012 108 3 517 24 体温 新生儿身体各脏器发育不成熟 麻醉后易形成低体温 低温也是抑制HPV的一个因素 使用热风机 电热毯等保温措施维持患儿体温正常 术中的注意事项 气管插管后 单肺通气前及单肺结束后必须进行气管内吸痰避免发生小气道堵塞导致术野肺萎陷不全或者术后肺不张影响术后肺功能 盲探 前根据术前CT测量 纤支镜检查做好预测以提高放置堵闭器成功率 注意堵闭器套囊压力的测定 注意体位变动时 堵闭器位置的调整 肺复张应注意分次吹胀 预防复胀性肺水肿和低二氧化碳血症的发生 单肺结束后使用纤支镜检查有无支气管粘膜损伤 注意新生儿保温精细调控液体出入量 液体过量易导致通气肺的肺水肿 套囊压 气管导管套囊过度充气膨胀会减少气管粘膜的血流量 建议套囊压 30cmH2O 使用最少的气体膨胀套囊达到密封的效果 套囊压 检查VBM专用气囊测压表 使用测压表之前检查a 用手按住鲁尔连接口b 捏充气球茎 使压力值达到40cmH2O 保持2 3秒 如果压力值下降 必须送厂家维修 2 接一次性测压管 连接气囊充气口 捏充气球茎 3 测定气囊压力 释放阀 理想压力范围 鲁尔连接 充气球茎 总结 新生儿采取单侧肺通气进行麻醉 并采取一系列的肺保护策略 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