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霞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霞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霞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霞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霞浦县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计48分。1.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同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7年5月3日,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巡航b.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将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项目c美国总统大选揭晓,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成为美国新总统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a. b. c. d. 3人们在奉献社会的活动中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社会服务中,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这体现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a.bcd4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的产业或部门a. b. c. d. 5美国的一位专家评论说:“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因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我国的根本任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的程度不断加深a b c d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6-7题。6.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有利于我们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a.bcd7“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二十四节气”及其申遗成功佐证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b.cd.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先后两次去古巴时曾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体验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由此可见文化总是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 优秀文化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a.bcd.9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bcd10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而线下活动“朗读亭”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一天的录制结束之后,录制的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倡导全民阅读是文化发展的方向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a.bcd11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abcd12.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a.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b.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c利用现代科技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d.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根本途径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 b. c. d. 14.朋友圈里晒书单、聊感悟,热闹又时尚,阅读正在变成悦读。从朋友的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的书单罗列、权威媒体的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为荐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图书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圈。这一现象对出版企业的启示是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 立足科技创新,增进社会效益要注重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 丰富图书品种,满足读者需求 a. b.cd.15.g20杭州峰会纪念礼丝巾,融合龙风、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并采用国际视野的表达方式,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 丝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b.cd16我国有绵延上千年的家庭养老文化。不少老人心中仍深植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人宁可去世之后留给子女继承,也不愿意抵押养老。因此,真正青睐“以房养老”的老人寥寥无几。这表明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传统思想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a. b. c. d. 1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 b. c.d. 18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流水作为优秀文化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 b. c. d. 19“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a. b. c. d. 20.2016年10月1日,儿童剧“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三在中国儿艺假丑经典小剧场首演。该剧以中国传统成语故事为题材,用充满童趣的方式,讲述成语故事中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哲理,颇受各方好评。该剧的成功留给我们的启示有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文化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要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abcd.21桑巴舞、狂欢节、足球是信仰、热情奔放是标签,2016 年8 月,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首次在南美大陆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开幕式上巴西人用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南美风情、随性自如的表演形式和与时俱进的环保理念,给今后大型赛事的开幕式树起了“巴西样板”,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材料说明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使文化立于不败之地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a. b. c. d. 22中国既是萘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萘礼、萘艺、茶道和萘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萘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bcd2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详细呈现和刻画的官员腐败细节和国家反腐进程,真实震撼地演绎了荧屏“打虎”,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电视剧”。该剧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说明( )作品彰显了正义的力量,助力政治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追求思想道德目标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abcd24费孝通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其观点理解最佳的有( )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作用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bcd第ii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我国各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读书之风。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1)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倡导读书之风。(12分)(2)你更喜欢以纸质图书为特征的传统阅读,还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数字阅读?请列举两条喜欢的理由。(4分)26一些专家认为,过去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破坏文物、损坏传统建筑,造成大批传统村落消失,而许多新村片面追求花园、格调和洋气。如今稳步推进城镇化,要利用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园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顺势而为,不应当是“千镇一面”: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和田园特色保持,让城镇化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切忌“贪大求洋”。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2分)27. 2016年9月4日晚,最忆是杭州交响音乐会在杭州举行。天为幕、桥为景、湖为台,各方来宾置身于湖光山色中,聆听经典名曲,观看水上歌舞,感受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 这是一台饱含江南凤韵、诗情画意的演出。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展现江南采茶女们充满诗情的劳作之美,让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美丽的爱情传说通过越剧、小提琴、歌舞等多种艺术形态,再现了梁山伯与视英台、许仙和白娘子这两个民间爱情故事,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水上芭蕾舞表演天鹅湖将虚拟成像和真人表演完美结合,优雅的舞者穿梭于银河流光般的古桥之下,令人赞叹不已。 这是一台兼具古典现代、富于想象的演出。水中舞台、灯光、全息影像、led、焰火等高科技舞台技术,使一个个音乐作品得到更加立体的呈现,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的美学气质,使观礼贵宾得到“动静皆入画”的全新体验。 一小时,世界感受中国;一小时,全球音舞精品跃然眼底。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取得成功的原因。(12分)28、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延顿提出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延顿的理论,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延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2分)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bbccacbcdbb题号131414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aadbcaacbaa二、非选择题(共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