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2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a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梭伦做出的“贡献”不包括a废除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c创立四百人会议d组建陪审法庭4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 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 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5据史料记载,孝文帝改革时期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许多鲜卑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该材料不能体现的观点是a北魏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b当时洛阳商业繁荣c鲜卑贵族学习汉人经商d迁都洛阳促进商业发展6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8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杀身之祸的是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9南朝谢灵运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糜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针对以上情况,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a推行均田制b设立三长制c推行新的租调制d汉化政策10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11资治通鉴记载“魏主(指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其主要目的在于a笼络汉族地主b稳定鲜卑社会c巩固北魏统治d促进民族融合12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上户自足,无假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州县散常平钱(即青苗钱)实不出本,勒民出息”的现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官府强制推行官府贷款青苗法危害了百姓的利益青苗法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青苗钱已成为农民的额外负担abcd13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14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a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b逃避保甲法的义务c逃避免役法的义务d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15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胜于加赋。”司马光的本质意图是a反对与普通百姓争利b反对王安石的理财措施c反对任何变法改革d反对向百姓增加赋税16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导致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农奴制度的废除b借鉴西欧的技术和经验c沙皇专制终结d上层建筑的近代化改革17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18之所以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19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20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 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 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abcd21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改革遇到很大阻力 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 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 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bcd22康有为公车上书中的下列观点能够体现戊戌变法主要特征的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d“设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之议郎”23为变法而献身,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烈诗篇的戊戌志士是a梁启超b谭嗣同c刘光第d杨深秀24光绪帝利用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百日维新”,希望借此挽救即将衰亡的大清王朝,也使自己避免成为亡国之君,但最终还是失败,其主要原因是a“百日维新”所实行的措施违背潮流b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破坏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d袁世凯的暗中告密25有资料说“同月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_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_”当添入a五经博士b八股取士c军机大臣d重农抑商26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指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其主张实际上要求建立a君主专制政体b总统共和政体c君主立宪政体d议会共和政体27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普遍推行县制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28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梭伦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abcd29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bcd30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31“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32“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北魏政府的上述规定a体现男女平等的待遇b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c均田全部实行私有化d实施范围是西部的种桑地区33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34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d免役法、更戍法35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a冗官b冗兵c积贫d积弱36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后“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主要有: 农田水利法 保甲法和保马法 市易法和均输法 改革科举制度和太学abcd37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占优势的省份总计19个,工役制度(1861年改革后,农民因缺少土地而被迫租种地主土地,实行工役地租)中占优势的省份总计17个,两种混合制度占优势的省份总计7个。这说明: 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 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改革后的农村经济是农奴工役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复杂形式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abcd38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39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b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c要求让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40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a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辱之道c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梭伦诗作里有这样的篇章: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为此,梭伦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以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雅典政制(亚里士多德著)材料二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级爵);为斗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师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师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引发了当时诸多议论,苏辙以为:“(王安石)不忍贫民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敛免役钱,宽富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苏辙栾城三集和续资治通鉴长编(1)根据材料一,梭伦对贵族政治的态度是什么?为此他所采取的按财产等级分配政治权利的措施有什么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对贵族政治又持有什么态度?为此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改革都针对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事实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们给你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启迪?(4分)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2)两则材料中的两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6分)(3)材料二与材料一的改革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7分)(4)两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国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