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冀教).doc_第1页
【教学设计】《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冀教).doc_第2页
【教学设计】《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冀教).doc_第3页
【教学设计】《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冀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本课是河北人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内容,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主要标志和主要成就。【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材料分析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神十航天员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视频。教师:太空授课让中国人很神气,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这一成就的取得和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二、讲授新课: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多媒体出示自学导航:指导学生阅读P116P12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教师: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是有一些因素的,比如二战结束了,战争期间的很多技术开始大量的应用于民用等,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学生: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奠基: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推动力:社会实践的需要(二战中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赛和发展经济的要求)教师:通过对自学内容的回答和整理,相信大家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了。下一步我们就要在此基础上探寻此次科技革命会取得那些成就?教师:多媒体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展示厅”教师: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第一个我们先来看原子能技术:教师:展示图片:美国爆炸成功的第一颗原子弹,并很快应用于二战,提问:举实例证明?学生:二战中,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教师:直到现在这两个地区的人民还在遭受着核辐射的影响,通过这件事大家有何认识呢?学生: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教师:后来人类开始研究和平的使用原子能,展示图片:苏联简称第一座核电站,是人类和平使用原子能的开始。教师:第二个方面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展示图片: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提问:电子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出现有何影响?学生:好处很多,上网搜资料、学习、寻医问药等教师: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所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成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主要标志!教师:中学生都喜欢上网。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何看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对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第三个成就是在生物工程方面,这里特别要提到一项崭新的技术克隆技术。展示图片: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继续展示一组图片各种克隆的动物!教师:克隆技术的出现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那么这项技术有没有坏处?应不应该加以限制?人可不可以被克隆呢?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应该限制,人不可以被克隆!教师: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比较好的把握。克隆技术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所以世界各国应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的,没有任何血缘,而我们的家庭则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如果克隆人,我们的家庭关系、人伦关系势必被打破,所以应严禁复制人类!教师:最后一个我们要来看:航天技术!展示图片:1956年,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前苏联的加加林,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还记得叫什么吗?学生:东方红一号!教师:展示图片: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及国际空间站、美国航天飞机、中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教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为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众所周知我国的航天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相信未来我们可以创造更辉煌的成绩!(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师:我们通过几则材料来看看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有什么不同?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一: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教师:这则材料里有几个时间:84年-65年-10年-6年-4年-4年-2年,思考一下这体现此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呢?学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材料二: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航天技术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医学,通讯,自动控制等发面的发展。教师:这则材料突出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什么特点呢?学生: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学生:体现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特点。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教师: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本课的考查重点,也是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理解和应用!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师:我们通过几则材料来总结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一: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目前已达90%以上。教师:这段材料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什么作用?学生: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材料二: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教师:这段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学生: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教师: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使世界出现了什么趋势。学生: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教师:多媒体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造成了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教师: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教师:多媒体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课堂小结: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