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地方。(3) 解答第i卷和第ii卷时,请将答案答到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第i卷(选择题 50分)1、 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 )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 b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d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2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晋王室子弟今山西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卫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鲁王室子弟今山东南部燕王室子弟北京-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a b c d 3“今(西汉),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该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4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c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 d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 5自北宋建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藩镇割据,其中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北宋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文官取代武将为地方长官 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c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d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6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是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制度有利于( )a强化社会控制 b缓和土地兼并 c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d发展商品经济 7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明朝设置该职务( )a加强了地方权力 b实现了司法独立 c有利于整顿吏治 d实现了权力制衡 8在清朝时期,皇帝下达的文书有制、诏、诰、敕、谕等;臣工上奏的文书有题本、奏本、奏折、表文、笺文等;各衙门间则用咨呈、咨文、札文、呈文等。这些规定( )a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划分了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c说明清朝开创了古代文书制度 d确保清朝政会畅通、高效行政9学者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制中有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寻找b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研究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c封建制、大一统、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d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封建的历史10古代中国农业起源早,历史悠久,期间先民不断创新和发展农具。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11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古代中国有一个水利工程:“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数十州县稻田,自禹治水之后,因其旧迹而疏广之” 。该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坎儿井 12唐代之前,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目的在于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 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 d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13下表是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四项分析合理的是( )年代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408.11567.71021年2641.23874.01077年2021.35117.2a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b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d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14公元1368年,明太祖对担任开封府知府的宋免说:“汝往治郡,务在安辑人民,劝课农桑,以求实效”。这反映了朱元璋( )a开始以农耕为封建专制主义经济基础b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维护明朝统治c压制东南沿海出现的成熟商品经济生产模式d仍坚持实行“闭关锁国”、“海禁”政策15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a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b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c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16学者方行在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指出:“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了江南农村(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 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17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8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明清时,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反映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c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19习近平在2013年3月回答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工作状况的提问时说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20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到时代的影响。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于( )a汉朝和明清时期 b汉朝和隋唐时期c隋唐和明清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21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在学习“百家争鸣”一课后,某班几个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b英语老师穿着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d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22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 )a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23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皮肤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24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通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清静无为b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c明朝王良(1493一1514)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同d“民主君客”论、“天下之法”论、“工商皆本”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主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25 下图是某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三个“”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 ) 1、 古朴的先秦诗歌2、 的汉赋3、 辉煌的唐诗4、 的宋词5、 异军突起的元曲6、 的明清小说丰满厚重 豪放与婉约并重以形写神 极摹人情世态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九 卿郡 县 制中央地方秦朝官制皇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唐朝官制 材料二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横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 指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制度。结合唐朝中央决策的过程,理解著名学者钱穆的观点:“唐代宰相是委员制”。(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自一开始就禁用金银,并很快建立了宝钞(即纸币)货币制度,然而民间却存在一种白银逐渐发展应用的势头。洪武八年(1375年)是宝钞开始推行的时间,在此后的十几年间,是民间使用宝钞相对比较顺畅的时期。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在建文时期(1398-1402年)表现明显。集中建文时期的契约22件,其中11件是以白银支付的,占有50%。永乐帝(1402-1424年在位)一即位就颁令禁止金银交易,22年间民间使用宝钞交易活动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实物,在收集的契约中,银的使用只有一例。景泰与天顺年间(1449-1464年),民间以白银交易为主体,以白银论价并成交的交易,分别占有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只残留了极个别的实物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年),收集的90件契约中,无一例外地使用白银进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由于世界白银价格大幅度跌落,明末崇祯年间(1627-1644年)发生了金银比价与欧洲拉平的现象,达到了1:13。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于是,社会震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明朝在中外互动作用下灭亡。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明朝兴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时期货币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材料二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8分)铜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bcacdacbcac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accbdabcdac2、 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 (1)制度:秦朝: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4分)理解:封建机构完整的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统治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体决策与权力相互制衡,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相权一分为三,相权削弱。(6分)(2) 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任人唯亲,亲贵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航天企业飞行领航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4课 共同开发建设祖国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团结
- 高校和社区服务合同模板(3篇)
- 高铁站土建施工合同(3篇)
- 安徽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北经贸大学校园汽车租赁服务及车辆安全检查合同
- 本科毕业生就业服务及权益保障协议
- 2025公务员线上面试题及答案
- 舞蹈生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祖国我爱你教学设计课件
-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应急药箱清单及检查表
- T-SXPFS 0005-2024 山西省转型贷款企业方案编制手册(试行)
- 2025届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和音频)
- 办公室年度活动策划方案
- X线检查技术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上肢讲解
- 微电网经济性评估模型-洞察分析
- 湖北省定点零售药店医疗保障服务协议范本模板(2025版)
- 2024版电动车出口业务协议示例版B版
- 铁路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