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蜡烛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西蒙托夫的蜡烛这篇报道。2.作家作品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3.梳理字词。请给加点字注音。烧灼 (zhu) 桥头堡( bo ) 地窖( jia )匍匐(p f ) 腋下(y ) 拂晓(f) 瓦砾(l) 颤巍巍(we) 育乞西(q)契柯拉耶夫(q k y ) 舀(yo) 鞠躬(j) 4.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环境危险,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战士的遗体,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一种无畏赴死的牺牲精神。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5.重点剖析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老妇人形象: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讨论烛光的象征意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6.总结延伸课外查找与“蜡烛”有关的诗句和歌曲、影视作品,体味“蜡烛”各有怎样的寓意。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坚贞的爱情或奉献精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情。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11. 相关拓展。贝尔格莱德解放1944年,在苏军配合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17日,南最高统帅部向德军投降,国王彼得及其政府流亡国外。德国对南实施军事占领。与此同时,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也占据了南斯拉夫大片国土。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坚决主张抗击外国侵略者。4月15 日,南共中央散发告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书,号召为祖国的独立而战。1941年6月,苏德战争的爆发推动了南斯拉夫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7日,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波斯尼亚、斯洛文尼亚、黑塞哥维纳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在南共领导下,南斯拉夫成立了人民解放统一战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抵抗运动。南共把游击战作为主要作战形式,以共产党员组成突击队,从城市深入农村,把各地自发的起义转变为反对占领者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1943年11月29日,建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执行临时政府的职能。南人民解放军于1944年夏季战役中粉碎了德军的第7次进攻,不久,解放了全国大部分领土。9月28日,苏联军队发动进攻,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相配合,开始了解放南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战役。10月初,苏军和南人民解放军在摩拉瓦河河谷会师。20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打死德军15000人,俘虏9000人。德国被迫从巴尔干半岛南部撤军。1945年3月7日,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联邦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贝尔格莱德成立。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国获得解放。贝尔格莱德战役苏德战争中,苏军为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协同下,于1944年910月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发起前,j.b.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40万人,并收复了广大乡村和一些中小城镇;德军魏克斯元帅指挥的“f”集团军群盘踞着南斯拉夫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该集团所属“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约1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13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25辆、作战飞机352架)扼守萨洛尼卡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和公路干线,以保障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参战兵力:苏军为1个合成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1个机械化军和多瑙河区舰队等,另有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配合作战;南军为6个军另数个师;保军为3个集团军;共约6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47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辆、作战飞机1292架。按计划,苏南军队向贝尔格莱德主要方向,保南军队向尼什、斯科普里方向实施联合突击。 9月28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f.i.托尔布欣)所属第57集团军在空军第17集团军支援下,从拉杜耶瓦茨、维丁地域发起进攻,突破德军在南边境的防御,越过东塞尔维亚山,10月10日从行进间强渡摩拉瓦河;近卫第4机械化军于12日进入交战,协同南军第14军向贝尔格莱德发展进攻,在帕兰卡以西与南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会师。苏南两军并肩作战,14日进抵贝尔格莱德南郊,展开攻城战斗;1719日在斯梅代雷沃围歼企图退守贝尔格莱德市区的德军二万余人。右邻第46集团军所属近卫第10步兵军在南军协同下,在40公里的地段上进抵贝尔格莱德东北多瑙河地区。20日,苏南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左邻保军第2、第1、第4集团军在皮罗特及其以南地域发起进攻后,与南军第13军、苏军近卫第1筑垒地域的部队联合作战,10月14日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尼什,21日解放克拉列沃,切断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的道路。此战,苏、南、保三国军队协同作战,粉碎德军“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大部地区,为解放南斯拉夫全境创造了条件。五、板书设计 蜡烛一、战士偷袭牺牲二、老妇人掩埋战士发现烈士掩埋烈士守护战士 精心选材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四、再现并赞美火焰。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导学案中的探究案。七、教学反思蜡烛一课教学完毕,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