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葛林于).doc_第1页
英语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葛林于).doc_第2页
英语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葛林于).doc_第3页
英语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葛林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缙云县新建中学 葛林于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必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力。”新课程要求我们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助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者。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创新氛围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是有感情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活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把感情与微笑带进课堂。教师面带微笑出现在课堂上,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师生间就会有亲切感,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更融洽。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与学生交往中,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不是一个施令者,而是一个设计者、示范者、指导者、甚至是学生中的一员,要把与学生的关系转变成平等的伙伴关系,英语教师在得到学生错误的回答时,即使是一个极不应该犯的错误,也应积极引导,切忌用“Youre wrong.”“What terrible mistakes youve made!”等绝对化的语句,而应该说“Never mind. Think it over and give me your new choice.”等,要不吝啬表扬。要注意表扬学生的进步,特别是学困生的进步。有一位原先学习成绩较差,但在我的帮助下摆脱困境的学生曾对我说:“是您的一句Youve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Im proud of you.改变了我的一生。”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的英语教材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和将来需要读得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英语课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这本是至论,但有些人就认准了这些例子,就课本论课本,将一篇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单词、词汇、语法强灌硬输给学生,其弊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英语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教师应该站在较高的角度来审视、思考英语教学,激发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精心选择大量的新材料、新知识,以适应瞬息万变的英语教学。在选材的过程当中,注意要有广度、有深度,必须树立大课程观的理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真正提高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只靠课内有限的几篇课文是难以做到的,必须精选与我们单元教学关系密切的内容,精选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大胆实践。在任教八年级新目标上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时,鉴于本单元重点为条件状语从句和规则,在设计阅读练习时,我补充了一个手机说明规则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用用“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祈使句(从句)”写句子。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涨,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对手机的使用很感兴趣,此材料的选用迎合了同学们的这种心理,有的还结合着这段材料,提出了更多的例子,如:If you are under 18 years old, you shouldnt use the cell phone. 结合着课本,这段材料又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下课后,同学们又找出了“School Rules”等一些材料,在此基础上,理解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就非常轻松了。再如在八年级新目标下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一课时,我又给学生提供了Disneyland opened、Disneyland等阅读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们进一步地学习提供了更大地学习创新空间。可见,精选材料、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精心选择材料,教学时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三、创设交流情境,变竞争为合作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1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场面:同学间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能有所发展,进而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如让学生回答“Have you ever been to Hangzhou?”时,可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Yes, I have. / No, I havent.”的回答,要广开思路,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时附加不同的句子,这样就会得到以下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Yes, I have. Its very exciting to be there.Yes, I have. Ill never forget it.No, I havent. How I wish to go there!No, I havent. But I wish some day I could go there.2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时一般感到有困难。如果在掌握了基本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几个人一组进行准备,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吸取其他同学的思想后,每个学生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四、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因循守旧,教师应引导学生摆脱习惯的影响,让他们活学活用。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训练题,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优解,最大限度地以旧引新,以新复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常用的题型有一词多义、一句多译、句型转换等。例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后,可让学生翻译“他父亲去世三天了”。答案有:His father has been dead for three days. / His father died three days ago. / It is three days since his father died.等。这样,学生既区别运用了过去时和完成时,又巩固了die / dead的用法。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已学过的终止性动词或词组及用法,如begin, finish, come, arrive, reach, borrow, lend, buy, open, close, get up, fall asleep等。在复习“某人花时间/钱做某事”这一常用句型时,引导学生区别cost, pay, spend, take等的不同表达法并分别要求造句。这时我让学生翻译这个句子:“上周我花了10元钱买这支钢笔。”他们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翻译。Last week I spent ten yuan in buying this pen. I spent ten yuan in buying this pen last week. I spent ten yuan buying this pen last week. I spent ten yuan on this pen last week. It took me ten yuan to buy this pen last week. I paid ten yuan for this pen last week. This pen cost me ten yuan last week. 这七种译法学生不可能当时全部想到,但是他们可以去思考,可以去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可以锻炼多向思维的能力。在操练if从句时,可以让学生谈计划,并变换人称和内容。S1: If I have time and money, I will buy some books. S2:If I have time and money, I will go to Beij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S3:If I have time and money, I will.这种发散性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思路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呆板、不僵化,能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五、体验真实生活,发展创造能力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即生活,此言一点都不假,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这是他们学习英语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不断把新知识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去。在教学中,我自己尽量地使英语教学贴近生活。上课时,努力挖掘知识中的生活因素,与英语课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设计适当的生活场景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学习比较级、最高级时,我让同学们比一比,比谁高、谁矮,年龄谁大、谁小?然后带着问题,下课、回家后进行比较。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向学生生活无限延伸的过程中,在学生的观察、体验、反思中,学生自然生成了自己的认知与情感体系。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教七年级新目标下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课时,我把旅游这一热门话题搬到了课堂上,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象到学生们的创造力是如此的令人赞叹,那节课,我设计了三个任务:任务一:明天你要去旅游了,出发前,了解当地天气、所去地方,准备食物、服装等,请用英语把它们归归类。任务二:旅游归来,拿你最酷的照片与我们分享,用英语告诉我们:你去了哪儿?天气怎么样?你干了些什么活动?这次旅游的感受是什么?任务三:和你的朋友畅想下次旅游的情景,内容包括:天气、食物、怎么去、去哪里、看到什么、干什么、你们的感受等,以日记的格式用英语把它描述下来。学生们讨论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