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文档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1.gif)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文档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2.gif)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文档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3.gif)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文档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74063382-f5ae-44de-90f9-b9c84057c4fd4.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 “ 节奏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的课本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给许多音乐教师带来了一个难题:这么大的教学容量,我们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引导,去教学生呢?或许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观点可能会带来一点启发,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 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笔者就这一观点谈一谈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节奏 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一)节奏是声音组织的艺术 俗语讲: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都必然有动作和声响给以相应的配合,这就是节奏。当我们在读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时,除了有抑扬顿挫的音调外,还会将某些字节读得长或短些,而 “ 这些长短相同或不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这便是节奏 ” 。 节奏可以独立地存在,它也能赋予旋律以鲜明的表情意义。如进行曲、舞曲、劳动号子等都具有自身 特有的节奏组织,而这些节奏组织就是声音组织的艺术。 例如劳动号子,它产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当人们在参加体力劳动时,会不约而同地发出相同的有节奏的声音以协调劳动动作。音乐家把这些声音依据其节奏有组织地组合在一起,通过艺术化把它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而这些歌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它是劳动声音组织的艺术。 再如舞曲,它是专为舞蹈而创作的乐曲,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 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击打石块和木棍, 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比如非洲舞蹈中的击鼓,西班牙踢踏舞的踏地,俄罗斯民间舞蹈中的拍靴子等等,都是以节奏的形式出现的。双手拍打、脚踏、呼喊、击打石块和木棍的节奏声音组织被不断的艺术化,形成了舞曲,它就是舞蹈节奏声音组织的艺术。试想,如果 “ 抽掉 ”这些乐曲所特有的节奏,它们的表情特征还会存在吗?所以说 “ 节奏是表达人的情感力度的基础 ” ,没有节奏,舞蹈难以进行。反 之,同样一首曲子如果改变它的节奏,那就会变得 “ 面目全非 ” ,欢快的可能会变成忧伤的,庄严的可能会变成诙谐的,劳动号子会不像劳动号子,舞曲会不像舞曲。 节奏作为声音组织的艺术,在音乐的表现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它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依靠这一生命力的源泉,从 “ 源头 ” 展开教学,通过这一声音组织的艺术,引领学生逐步走向音乐的殿堂,溶入音乐的海洋,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节奏是生活美化的艺术 我们的行走、跑步、读书 、写字等都是有节奏的,只是这一切都已成为我们的自然,若把它们提升出来,这便是音乐,源于生活的音乐。比如摇篮曲,在妈妈哄宝宝睡觉的过程中,音乐家提炼了它的节奏,配上音高,形成了动听的乐曲。再如跳绳、洗手绢、在钟表店里等儿童歌(乐)曲不都是采用生活中的节奏,作曲而成的吗?那都是我们生活节奏的艺术化,是我们生活美化的艺术。由此可见,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也需要音乐,没有了音乐,世界将不再多彩。 因此,在我们引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时,可从生活出发,从学生身边事出发,拉近音乐节奏与 他们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把生活美化的艺术还原到生活,使他们具有把握生活的节奏能力,进而激发起音乐学习的热情,培养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节奏 音乐教学的入口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那么我们学习音乐首先要掌握的也就是它的节奏了。既然节奏如此的重要,小学音乐教学就应该从节奏入手,从生活中提炼节奏,从音乐中感受生活。 (一)联系语言,抓住歌词节奏 对于一年级新生,我们的第一堂音乐课,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用音乐节奏读自己的名字,配以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来演唱,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地认识了,一举两得。而在歌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先读歌词,因为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从四分音符节奏到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节奏 正确地指导学生读歌词,不仅可解决歌曲中个别特殊、难点的节奏,使学唱歌词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还可通过节奏的读拍让学生去对比、领悟、理解作者作曲的意图。如二年级三册音乐课中的三拍子歌曲小麻雀这首歌曲,歌曲中 “ 喳喳叫 ” “ 蹦蹦跳 ” “ 问声好 ” ,它们的节奏都是 “ O” ,为什么不用 “ ” 呢?通过对比朗 读,学生体会到了, “ O” 能生动地表现小麻雀的灵巧、轻快、顽皮的特点,歌曲充满童趣,为学生所喜爱。而 “ ”则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形象。 (二)联系实际,抓住生活节奏 音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艺术化。那么在让学生体验音乐时,我们就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厌其烦地做好铺垫,使学生正确感受。例如在教学时间的歌这一单元时,笔者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所听到的钟表的节奏是如何的。然后教学中紧抓 “ 嘀嗒 嘀嗒 ” 和 “ 当 当 | 当 |” 的节奏。通过 “ 钟表 ” 律动游戏(按老师的动作 ,进行律动。老师拍手两下,学生则快速地绕圈行走,嘴里念 “ 嘀嗒 嘀嗒 ” ,老师拍手一下,学生则减速行走,嘴里念 “ 当 当 | 当 |” 的节奏),先让学生感受了这些生活节奏,而后让学生欣赏在钟表店里,让学生在欣赏时找找,音乐中还有那些钟表走动时的声音。最后,我的歌曲这是什么的教学显得较为简单,学生对歌曲节奏把握的都较好。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要让学生掌握二拍,那么我们的节奏训练就从进行曲开始,从学生的走路开始。要让学生感受三拍子,那么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划船时的动作。生活中利于音乐教学的节奏有很多 ,只要我们留心去收集、体验,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学便会更加丰富多彩,使 “ 乐 ” 真正地成为 “ 乐 ” ,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出租汽车协议书
- 协商劳动关系协议书
- 合伙共用账号协议书
- 商业前期物业协议书
- 发廊合资合伙协议书
- 土地确权分割协议书
- 分包合同转让协议书
- 动态股权分红协议书
- 商铺合同续签协议书
- 员工用车购买协议书
- 加油站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完整版)xx中学“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实施方案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 2023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 第四讲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发育
- (完整word版)餐券模板
- 平野苍流:打渔张引黄灌区开灌60周年纪念专辑
- 电梯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