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2).doc_第1页
论文范文(2).doc_第2页
论文范文(2).doc_第3页
论文范文(2).doc_第4页
论文范文(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20077122019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 业 旅游管理 年 级 2007 级 姓 名 白盼盼 论文(设计)题目 旅游景区客流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鸡公山景区为例 指导教师 赵俊远 职称 讲师 2011年05月21日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一、绪论1(一)选题背景1(二)选题目的与意义2二、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流时空分异特征研究2(一)鸡公山景区概况2(二)国内客流量时间分异特征3(三)国内客流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客源市场分析7三、影响鸡公山景区客流时空分异特征的因素9(一)居民出游状况9(二)旅游景点形象不鲜明10(三)自然环境因素10(四)其他因素11四、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流优化措施11(一)正确把握其发展定位11(二)设计新型的旅游产品11(三)其他方面的建议11五、结语12参考文献13旅游景区国内客流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鸡公山景区为例学生姓名:白盼盼 学 号:20077122019院 系:社科系 专 业:旅游管理指导老师:赵俊远 职 称:讲 师摘 要:游客的流向、流速、流量和流质是研究旅游景区游客流系统的关键性指标,直接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活动。论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鸡公山风景区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景区游客流在时空分异上的一般规律,阐述了景区游客流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景区游客流的建议,为旅游景区经营效益和管理绩效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鸡公山景区;客流量;时空分布Abstract:The flow of tourists, velocity, flow and liquid flow is to study the system of Tourist key indicators, a direct impact on operational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tourism attractions. Papers us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empirical Jigongshan Scenic Area, a scenic tourist flow of weekly changes, seasonal changes and the general laws of change, Tourists described the time vari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enic tourist flow fluctuations over time,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flow of the proposed scenic tourist, scenic spots for tourism operator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o provide a reference.Keywords: Jigong mountain scenic area;Passenger;Time-space distribution一、绪论(一)选题背景鸡公山景区近几年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归于游客量的减少。旅游流的强度大小及其波动、分布状况及其合理程度,组成结构的差异,直接关系到旅游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能否得到合理利用。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逐渐由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旅游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鸡公山景区也面临着市场范围缩小,客流量锐减等一系列的问题,论文通过对鸡公山景区客流变化进行研究,为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市场的定位奠定基础。(二)选题目的与意义1.选题目的鸡公山景区是信阳市旅游经济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部分,把振兴鸡公山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多方寻求突破,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靠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鸡公山曾驰名中外,成为重要的度假胜地,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 可如今,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景区陷入发展困境。论文着重从众多因素中,选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客流量,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有力的建议。2.选题意义从理论方面来讲,对旅游客流研究,掌握该旅游地客流的特征和规律,适时调整旅游发展战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方面来讲,对旅游客流研究,为全市旅游分工、产品开发、资源配置和线路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发挥旅游经济潜能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对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流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一)鸡公山景区概况鸡公山景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南距武汉174公里,北距郑州340公里,是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1988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旅游总局颁发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的4A级景区和华中地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其主峰海拔811米,报晓峰海拔767.5米,景区面积27平方千米,是我国南北地区天然的分界线,素有“青分楚豫”之称1。(二)国内客流量时间分异特征旅游地客流量时间分异特征的研究,包括旅游地游客数量的长期变化、年内季节性变化及日变化特征的研究,是旅游地的规划、旅游销售及景区容量管理的基础。客流量时间分异,是旅游地的旅游经济运行的指标之一。1.年际变化特征20世纪80年代,鸡公山景区每年客流量2万人次,1990年猛增到20万人次,2000年,游客每年15万人左右,2010年,游客人数每年约20万人左右,鸡公山景区国内游客流各年份变化量如图1所示。图1 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流量年际变化图资料来源:由河南省统计年鉴及信阳市旅游局内部资料整理所得。由图1所得,鸡公山景区客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如下:(1)多年来鸡公山景区的客流量都没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期,反而有些呈现出“平原”中的“低谷”现象。图1所示,1990年和2010年旅游客流年际量均为20万人次,但2000年旅游客流年际量只有15万人次,呈现出一个“V”字型形态。(2)近数年来,鸡公山景区客流数量很小,年均游客量仅达到20万人次。例如2003年年际客流量只有19万人次。(3)年际变化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游客数量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开始就一直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停滞状态,一直没有呈现复苏的趋势。2.季度变化特征 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鸡公山景区客源市场呈现明显的季节波动,呈“W”型波动。在旅游客流季节划分上,将月客流量大于年平均月客流量的月份划为旺季,月客流量为年平均月客流量80%-100%的月份划为平季,月客流量少于年平均月客流量80%的月份划为淡季。经计算可得,鸡公山景区旅游旺季为4-10 月,平季为 11 月,淡季为 12 月至次年4月,可见旅游的季节性特征显著,旺季长,淡季短,淡旺季均很集中。 图2 鸡公山景区客流季节性分布图资料来源:由河南省统计年鉴及信阳市旅游局内部资料整理所得。由图2可以看出,1月至4月期间,客流量较低。4月至11月突然呈现大起大落的态势,游客流在季节上呈现明显差异。客流季节分布不均是旅游业重要特征之一。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引入客流季节集中指数 R2。 式中,R代表客流集中指数,Y代表各月客流量占全年客流量的百分比。R值越大则客流季节性差异越大,R值趋向零,则客流全年分布均匀。通过计算得出,此景区的客流集中指数R=8.24,数值较大,所以,客流季节分布不均,集中性较强,具体分析如下:(1)全年有三个高峰,分别是5月、7月、10月。如果以月客流量占全年的1/12为划分淡季和旺季标准的话,那么1月、2月、3月、4月、6月、8月、9月、11月和12月都为全年的淡季。(2)信阳市春季和秋季气候比较适于旅游,游客在这段时间较多。近几年来,信阳市大力向外推介冬游产品,起了一定的效果,2008年12月份的客流比2006年增长了3.5%,对缩小信阳市的旅游淡旺季的差异有了很大帮助。(3)5月份和10月份由于气候季节性因素,是中国国内旅游者出游率最高的时候,而这一时期刚好成为信阳市客流量高峰。 3.周内变化特征(1)一般性周内客流为斜“Z”分布,客流周内分布不均3。为了更好地揭示游客流一般性周内变化特征,我们从2010 年的某月中选取一个代表性星期周期,取平均值后制图。 图3 鸡公山景区一般性周内客流分布图资料来源:由信阳市旅游局旅游统计资料整理所得。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其一般性周内变化呈现斜“Z”型规律分布,以双休日人最多,周一次之,周二最少,然后逐渐回升,到下一个双休日又达到最高峰。(2)黄金周期间,鸡公山景区客流呈 “井喷”式,旅游人数急剧增长,是全年游客接待量的最高峰。例如2006年 10月3日,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达到 18,800 人次,旅游景点游客大幅度增加,同比增长30.6%-150.8%。图4 某黄金周内游客流分布图资料来源:由信阳市旅游局旅游统计资料整理所得。(三)国内客流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市场强度是反映区域内产生客源能力的指标,客源强度越大,区域内产生的出游人数可能越多,客源量越大;反之,客源强度越小,则区域内产生客源能力越弱,客源量可能就越少4。表1 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流量来源地统计表省/市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湖北山东湖南北京重庆天津江苏广东辽宁上海四川旅游者(人)17522311282516639612912331122145123比重(%)41.195.433.010.5939.102.263.030.280.070.730.0280.050.021.062.89为了公正客观的分析鸡公山景区的客流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市场来源,调查数据来源于景区管理处日报表(见表1和表2)。表2 鸡公山景区省内客流量来源地统计表市/县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开封郑州周口商丘平顶山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南阳三门峡济源旅游者(人)564231227134762373412345412283625373312比重(%)32.413.2813.057.704.3713.621.950.691.953.100.691.602.071.442.131.890.69旅游客流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一般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度量,其公式如下5。公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的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一般地,游客来源地越少越集中,G值越接近100;G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通过计算得出: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G=57.35,数值表明,国内客源地很分散;省内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G=41.19,数值表明,省内客源地相对较为分散。1.国内游客流来源以本省及相邻省区为主其中本省占41.19%,相邻的湖北省占39%。可见旅游产品具有极强的省内和相邻省份的优势。旅游空间具有扩散面大而需求量小,旅游价值偏低,旅游经营极不稳定,风险高6。2.省内客流来源地较为发散省内各地区的客流,除了信阳当地所占比例较大以外,其余地区的客流比例值都相对较小,这主要与各地区的消费水平、景区宣传力度等因素有关。3.空间距离特征分析由空间距离使用曲线可知,信阳市鸡公山景区国内旅游客流的空间距离分布特征表现为一种由基本型和U型组成的复合曲线,具体分布如图5所示7。国内客流量在250km以内快速衰减,250-1150km客流量呈现震荡波动特征,出现“四个波峰”的“逆衰减”现象,其中250-350km、400-500km、700-900km和1050-1150km范围内出现随距离增加而客流量增加的“逆衰减”现象,1200km范围以外客流量随距离增加缓慢减少,这个叫做距离衰减规律8。国内客流量之所以出现“四个波峰”的“逆衰减”现象,主要原因是在距信阳市250-350km的区域为武汉和郑州,400-500km的区域为合肥和西安等近邻客源市场,700-900km的区域为石家庄,1050-1100km的区域为天津、太原和北京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出游率高的重点客源市场。国内旅游客流的空间距离累计使用曲线可以进一步证明信阳市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由信阳鸡公山景区等产客率曲线图可以得出,约60%的国内游客集中分布在300km范围以内,80%的国内游客分布在距此市800km范围以内,90%的国内客流分布在距此1000km范围以内,1200km范围以外的游客只占市场的很少份额。图5 客流随距离衰减而变化的规律图。资料来源:选于吴必虎所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三、影响鸡公山景区客流时空分异特征的因素(一) 居民出游状况分析客源市场因素,就要分析旅游因素影响评价体系,具体状况如图6所示。这不仅包括有实际收入增多和闲暇时间增多的因素,还有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自然因素、身体状况也是影响人们出游的重要因素,但要达到出游的目的,还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意识。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旅游需求是人类总需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旅游者对食品、衣服、住房、休息、安全、归属、社会交往及受人尊重等内容9。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多,经济条件的改善,饮食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将会下降,同时受现代消费思潮的影响人们享受自然、享受人生的旅游消费将会上升,出游率将会提高。出游率提高,旅游客源市场就能广阔打开。 影响旅游需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经济条件身体状况消费意识自然因素景点引力交通住宿收支状况支出状况气候条件其他因素著名风景开发深度接待能力服务水平道路畅通住宿问题图6 旅游因素影响评价体系图(二)旅游景点形象不鲜明鸡公山景区所具有的景点在国内同类景区中,存在着完全相似的“兄弟姐妹”。比如红色景点防空洞,颐庐等,这些都不能显示出鸡公山景区的特色,因为其他同类景区中存在着更具吸引力的同类景点。但这些景点却在景区中充当着大“角色”,这无疑让鸡公山景区陷入被迫与同类相比较的僵局。(三)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是影响客流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影响到旅游项目的的开发和旅游季节长短10。根据信阳市历年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平均日照时数等气候指标计算出景区各月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对照生理气候评价指标体系适宜旅游的季节为4-10月,其中旅游最适宜季节为5-6月和10月,适宜季节为4月、7-9月,不适宜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为11月至次年3月。由于这种气候的制约,导致鸡公山景区游客流在季节内分布不均,出现了旅游旺季、旅游平季和旅游淡季。比如次景区的冬季客流量便出现来源缺少,市场占有比率降低等问题。(四)其他因素政府、旅游企业和交通廊道等因素对旅游客流的空间流动起着外部推力作用。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相关企业是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和销售者,他们对旅游线路的设计。是根据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引导着旅游者在区域内流动。旅游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命脉,是旅游者进入和流出的通道,为区域内景区(点)的空间布局、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配套设施的跟进提供路况保障。四、鸡公山景区国内客流优化措施(一)正确把握其发展定位由于各个旅游景区发展所处阶段不同,所以发展定位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要先明确地了解其旅游发展的综合实力。将旅游综合实力得分和旅游区位商相结合,以整体评价出景区的旅游发展实力,然后找出自己的发展定位。(二)设计新型的旅游产品 游客对旅游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多样化、个性化、选择性和参与性日益成为旅游的新潮流。只有将旅游线路设计、产品组合、信息服务、价格设定等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深度,才能迎合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三)其他方面的建议(1)拓展都市旅游内涵、加强游客行为研究、加强旅游景区点的销售策略研究;(2)实现市区和郊区的联动发展,引导旅游流向景区内流动;(3)更多地立足于本地市场,承担起为当地居民休闲、游憩服务的重任,以拓展生存的空间;(4)顺应旅游需求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旅游景区点的经营方向。五、结语鸡公山旅游地正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众多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