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排水文本(2012-06-05).docx_第1页
庐江排水文本(2012-06-05).docx_第2页
庐江排水文本(2012-06-05).docx_第3页
庐江排水文本(2012-06-05).docx_第4页
庐江排水文本(2012-06-05).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庐江县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文本庐江县城排水工程专业规划(20112025)第一部分:文本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年4月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目 录第一章 总则11.1设计依据11.1.1 法律法规11.1.2 主要资料11.1.3 主要规范和标准21.2规划指导思想21.3规划原则21.4规划期限21.5规划范围21.6排放标准21.7排水制度21.8规划目标2第二章 雨水工程规划32.1暴雨强度公式和参数选择32.2排涝标准32.3雨水分区划分32.4雨水系统规划原则32.5雨水管网规划42.6排涝泵站52.7 过路桥涵设置52.8 水系整治52.9分期实施规划6第三章 污水工程规划73.1 概述73.1.1 规划目标73.1.2 规划原则73.1.3 污水量预测73.2污水分区73.2.1 分区概况73.2.2 排水分区主要参数83.3 工程设施83.3.1 污水处理厂83.3.2 污水系统布置9第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114.1 近期建设范围114.2 近期雨水规划114.3 近期污水规划114.3.1 污水管渠114.3.2 污水处理厂11第五章 城区水系的环境管理125.1城区水系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125.2雨水回用及调蓄发展规划建议12第六章 环境保护12第七章 规划实施意见13第八章 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13第九章 附则149.1建立健全法律机制149.2排水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和图册三部分。经批准后,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149.3本排水规划报经庐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庐江县规划局公布并施行。即行生效。149.4本排水规划由庐江县规划局负责解释。14第十章 附表15第一章 总 则1.1 设计依据为指导庐江县排水工程设施的建设,特制定庐江县排水规划(2011202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结合庐江县的实际情况,并在以下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有关文件 的指导下进行庐江县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1.1.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9安徽省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技术导则。1.1.2 主要资料1庐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 年);2庐江县市防洪规划报告(20072025 年);3庐江县地形图(1:10000)。1.1.3 主要规范和标准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5092; 8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2010; 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1999; 10.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程CECS9197; 11安徽省市政工程单位估价表(2000); 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3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 14防洪标准GB 5020194。1.2 规划指导思想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河道污染,力求通过工程措施,控制水污染,改善庐江县城区水环境质量。以近期为重点,近、远期相结合,分期发展。排水设施建设跟经济建设同步或合理超前发展。确保城市防汛安全为主线,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前提,与园区发展形式相适应的的防汛保障体系。1.3 规划原则雨水工程规划原则(1)根据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合理划分雨水分区;(2)通过水力计算优化雨水管渠设计,使雨水管网布置合理;(3)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按远期规划,考虑分步实施的可能性;(4)尽量减少排涝泵站的数量,充分利用规划明渠进行雨水的调蓄。污水工程规划原则(1)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分析,合理确定污水量指标,使污水管网规模适当;(2)结合地形特点,布置管道和泵站,尽量减少管道埋设深度和提升泵站的数量与规模;(3) 通过水力计算优化排水管道设计,充分利用现有排水管道,使污水管网布置合理,力求做到经济合理;1.4规划期限根据庐江县的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和庐江县对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和工程实施的指导 性、可行性和控制性,确定近期规划年限为 2015 年,远期规划年限 2025 年。1.5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庐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及庐江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图(2007-2025)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1.6排放标准接入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放标准须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排入水体的排放标准应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厂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以及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综合确定。1.7排水制度根据庐江县城总体规划以及地形特点,本规划区域内排水制度一律采用雨污分流制。1.8规划目标提高排水标准,利用地形高差、水系丰富等优势,污水将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建立完备的河道和雨水排放系统、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防止城市受涝,防止水环境污染和水体恶化,保障城市健康发展,形成雨水排出通畅,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河水清澈、河道两岸环境优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构建现代化的、舒适怡人的人居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 雨水工程规划2.1暴雨强度公式和参数选择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巢湖市暴雨强度公式:式中,q 暴雨强度,升/公顷秒 P 重现期,年 t 降雨历时,分钟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参照以上国内其它相似城市取值,并结合庐江县实际情况,对于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地区取1年,行政中心、商贸集中区等公共设施分布密集、人流大的地区取2年,立交隧道、地下通道等地区取35年。降雨历时t:除园区周边山洪计算取68min外,庐江县规划范围用地起伏高差不大,地面集水时间取10min。在排水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影响因素具体确定,集水距离短、汇水面积小、地面覆盖通透性差、地面坡度大的可取下限,反之,取上限。径流系数:依据庐江县总体规划的用地性质,综合径流系数取0.6。2.2排涝标准排涝标准采用二十年一遇设计。山体来水计算采用1984年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84办法”)计算设计洪水。2.3雨水分区分区原则:(1) 、按自然地形形成的分水线和汇水线考虑雨水分区;(2) 、尽量做到高水高排,低水泵排,减少泵站提升的水量,降低扬程,节省动力;(3)区外的洪水尽量避免穿越城区;考虑城市建成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排水体制进行分区2.4雨水系统规划原则(1) 、合理确定规模,并为将来发展适当留有余地。(2) 、根据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合理划分雨水分区。(3)、充分利用地形,按照高水高排、低水抽排,就近排放的原则布置雨水系统,尽可能缩小抽排范围,以减少投资、日常运行费用和管理工作量。(4)、结合地形特点布置管道和泵站,尽量减小管道埋深和减少提升泵站的数量和规模。(5)、结合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计划,合理布置排放口,将雨水就近排放,以减小雨水管渠尺寸,降低雨水系统造价。(6)、通过水力计算优化排水管道设计,使雨水管网布置合理,力求做到排水工程规划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7) 、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以节约投资。(8)、与污水规划相结合,做到排水规划协调统一。2.5雨水管网规划根据雨水分区原则,结合现状排涝泵站,现规划设置11个自排区和4个机排区,共计15个排水分区,详细管道布置见管线工程布置图。雨水一区:自排区,雨水主干管设有4条主干管,收纳水体为中塘河4、5支沟,该排水区域共设有14个排出口,雨水管径为DN800-DN2400。汇水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雨水二区:自排区,该区域的收纳水体是二环北路撇洪沟以及西撇洪沟,现状雨水管管径为DN800-DN1200, 敷设雨水管道,管径为DN800-DN2000。汇水面积约为4.78平方公里。雨水三区:自排区,有现状管,管径为DN600-DN1200该区域主要收纳水体为中塘河、中塘河右1支、中塘河右支。敷设管径为DN600-DN2200,汇水区域面积为5.6平方公里雨水四区:自排区,规划范围为城西开发区,地势中间低,地面标高在17.8-30米,汇水区域收纳水体为苏家河,管径DN600-DN2000,汇水面积约为9.9平方公里。雨水五区:自排区,原有地面标高垫高两米,使其满足苏家河和中塘河20年一遇的洪水位,移湖区的收纳水体为苏家河。敷设管道管径为DN600-DN1800。汇水面积约为2.73平方公里。雨水六区:自排区局部地面标高高差就大,汇水区域内敷设管道直径为DN600-DN2400,汇水面积约为3.1平方公里。雨水七区:自排区,北外环路以西,陆岗路以南,内环路以东,庐巢路以北区域,北边地势低于南边,地面标高11.1-27.7米,敷设管道管径DN600-DN2000,汇水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雨水八区:自排区,规划排水范围为庐巢路以南,北外环路以西,内环路以东,军二路以北区域,敷设管道管径DN600-DN2000,汇水面积约为3.7平方公里。雨水九区:自排区,规划排水范围为军二路以南,内环路以东,外环东顾路以西,外环南路以北区域,敷设规划管道管径为DN600-DN2400,区内有三条现状雨水管道,汇水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雨水十区:自排区,规划范围为滨湖新区,收纳水体为湖光河,设规划管道管径为DN600-DN1600,汇水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雨水十一区:自排区,庐东分干渠流经此区域,该区域范围为外环北路和庐东分干渠的交叉范围,区域东侧有山,庐东分干渠可进行泄洪,收纳水体为庐东分干渠,最终进入湖光河。汇水面积约为0.98平方公里。雨水十二区:机排区,属于老城区,县河的20年一遇防洪水位为11.57,区域内排出口及城区内部分标高低于该防洪水位。为防止内涝产生,将雨水集中收集到现状排涝泵站,当外水位较低时,通过自排闸自排进入县河。该区域设有两座现状排涝泵站,城西站和城西2站。雨水十三区:机排区,属老城区,环碧公园东侧,潜川路以北,内环路以南,内环路以西区域为该排水区域,排水区域内设有一现状排涝泵站,城东泵站,。雨水十三区排出口位置设在城东泵站。雨水十四区:机排区,雨水收集区域为军二路以南,县河以北,内环路以西东大河以东区域,新建有城东小圩排涝泵站,汇水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雨水十五区:机排区,主要收集范围为,牌楼路以东,外环南路以北与县河交叉而成的汇水区域,新建有湖稍排涝泵站,汇水面积约为1.77平方公里。2.6雨水泵站本次规划15个排水分区,4个雨水分区遇到20年一遇洪水时容易内涝,需要泵站抽排。共设有5座排水泵站,如表2.1所示.表2.1: 排水泵站资料编号排水分区集水面积(km2)设计流量(m3/s)备注1城东站2.113.78现状2城西站3.26 5.84现状3城西2站1.952.0现状4湖稍圩1.77 3.17近期规划5城东小圩1.00 1.79远期规划2.7 过路桥涵设置本次规划对过路涵的断面尺寸、涵底高程提出了设计控制要求,详见“庐江排水专项规划过路桥涵设置”。为提高过路涵的过水能力,过路涵尽可能按照有压涵洞设计。2.8 水系整治庐江县城河道和沟塘较多,随着城区的发展,这些河道和沟塘部分水面已被填作建设用地。伴随着城区的发展,如果管理不力,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原因,水环境将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严重的河沟将淤塞。为减少城区排水工程建设的费用、理顺排水体系、改善园区环境,对城区的河道和沟塘需要进行整治,保留必要的水体。第三章 污水工程规划3.1 概述3.1.1 规划目标逐步建立健全污水处理系统,至 2025 年,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0%。污水处理以三级处理为主,排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 A 标准。3.1.2 规划原则(1)以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中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造就人与自然和谐、安全 可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提供保障;(2)从实际出发,力求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3)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专业规划相结合,确保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 (4)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与城市化进度相结合,远近结合,避免重复建设,便于分期实施; (5)合理选择污水排放口和污水处理厂位置; (6)结合地形特点,少建中途提升泵站,减少日常运转费用,方便管理; (7)尽量减少污水管穿越河道、铁路的次数。3.1.3 污水量预测规划期内污水量见表 3.1.1表 3.1.3 污水量一览表(万 m3/d)规划期限近期(2015年)远期(2025年)总污水量8143.2污水分区3.2.1 分区概况根据庐江县城地形及总体布置将污水排水分为 九个区。其中第一至第四区污水排入第二污水厂,第五至第九区污水排入第一污水厂。3.2.2 排水分区主要参数污水排水分区主要参数见表 3.2.1表 3.2.1 污水排水分区一览表分区名称汇水面积(ha)污水量(万m3/d)平均时流量(L/s)管道长度(km)管径范围(mm)汇水一区1565.93.745449.1984.2DN400-DN1100汇水二区475.11.243189.9823.62DN400-DN600汇水三区456.20.71559.7717.33DN400-DN500汇水四区146.580.29724.666.45DN400-DN400汇水五区879.13.474361.9868.941DN400-DN1400汇水六区613.32.294205.1233.533DN400-DN800汇水七区461.451.266138.6825.942DN400-DN700汇水八区281.71.0587.0617.83DN400-DN600汇水九区444.90.7467.9720.174DN400-DN6003.3 工程设施3.3.1 污水处理厂(1)污水处理厂个数与厂址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三级处理,尾水排放达到一级 A 排放标准。结合地形条件和城市布局结构,在续建老城区污水厂的基础上,新建污水处理厂 1 座。规划新建庐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位于苏家河南岸,沙溪路与五里路交叉口的西侧,主要处理城西开发区工业废水。规划在第一污水处理厂和新建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内建设再生水厂。(2)污水处理厂规模及用地面积表 3.3.1 规划污水处理厂规模及用地面积一览表污水处理厂名称规模(万m3/d)规划用地面积(m2)现状规模(万m3/d)第一污水处理厂81100002第二污水处理厂6721000合计141821002表 3.3.1 规划污水处理厂规模及用地面积一览表再生水厂名称规模(万m3/d)规划用地面积(m2)现状规模(万m3/d)第一再生水厂4第一污水处理厂内0第一再生水厂3第二污水处理厂内0合计70(3)污水处理工艺要求 污水处理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大体为:污水提升泵房格栅沉砂池奥贝尔氧化沟沉淀池消毒池出水 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以工业废水为主,本规划建议在常规生化处理单元前先进行酸化处理。处理后出水需满足要求,第一污水厂要适应降雨期间水量的增大;尽量减少恶臭气味的产生。(4)污泥和沉砂处置 污泥处理应做到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污泥经脱水干化处理后外运填埋或焚烧。污泥处理工艺为机械板框式脱水,其流程为:污泥提升板框压缩脱水外运卫生填埋或焚烧沉砂池除砂宜采用泵吸式或气提式机械排砂,沉砂经砂水分离后直接装车外运,外运后进行卫生填埋。3.3.2 污水系统布置汇水一区北外环路以南,西外环路以东,合铜公路以西,西河路与望湖路以北区域(城西开发区北部)污水去向:第二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主要位于合铜公路以西的城西开发区上部布置一条干管。干管始于光华路与军二路交叉口,经军二路湖岗路文昌路五里路第二污水处理厂,管径800100011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为84202.4m。汇水二区汇水二区位于西河路与望湖路以南,金汤路以东,合铜公路以西,苏家河(移湖水库以上)以及移湖水库以北区域污水去向:第二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洋河路与新桥路交叉口,经新桥路罗河路 磙桥路临湖路苏河路环湖路合铜公路第二污水厂;管径4005006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为23620m。汇水三区苏家河(移湖水库以上)以及移湖水库以南,西外环路以东,南外环路以北,合铜公路以西区域污水去向:第二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临湖路与望湖南路交叉口,经望湖南路 环湖路 合铜公路 第二污水处理厂;管径4005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为17330m。汇水四区合铜公路东侧,南外环路以北,黄山路以西,苏家河(移湖水库以下)以南区域污水去向:第二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望湖南路与黄山路交叉口,经黄山路沙溪路 第二污水处理厂;管径4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为6450m。汇水五区合铜公路以东,中塘河县河以北,东大河以西,北外环路以南区域。污水去向:第一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北外环路与郭河路交叉口,经北外环路 移湖路 新渡路 五里路 内环路 汤池路 塔山路 黄山路 军二路 文明路 潜川路 内环路 沙溪路 第一污水处理厂;管径4005006007001000120014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68941.3m。汇水六区东大河以东,北外环路以南,县河以及城东大道以北,东外环路以及东内环路以西所包含的区域污水去向:第一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经三路与双石路交叉口,经内环路 庐巢路邓湖路 汇水五区干管第一污水处理厂;管径5006007008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为33533.2m。汇水七区县河以南,黄山路以东,南外环路以北区域污水去向:第一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泥河路与文明南路交叉口,经泥河路汇入第一污水处理厂;管径500600800mm北,经四路以及东外环路以西,城东大道以南所包含的区域污水去向:第一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内环路与军二路交叉口,沿内环路向南汇入汇水五区干管后汇入第一污水处理厂;管径5006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为17830m。汇水八区沙溪路以及军二路以北,经四路以及东外环路以西,城东大道以南所包含的区域污水去向:第一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内环路与军二路交叉口,沿内环路向南汇入汇水五区干管后汇入第一污水处理厂;管径5006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为17830m。汇水九区经四路以东军二路以南,南外环路以北区域以及滨湖新区污水去向:第一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该区布置一条干管,起始于外环东路与泥河路交叉口,沿泥河路汇入第一污水处理厂;管径400500600mm。该区管段总长度20174m。第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4.1 近期建设范围依据庐江县总体规划确定的近远期建设规模,以及庐江县建设局的意见,确定本规划近期 建设用地面积为 29.48km2,人口 27.3 万人,主要为老城区周边。4.2 近期雨水规划近期雨水规划范围见雨水规划近期布局图,近期规划管长为83903米,收纳水体为中塘河、苏家河、县河、大东河。近期规划主要包括老城区,城北的部分片区以及城东新区不部分区域。其余区域均为远期规划范围。表4.2 近期雨水泵站一览表编号排水分区集水面积(km2)设计流量(m3/s)备注1城东站2.113.78现状2城西站3.26 5.84现状3城西2站1.952.0现状4城东小圩1.00 1.79新建4.3 近期污水规划4.3.1 污水管渠表4.3.1 近期污水管道工程量表管径(mm)管长(m)D400(PE)89811D500(PE)6195D6002621D8005287D10002478D12003236D14001527总计1111554.3.2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见表 4.3.2。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以近期为主,并考虑远期发展需要。近期不建设再生水厂,待远期有条件时实施。表4.3.2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一览表污水处理厂名称近期设计规模(万m3/d)现状规模(万m3/d)新增规模(万m3/d)第一污水处理厂622第二污水处理厂200合计826第五章 城区水系的环境管理5.1城区水系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1)、要正确处理城区经济发展与保护水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水环境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既要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园区经济的发展,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2)、水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管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以便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3)、要严格地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按“谁开发,谁负责保护”,“谁污染,谁负责治理(或承担应摊派的治理费用)”的原则,制定水环境管理政策和条例。环境管理,应在各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地规划水污染的控制与区域综合防治。5.2雨水回用及调蓄发展规划建议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法规、法制体系建设:加强雨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加大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编制的投入,是推动回用水发展的有效途径。县政府除了培育回用水利用市场,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外,还应该提供展示回用水技术的平台。规划先行,推进综合城区水系规划:相关部门及积级组织编写庐江县城区水系规划,重点突出城区内水系功能及制定定时清淤方式、方案,保证城区内水体可持续发展。第六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排水工程的建设,本身就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排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及工程的施工会对周围的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及运行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第七章 规划实施意见本规划经经批准后,在实施排水工程项目时,应严格按照规划方向排水。2. 工业废水必须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3. 建设资金要多方筹措,广开渠道,落到实处,保证到位。4. 排水工程的实施既要满足远期发展的需要,也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分期 实施,使之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5. 已有排水管道的区域(老城区)逐步按照分流制进行改造,新建城区严格按照分流制排水体制建 设排水设施。6. 完善管理机制,对已建成的排水设施应统一管理,对各种排水附属设施进行定期维护,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能根据水质、水量的大小进行调整,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地、现代化的管理 机制。7. 完善排水法规,严格执法。8.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居民自觉维护排水设施,积极支持排水设施的建设。第八章 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为了保证排水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机制。(1)、统一规划、分层完善树立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市级规划总体思想和框架指导下,逐级完善本次规划实施内容,完成规划思想从上到下的渗透和贯彻。(2)、健全法规、逐级报批建立排水规划的行业管理法规,按照归口管理逐级报批的原则,健全各层次规划的报审批制度。(3)、远近结合、分期实施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实施机制,在分期实施中必须严格贯彻远、近结合的思想,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保证规划的有序实施。(4)、加强宣传、完善监督加强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规划的知晓度,建立对规划管理和实施的监督机制,制止违规行为,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第九章 附则9.1建立健全法律机制(1)、确立排水规划的法律地位,排水规划一经批准就应在公示后执行。(2)、加强排水规划管理的严肃性,严格管理建设项目,明确规划的审批、修改的办法和程序。(3)、对违反规划的个人和单位必须按明确的法律程序,分清责任,予以处罚。(4)、进一步制定排水规划管理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或条例。9.2排水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和图册三部分。经批准后,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9.3本排水规划报经庐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庐江县规划局公布并施行。即行生效。9.4本排水规划由庐江县规划局负责解释。第十章 附表表10-1庐江县城雨水管道远期(20112025)工程量表序号管径(mm)管长(米)管材备注1DN6002812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2DN7003849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3DN80014269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4DN90018106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5DN100030271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6DN110021058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7DN120031150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8DN140019583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9DN15009033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0DN160014714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1DN180016769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2DN200011653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3DN22004601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4DN24003646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合计201514泵站名称泵站规模占地面积泵站形式城东小圩泵站4.0m/s3000湿式潜水泵湖稍泵站3.3m/s3500湿式潜水泵表10-2庐江县城雨水管道近期(20112015)工程量表序号管径(mm)管长(米)管材备注1DN6001485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2DN7001760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3DN8005864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4DN90010298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5DN100010406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6DN110011535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7DN120012926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8DN14006827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9DN15003807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0DN16006111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1DN18005567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2DN20005018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3DN22001278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14DN24001021级钢筋混凝土管开挖合计83903泵站名称泵站规模占地面积泵站形式城东小圩泵站4.0m/s3000湿式潜水泵表10-3庐江县城雨水管道远期(20112025)投资估算表序号管径(mm)管长(米)单价(元/米)合价(万元)管材1DN6002812702197.40级钢筋混凝土管2DN7003849825317.54级钢筋混凝土管3DN800142699481352.70级钢筋混凝土管4DN9001810611182024.25级钢筋混凝土管5DN10003027112873895.88级钢筋混凝土管6DN11002105813652874.42级钢筋混凝土管7DN12003115015214737.92级钢筋混凝土管8DN14001958320554024.31级钢筋混凝土管9DN1500903323632134.50级钢筋混凝土管10DN16001471425653774.14级钢筋混凝土管11DN18001676930425101.13级钢筋混凝土管12DN20001165337444362.88级钢筋混凝土管13DN2200460145302084.25级钢筋混凝土管14DN2400364653901965.19级钢筋混凝土管合计20151438846.51表10-4 庐江县城雨水管道近期(20112015)投资估算表序号管径(mm)管长(米)单价(元/米)合价(万元)管材1DN6001485702104.25级钢筋混凝土管2DN7001760825145.20级钢筋混凝土管3DN8005864948555.91级钢筋混凝土管4DN9001029811181151.32级钢筋混凝土管5DN10001040612871339.25级钢筋混凝土管6DN11001153513651574.53级钢筋混凝土管7DN12001292615211966.04级钢筋混凝土管8DN1400682720551402.95级钢筋混凝土管9DN150038072363899.59级钢筋混凝土管10DN1600611125651567.47级钢筋混凝土管11DN1800556730421693.48级钢筋混凝土管12DN2000501837441878.74级钢筋混凝土管13DN220012784530578.93级钢筋混凝土管14DN240010215390550.32级钢筋混凝土管合计8390315407.98 表10-5 庐江县城雨水泵站投资估算表泵站名称泵站规模占地面积总投资(万元)备注城东小圩泵站4.0m/s3000410.72近期投资湖稍泵站3.3m/s3500340.52合计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