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_第1页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_第2页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_第3页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_第4页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书院概说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至宋初,形成一批颇有影响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等书院。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银,或拨田产,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大多数书院是由名师大儒聚徒讲学发展而成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多是慕名师来学。讲学和学术研究是书院主要的活动内容。讲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成为书院教育的突出特点,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通常由书院主持者主讲,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生徒边听讲,边质疑问难,形成讨论式教学。有时书院延聘不同学派的名师来书院讲学,书院师生共同听讲,开展论辩,探究不同学派之异同。如:朱熹曾邀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讲学方式,更进一步发展成“讲会”制度,各书院轮流主办,邀集其他书院师生共同讲论,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自由前来听讲,从而扩展为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并且订立了完整的“讲会规约”。书院的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开展祭祀活动。书院的祭祀活动与一般祭祀比较有其特殊性,祭祀主要着眼于教育功能,多数除祭祀孔孟等先圣先师之外,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书院的藏书活动既为书院教学和研究准备了充足的资料,又为当地士民、乡绅查阅、咨询提供了方便。不少书院自行将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成书,既保留了教学科研的成果,又扩大了社会影响。1下列选项对书院讲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书院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都是受官府征召来学习。b朱熹曾邀请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学,是希望通过与自己理论观点相同的陆九渊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儒家学说的精义所在。c书院里的讲学活动通常由书院主持者负责,他在讲学时通常为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d书院的讲学活动经过不断发展,变成了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书院所在的当地官员、士绅、民众符合书院规定者才可进入听讲。2下列理解,符合不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唐中叶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和后世书院的职能有所不同。至唐末五代,书院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聚书授徒讲学之地,到了宋初终于形成了一批著名书院。b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近代新式学堂就是古代书院逐渐演变形成的,没有古代书院就不会有近代的新式学堂。c书院讲学与学术研究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讨论式教学,也可以把这种讲学变成不同学派之间开展的学术争鸣论辩。d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书院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院在其演化过程中曾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以说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教学的影响最大。b书院的祭祀活动着眼于教育功能,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因而书院的祭祀活动同宗教祭祀或祖先祭祀没有什么区别。c书院中的藏书都是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而成。d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当时绝大多数书院在当地都可以发挥近似于现代图书馆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萧相国何者,沛丰(沛县丰邑)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x)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qng)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sh)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yun)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释】无害:无比,无人能胜。主吏掾:官职名。遮行:拦住不让通行。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于是项伯复夜去(离开) 道芷阳间行(道路)越国以鄙远(远方的郑国)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队)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不管)a. b. c. d.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守关中”中,“关中”也称“三秦”。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b“所食邑多”中的“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c“上自将击之”中,“上”即皇上,臣子称之陛下。陛,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d“谥为文终侯”中,“谥”即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善于识人,情趣不凡。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沛公进咸阳,唯独萧何不求取金帛财物,表现出与诸将不同的情趣。b.萧何推荐贤才,外举不避仇。萧何曾经举荐韩信;萧何素来与曹参不和,汉惠帝询问萧何在其百年之后能否让曹参行相国之权,萧何认为人选合适。c.萧何忠心耿耿,不重私产。汉二年,萧何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的大后方;购置田宅居处偏僻,建造家园、不修筑有围墙的房舍。d.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客意见,贱价强买平民田宅示自己无政治野心,平安解除信任危机。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2)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即公元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即现在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联拳,屈曲貌。拨剌(bl),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大异其趣。b.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与一、三两句的“静”景对比鲜明。c.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9.诗歌最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其内容,说说其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2)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3)(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国学骑士”辜鸿铭“国学骑士”是陈福郎先生授予他新近出版的长篇传记小说之主人公辜鸿铭的名号。别看这些年随着国学热,辜氏生平所为渐浮世表,似乎声名日隆,但在早些年,其在内地已近无人问津,流落于主流文化视野外,几被历史烟尘所湮没。辜氏生于1857年,卒于1928年。其父原籍福建惠安,时在马来西亚槟城总管一家英国老板的橡胶园,其母是洋人。辜氏自幼聪慧,语言天赋卓绝,深受义父英人布朗先生疼爱,10岁时,由其带至英国求学;20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接着赴德、法等国著名学府深造并研究,精通西学。据说蔡元培求学菜比锡大学时,辜氏在彼已很有名;而40年后林语堂到该校时,辜氏著作已赫然被列为必读书。后事氏打道回南洋,对中国丈化萌发浓厚兴趣。他埋头精研中国典籍,又经人举荐,回国做晚清大臣张之洞幕僚20余年。后曾任清政府外务部左丞。清亡后,受蔡元培之请,以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通晓文、儒、法,工与土木等文、理各科,就任北京大学教授。又以其特立独行之“怪 ”,成为北大及京城一景,有“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精通西学的辜氏,在潜心精研国学后,有了一个比较,就此产生了一个持守终生的定见。他以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他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个文化精髓所在。故他不仅自己项礼膜拜,更不遗余力推向世界,以为肩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他以英文发表的中国学),几乎就是一篇国学宣言。此后他所著述的中国札记、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的精神)等,所翻译的“四书”中的三书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传统典籍,卖力向世界传播儒家学说,鼓吹东方文化,在西方引起极大反响。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谁更系统、完整、准确地向域外有意识地传输国学典籍。论语英译本出版序言道:“辜先生不小的功绩是翻译了儒家四书的三部,他不仅是忠实的翻译它,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超越了中西方观念与思维方式的鸿沟。”可见西方对辜氏具有开创性的译介传播中国文化的尊重与推崇。但辜氏在国内却是不入潮流,不合时宜。彼时人心思变,新青年擎起打倒孔家店大旗,转而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辜氏从西方来,能够慧眼独具,洞悉西方现代文明之弊,故逆流而动,高唱反调。“西方现在虽十分发达,然而已趋于末路,积重难返,不能挽救。诸君当知中国的前途绝不悲观,中国固有之基础,最合世界新潮。大海对岸那边有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的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我们来超拔他们。”这番话,虽有点“大”,但不能说没有一点先见之明。与辜氏对国学传播所做的贡献,乃至他的才华相比,坊间似乎更愿意传播其“怪”。他恃才傲物,性情执拗,西学出道却痴迷旧学,既偏激又迂腐,既愤世嫉俗又玩世不恭,既不合时宜又不甘寂寞,铁杆保皇却敢戏侃清廷慈禧、嘲讽新帝袁世凯,加上他行为艺术似的遗少打扮与生活形态,似乎成了种种矛盾的杂糅体。伴随这些奇行怪癖的,还有他异乎寻常的“奇谈怪论”,如挖苦银行家是在晴天时硬把雨伞借给你,在下雨时把雨伞收回去的人;反驳嘲笑自己的人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等等。辜氏浸淫于东西方语言中数十年,深谙言语之精妙,能集东西方言语表达气质、风格之优长。他的见多识广,急智宿慧,常常于争辩中,尽显于他的犀利谈锋与妙语连珠中。辜氏似乎也喜欢在与人论说中一炫他的敏思好辩。而事情的另一面是,正因为他的这种不通世故的不留情面,锋芒毕露,爱逞口舌之快之情状,令世人轻慢了精彩话语后他的认真执著、焦虑忧患和真知灼见。辜氏关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作用实是有先知先觉,因之他成为今天开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先声先驱。“国学骑士”这个名号,依辜氏生平外谐内庄,表邪里正的格调,想必一定会喜欢。而我们通过这个名号,则可以穿越历史的迷雾烟尘,直抵这个生前戏闹身后寂寞的国学传播大师的精神实质,去认真想想我们曾经拥有的、失落的以及将要创造的,这或许也是陈福郎多年磨一剑,打造“国学骑士”的良苦用心所在。(节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04月19日)1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辜鸿铭早年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学功底深厚;后到西方求学,在知名大学深造,加上自己的聪慧和语言天赋,又精通了西学。b辜鸿铭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向西方传播国学,是因为在西方繁荣的背后看到了他们的弊端,他坚信只有儒学的仁义才能拯救渐趋末路的西方。c辜鸿铭怪异的打扮和生活形态,以及一些奇谈怪论,也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d今天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这与辜鸿铭当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也是辜鸿铭的良苦用心所在。e辜鸿铭的生活经历和对国学的传播,以及与众不同的言行,展示了一位国学大师在多元文化与复杂时世里的矛盾心态与多重人格。(2)、辜鸿铭热衷于国学的传播是件好事,可在当时的中国却遭到了冷遇甚至是反击,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作答。(6分)(3)、辜鸿铭在传播国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什么冠以他“骑士的称号?(6分)(4)、辜鸿铭认为“正被围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d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b“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房价。”尹伯成表示,全国房价总体上应该下降15%20%左右才是一个合理的区间,才能调动消费需求的回升。c受近期地面湿度较大以及降温的影响,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再度出现大雾天气,这给当地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不便。d.不少人士认为,“限大令”对抑制地价过快上涨、减少开发商“囤地”等具有现实作用,但成效如何取决于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市场对“限大令”的实施效果充满期待。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太阳下山了, , , ,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ab cd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 ? 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 ,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只是切入点不同。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示例)蓝天广阔无垠,炫出的是自己博大的胸怀;雄鹰翱翔长空,炫出的是自己矫健的身姿;梅花傲雪凌霜,炫出的是自己不屈的傲骨。五、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初中毕业,顺利考进了高中。欣慰之情未了,却猛可里发现,高中不是那么好读的。诚然,习惯了初中“扫盲”式学习的很多同学都在哀叹: “高中知识咋个那么难!”由初中之易而至高中之难,这可是一道实实在在的坎啊!过好了这道坎,以后才有希望一路走好;过不好这道坎,未来的几年多半磕磕绊绊。怎么办呢?请以“一定要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武威五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考试语文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题号 1 2 3 4 5 6 12 13 14选项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5分)- (2)(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 ( )( )9. -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2)-,-。 (3)-,-。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5分)( )( )(2)(6分) - (3)(6分)- (4)(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15、(5分,每条2分; 1分)-16. (6分) ,-; , ; , 。五、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初中毕业,顺利考进了高中。欣慰之情未了,却猛可里发现,高中不是那么好读的。诚然,习惯了初中“扫盲”式学习的很多同学都在哀叹:“高中知识咋个那么难!”由初中之易而至高中之难,这可是一道实实在在的坎啊!过好了这道坎,以后才有希望一路走好;过不好这道坎,未来的几年多半磕磕绊绊。怎么办呢?请以“一定要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1、c (a项,第三段“书院生徒多是幕名师来学”;b项,第四段“有时书院延聘不同学派的名师来书院讲学”;d项,第四段“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自由前来听讲”) 2、b (第一段“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近代新式学堂不是古代书院演变形成的,古代书院不是近代新式学堂的形成的条件) 3、d (a项,从第一段“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知,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发展有影响,没有提到影响最大;b项,从第五段可知书院的祭祀活动与宗教祭祀有很大的区别;c项,从第六段“不少书院自行将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成书,既保留了教学科研的成果,又扩大了社会影响。”可知,无法推出书院藏书都是书院支持者的讲义或成果)二、4.a(均解释正确,其余均解释错误。)5.c(殿下,是对太子或世子的称呼。)6.a(a项,不是“情趣不凡”,而是“见识不凡”。原文第一段中有“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在沛公进入咸阳后,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萧何的做法为让汉王详尽地掌握全国地理、户籍等方面的情况保存了相关资料,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看出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7.(1)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2)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8.a、b(a中,“江月去人只数尺”与“江清月近人”两句,就趣味而言,可谓异曲同工,绝非“大异其趣”。b中,其一,“风灯”并非“江风吹打桅灯”,而是指挂在桅杆上的渔灯。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二,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见了。所以第二句也并未写“动”。)【注意】选对a得2分,选对b得3分。9.诗歌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对比”“衬托”等说法也对)的手法。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以动衬静,愈见其静。透露出诗人对安谧恬静的自然生命的喜爱之情,可见其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君)10.(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三、11、(1)be(a“早年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学功底深厚”错;c“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错;d“是辜鸿铭的良苦用心所在”错。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d给1分,选a c不给分。)(2)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正被国人抛弃。(3分)当时国内人心思变,新青年转而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3分)(只答“在国内却是不入潮流,不合时宜”一句给1分。)(3)当国人摒弃国学时,他却积极倡导国学。他第一个不遗余力的把国学推向世界。他有着骑士般的执着、痴迷,甚至偏激。(每点2分)(4)同意。西方弱肉强食的竞争使西方陷入精神的冷酷与毁灭,而儒家的仁义之道,可以拯救;西方物质文明濒于破产,趋于末路,积重难返,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使西方摆脱困境。不同意。儒家仁义之道只求中庸,不利于创新和进步,而西方的竞争则与之相反;社会发展需要高度的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偏重于道德建设。(每点4分。要依据文意发表观点,有理有据,不可脱离原文。)12、a(a沧海桑田: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b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停止。多用于褒义。c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d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气话。)13、d。a项中“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为句式杂糅,糅合了“应该洗净削皮”和“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句;b项“15%20%”与“左右”重复,删去“左右”;c项“山东、江苏部分地区”有歧义。14、选d。(由“太阳刚下山了”可知必为首句;然后写月光下菜园的景象,交代月亮升起,为菜园景象的总领句;再按照逻辑关系不难推出的顺序)15、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是和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的。(每条2分; 1分.)16、答案:(示例)江水奔流不息,炫出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草原无边无际,炫出的是自己瓦娘的生命力;百花争奇斗艳,炫出的是自己娇丽的姿容。参考译文:萧何相国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