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论文润色:《浅议怎样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语言的能力》.doc_第1页
日语教学论文润色:《浅议怎样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语言的能力》.doc_第2页
日语教学论文润色:《浅议怎样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语言的能力》.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urse in Japanese language ability and communicative abi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Help guide students in real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the proper use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gradually master the language knowledge, to create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teaching quality.摘要:本文阐述日语基础课中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教学尝试的效果评估。帮助引导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和交际能力,逐步把握学生的语言知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日语基础课;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教学尝试;效果评估 高等院校日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精读课通常占据70%的教学时间,是基础阶段教学的主导课程。基础阶段精读课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授课形式往往容易流于讲解词义,诠解语法,操练句型这一模式中。虽然教师教得辛苦,但都因为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致使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偏重对学生的纯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外语教学也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学法中的主体地位也日益显现出来。我们开始认识到,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对课堂交际活动进行开发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实施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近年来,基于对外语教学这一改革趋势的关注,笔者在基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并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该问题的思考、尝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一、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思考1、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教学,往往偏重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强调教授语法规则、语言结构和规则句型,并通过对句型的反复操练,培养学生准确无误地记忆句子结构。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强调语法及语言的规范形式的同时,忽视了语言在特定环境下表达一定含义的实践功能。句型训练通常缺乏上下文,有时甚至是无意义的重复。因此,尽管学生懂得很多语言方面的知识,可以正确无误地重复句型,但他们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如何把所学的句子结构运用到现实的交际活动之中去。2、近些年来,由于随着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在外语教学中,人们逐渐达成一种共识教师既要科学地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同时,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和素质,即外语教学不再是仅仅培养学生发奋能够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这样一种纯语言能力,而应是传授语言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能力与帮助引导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交际能力的并重培养。3、尽管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强调的是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到了语言教学的高级阶段才需培养交际能力,实际上,从基础阶段开始,就应该注意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语言学习者自基础阶段起,在习得了语言基本知识,如一个语法结构的同时,还应知道这种结构用来做什么;另外在掌握了词汇、句法的同时,还应懂得在什么场合同什么对象该使用什么语句。显然,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也反复强调过,“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毫无疑问地说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培养的这一教学宗旨应该是从基础阶段起,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外语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占据基础阶段主导地位的精读课课堂教学,也同样肩负着这一使命。 二、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尝试基础阶段,学生的日语能力为零起点,但并不等于课堂教学就应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为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才能有助于其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首先应该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不再仅是知识和语言的来源,而应转变为课堂交际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参与者,通过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启迪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素质。要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和开发各种有交际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内容。1、通过图片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基础阶段中,不仅语音阶段,许多语法点的教学均可借助图片展开。利用图片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语法的诠解和句型训练更为直观和形象。如在导入/一组句型时,教师板书该组句型后将一张复印放大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图片表现的内容是一位教师在黑板前大汗淋漓地讲课,而山本正趴在课桌上睡觉,佐藤在吃盒饭,森田在写情书,川本在写作业。教师指图提问,在师生的问答中引出句型。几个回合后,可由学生彼此继续进行回答,直到把图上表现的几个内容全部做完。之后可先请学生尝试对该组句型的功能和适用场合进行归纳,然后教师再进行整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在了解该语言知识形式、结构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实际的语用功能,还避免了在实际运用时以汉语思维去硬套。如该课课后中译日练习中,有一句:“好热呀,可以开门吗?”在笔者做此尝试前的班级,就见过的译文。而在实施此尝试后的班中,则无一人用错。这种借助图片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从视觉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师生间、学生间双向互动的课堂交流,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初级入门阶段起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的交际意识。2、通过设置语境培养、训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谓语境概括地讲即语言环境。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说出来的,因而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等的制约。这种设语境导入语法点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双向交流中理解该语法点所表达的意义,同时还可使学生在课堂交际活动中,去体会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或情景中使用该语法点。以样态助动词为例,教师将该助动词板书后,可设置不同的语境分别导入其三种用法。如:以选择A与B在测试中的良好成绩引入;以水杯置于桌边或水满将要溢出杯子的情境启发学生导入、水;再以较新的钱包扔在纸篓内导入使等例句,并请学生尝试归纳接续方法、语意等,然后教师可再就其活用、否定形等做必要的说明、整理。同样对于词义的学习,教师也不应单纯地罗列词义,而要引导学生善于在语境中学习词汇。不要求学生去单纯地记忆词的中文译意,而应指导其在语境中熟悉掌握词的指示意义及与其它词之间的语意关系和修饰、搭配关系,从而培养其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对于课后练习笔者也做了相应的尝试。如新编日语(上外编写)其1、2册的课后练习中,大部分是仿照例句进行语法点或句型的置换练习,多无上下文,如2册16课练习四的(1)-(5)均为置换练习,做(1)题时,教师只板书训练句型,要求学生不看书,而由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讲出书上原文,学生只在对话的适当处用上该句型,这种训练可是师生问答的形式,也可由学生依照此形式两人一组,思考一、两分钟后做问答。这种训练要求教师应事先对每一题设计出自己的语境对话,并及时对句中的某些范围过窄的词语做必要的调整。该训练结果是:既可以避免机械地重复操练,也使学生尽可能在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双向交流中积极地思考,熟悉语言知识,体会语言的语用功能。3、采用整体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换当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后,精读课如果仍按照从单词入手,然后学习句子,就字论字,就句论句进行爬行或阅读教学的话,势必阻碍学生在吸收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如何综合地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采用整体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以课文的结构和信息内容为中心,从文章的总体入手,把握、理解句子和词汇的用法。上外新编日语3、4册教材校对1、2册不仅在篇幅上扩展了,而且在内容上增大了信息量,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从日本的自然、风俗文化到民族、宗教信仰、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语言背景。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知识点本身的使用程度,对学生自己能够看明白尽量少讲,突出讲解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从客观上把握课文,启发其透过语言知识去体会、思考并捕捉其中所负载的交际文化的内涵。对学生较熟悉的内容。如3册6课应用文象目方、10课物等,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来讲。对学生不太熟悉的知识则可采取由教师事先布置课题,学生以几个人为一组进行课下查阅准备,然后课上先由学生介绍,再由教师做补充归纳的方式。并以此为基础提问或复述要点,概括大意。如4册6课公害一文,可先布置学生查阅文中所列的几种公害的具体情况,在课上讲给大家,教师做补充,整理后,再对要点进行提问,后请学生概括大意。当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并把握了文章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其它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1)根据课文中特定的情景等,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以做会话短剧。树立和培养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并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思想。(2)根据课文主题,组织学生实践。如3册8课表阅读结束后,教师将有关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归纳说明,组织学生分为二、三个小组,选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调查、分析、整理,然后在全班发表演说。(3)对于一些相关知识特别是文化背景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之提供了陈述独立见解、表露自我个性的机会,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及其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此外,笔者还采取了对听、说、读、写、看几项基本技能进行全方位训练的教学模式。如针对课文内容补充相应的阅读篇、辅以视听训练。引入三分活动等,均对学生更形象、立体地理解、把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教学尝试的效果评估1、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教学的尝试遵循了大纲的教学原则,同时也符合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教学原则,使教学本身成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沟通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设计课堂交际活动,启动学生的语言思维,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还使之在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自觉地去体会语言的运用效果。2、由于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尝试,不仅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还注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时常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健康向上的个性品格以及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笔者开展此尝试以来,学生们性情越发活泼,乐于参加各项活动。3、为了检验该尝试的教学效果,我试着对班上的学生学习态度作一评估,以数据为例参见表1,仅供参考。 四、结语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是日语学习的基本功,即语音、语调的正确,语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词造句与谋篇)的规范,词汇表达的得体,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日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前提,也是培养复合型日语专业人才的基础。此外,从表1中不难看出,学生对基础阶段教学的这一尝试是持肯定态度的。以上是笔者在基础阶段教学中的点滴尝试,仅供高校日语基础课教学中作参考。 参考文献1、刘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