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微波技术》课后题答案详解一二章.pdf_第1页
哈工大《微波技术》课后题答案详解一二章.pdf_第2页
哈工大《微波技术》课后题答案详解一二章.pdf_第3页
哈工大《微波技术》课后题答案详解一二章.pdf_第4页
哈工大《微波技术》课后题答案详解一二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解 第 一 章 题 解 第 一 章 1 1 微波是频率很高 波长很短的一种无线电波 微波波段的频率范围为 8 103 Hz 12 103 Hz 对应的波长范围为 1m 0 1mm 关于波段的划分可分为粗分和细分两种 粗分为米波波段 分米波波段 厘米波波段 毫米波波段 亚毫米波段等 细分为KaKKuXCSLUHF 等波段 详见表 1 1 2 1 2 简单地说 微波具有下列特点 1 频率极高 振荡周期极短 必须考虑系统中的电子惯性 高频趋肤效应 辐射 效应及延时效应 2 波长极短 反射 是微波领域中最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 因此 匹配问题是 微波系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同时 微波波长与实验设备的尺寸可以比拟 因 而必须考虑传输系统的分布参数效应 3 微波可穿透电离层 成为 宇宙窗口 4 量子特性显现出来 可用来研究物质的精细结构 1 3 在国防工业方面 雷达 电子对抗 导航 通信 导弹控制 热核反应控制等都直 接需要应用微波技术 在工农业方面 广泛应用微波技术进行加热和测量 在科学研究方面 微波技术的应用也很广泛 例如 利用微波直线加速器对原子结构的 研究 利用微波质谱仪对分子精细结构进行研究 机载微波折射仪和微波辐射计对大气参 数进行测量等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2 1 解 01 01 1 ZZ ZZ 82 811 Z 2 2 解图 a 的输入阻抗0 2 1 ZZab 图 b 的输入阻抗0ZZab 图 c 的输入阻抗0ZZab 图 d 的输入阻抗0 5 2 ZZab 其等效电路自绘 2 3 解 01 01 1 ZZ ZZ e j j 4 1 2 1 1 2 1 2 4 解 1 e j ZZ ZZ 4 01 01 1 2 2 83 5 1 1 1 1 2 2 l ee jl j l 4 2 110 2 2 2 5 解 ljZZ ljZZ ZZ tg tg 10 01 0 39 673 8 jZin 24 6009 2201 jZ 1005003 jZ 2 6 证明 00 ee ljlj UU 00 0 ee ljlj Z U I 而IZEIZEUg0 e UE lj 0 2 故 2 E U 2 7 证明 lZj ljZ ljZZ ljZZ Zin tg 1 tg tg tg 1 1 10 01 而 1 1min Z 对应线长为1minl 故 1min 1 1min 1 tg 1 tg 1 lZj ljZ 整理得 1min 1min 1 tg tg 1 lj lj Z 2 8 解 38 0 01 01 1 ZZ ZZ 而给定的1Z是感性复阻抗 故第一个出现的是电压腹点 即 4线应接在此处 50 001 ZZ 23 2 1 1 1 1 7 7401 Z 7 68tg 1 1 0 29 m 4 1max d 若在电压波节处接4 线则m 04 1 4 1max1min dd 334 0 01 Z Z 2 9 解 图 a 0 c 3 1 b 3 1 a 图 b 5 1 d 3 1 c 3 1 e 0 b 0 a 图 c 0 c 0 d 3 1 b 3 1 a 图 d 1 c 0 d 0 b 0 a 2 10 解 0 01 01 ZR ZR c 5 37 2 1 21 R RRZb 3 1 0 0 ZZ ZZ b b b 3 1 2 e lrj ba 150 aZ 因为0ZZa 所以a处是电压波腹点 电流波节点 A 9 4 min ai a RR E II V 3 200 minmax aaZIUU 又因为0ZZb 所以b处是电压波节点 电流波腹点 A 9 8 max IIb V 3 100 min UUb 由于2R的分流作用 故 A 9 4 2 1 bbcbII 因为01ZR 所以bc段载行波 V 3 100 cU A 9 4 cI 题解 2 10 图 2 11 解 设负载端的反射系数为 1 传输线上的驻波比为 输入阻抗为inZ 则 e j ZZ ZZ 6 01 01 154 0 54 01 35 3 1 1 1 1 4 54604 384 tg tg 10 01 0 j ljZZ ljZZ ZZin 2 12 解 3 1 01 01 ZZ ZZ d dc 段呈行驻波状态 0 2 1 ZZc 3 1 0 0 ZZ ZZ c c c bc 段呈行驻波状态2bd 0 e be 段呈行波状态 0 3 2 ZZZZbbb 2 0 b ab段呈行驻波状态 00 2 3 2 ZZZZba 因为caZZ 所以a点为电压腹点 电流节点 根据输入端等效电路可求得 A 15 2 min ag m a RR E II V 60max aaaIZUU 由于be段为行波 所以beUU 5 1 1 1 b b ab V 405 1 60 maxmin abbUUU A 5 1 minmax I II abb V 40 ebUU A 15 2 1 Z U I e e V 20 40 bd e U V 4020 dd U A 067 0 3020 40 d I A 14 0 e I 2 13 解 1 分析工作状态 de段 终端开路 1 e 0 de K de e和d为电压腹点 电流节点 距e点 4 处为电压节点 电流腹点 线上载驻波 cd段 设de段的输入阻抗为 d Z 则cd段的等效负载 225 22 ZZZZ dd 01 Z 故线上载行驻波 且d点为电压腹点 电流节点 c点为电压节点 电流腹点 3 1 d 5 0 cd K 2 cd bc段 0 2 01 100 ZZZZ dc 故线上载行波 0 c 1 bc K 1 bc bf段 01 ZZ 线上载行波 0 f 1 bf K 1 bf bg段 g端短路 线上载驻波 1 g 0 bg K bg g点为电压节点 电流 腹点 b点为点压腹点 电流节点 ab段 b处总阻抗 b Z为三个阻抗的并联 0 ZZb 0 ZZb b Z 故 50 2 1 0 ZZb 线上载行驻波 b处为电压节点 电流腹点 a处为电压腹点 电流 节点 3 1 b 5 0 ab K 2 ab 2 求U I沿线分布 200 2 0 b a Z Z Z A 6 1 min ag g ab a ZZ U II V 3 100 max aa ab a ZIUU bf b bc bab abab b II III A 3 1 minmax V 3 50 maxmin ab abab b UUU A 6 1 b b bc b Z U I A 6 1 b b bf b Z U I V 3 50 bf UU V 3 50 max b bgbg b UUU A 0 min bgbg b II A 6 1 0 maxmax ZUII bgbg g max A 6 1 cdbc b bc c III min V 3 50 cd b bc c UUU A 12 1 maxmin cd cgcd cd g III V 3 100 minmax cd cdcdcd d UUU de e dede d III 0 min e cd d dede d UUUU V 3 100 max A 3 1 0 maxmax ZUI dede 0 min de U 将上述各值标绘出来 如图所示 题解 2 13 图 沿线U I分布 3 负载吸收功率 W 39 1 2 1 1 ff IUP W 24 1 1 2 12 2 d cd d cd d IUP 2 14 解 1 为使ab段处于行波状态 需使b处的等效阻抗 0 ZZb 因为d d 处可 视为短路 4 2 l 故 1002 011 ZRRZd 再经4 1 l 折合到b处的阻抗 为 4002 0 2 0 ZZZZ db 又经4 3 l 折合到b处的阻抗 为 2 2 0 RZZb 0 ZZZZ bbb 1002 02 ZR 2 分析工作状态 求 ab段呈行波状态 1 ab cd段呈驻波状态 cd d端为电压节点0 min U 电流腹点 max I c端为电压腹点max c U 电流节点0 min c I bc段为行驻波 3 1 01 01 ZR ZR c 2 bc c端为电压节点 min c U 电流腹点 max c I b端为电压腹点 max b U 电流节点 min b I be段为行驻波 3 1 e 2 be e端为电压节点 min e U 电流腹点 max e I b端为电压腹点 max b U 电流节点 min b I 3 求U I 输入端等效阻抗为 200 0 ZZin A 2 0 ing m a ZR E I V 40 inaa ZIU 因为b点的两段分支完全相同 故有 minmin A 1 0 2 1 bab III V 40 maxmax abb UUU A 2 0 minmax bbcc I I max max min V 20 c bc b c U U U A 2 0 minmax bcbe II V 20 max min be b c U U A 1 0 0 max max Z U II c d 0 d U 按上述所求各值绘出沿线U I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题解 2 14 图 沿线U I分布 4 检测电流 A 1 0 d II 2 15 解 1 求驻波系数 3 1 01 01 1 ZZ ZZ 2 bc 1 Z等效到b 点的阻抗为 01 6 08 0 ZjZ 则b 点的等效阻抗为 021 5 025 0 ZjjXZZb 于是 b 点的等效阻抗为 01 5 125 0 ZjjXZZ bb 故b 点的反射系数模为 859 0 0 0 ZZ ZZ b b b 2 13 ba 2 计算送至负载 1 Z上的功率 输入端的阻抗为21080 2 46 1 0 jZjZa A 2113 1 2 46 2 10 0 jZjZZ E I ag m a V 72 193 8 2113 21080 j j j ZIU aaa 因传输系统无耗且 1 jX和 2 jX不消耗能量 故传送到负载 1 Z上的功率为 W 654 1 7 82 2 1 0 1 ZIUP aa 2 16 解 若A处无反射则必须A处的输入阻抗等于特性阻抗 0 Z 即 0 101 011 01 tg tg Z ljZZ ljZZ ZZin 得 lZjZZZ ljZZZtgtg 10010 2 01101 lj lZ ljZZjtg15000tg5000100tg50150Z 01 2 010101 由等式两端实部相等 得 l lZZtg15000tg50 2 0101 将 l 100tgZ01 代入上式 有 414 1tg l 152 0 l l152 0 141 4 4 100 1 41Z01 2 17 解 5 参阅习题 2 7 求证公式有 747 35 tg tg1 1min 1min 0011 j lj lj ZZZZ 2 18 解 1 1 UU 1 1 II 1 1 2 1 2 122 111 i PIUIUP 又 2 0 1 1 ii PPP96 0 2 01 2 1 iir PPP04 0 2 17 4 1 P Pr 2 19 38122 6 30 2 tg 3050 75 6 30 2 tg75 3050 75 tg tg 10 01 0 j jj jj ljZZ ljZZ ZZ 2 20 解 0 1 3 1 2 2 1 3 1 4 将它们各自代入下列二式中 1 max U 1 min U 即可绘出各自的工作状态如图所示 题解 2 20 图 工作状态分布图 2 21 解 3 1 1 由 3 1 022 022 ZZ ZZ 解得 20 2 Z 2 Z等效到B点为 80 2 Z 1 1 21 80 80 Z Z ZZZB 4000130 400030 50 80 80 50 80 80 9 1 1 1 1 1 1 1 01 01 1 Z Z Z Z Z Z ZZ ZZ B B 64 1 Z B Z等效到电源端的阻抗 为 6 3564 80 A Z 由输入端等效电路可得 B Ag m A I ZR E I A 117 0 6 3550 10 V 48 764117 0 AA IZU V 48 7 AB UU V 74 3 U U B C 经 1 Z分流后送到 02 Z段的输入电流及终端电流分别为 A 065 0 21 2 ZZ ZI I B B A 13 0 BCBC II W 216 0 1 2 1 1 2 1 2 11 CCi IUPP 2 22 解 ZZ eZIUeZIUzU 2 1 2 1 011011 当 01 ZZ 时 j 1 011 1 2 1 ZjZj eUeZIUzU 70 4 2 20 10 j j BC eeUU 70cos 10 ttuC 65 8 2 20 10 j j BA eeUU 65cos 10 ttuA 20cos 10 ttuB 2 23 解 ljZ ljZZ ljZZ ZZintg tg tg 0 10 01 0 SC ljZLjtg 0 解得 lSC40tg cm 87 24 SC l C l Z j 0 0 tg 1 C 1 l C 18 0tg 0 cm 2 8 0 C l 2 24 证明 ljZZ ljZZ ZZin tg tg 10 01 0 lZj ljZ Zin tg 1 tg 1 1 lj ZC tg 1 0 ljZSCtg 整理得 C inC SCin Z ZZ ZZ Z 0 0 1 将已知数值代入上式 得 30 30 1 5 1 2 1 5 1 2 1 j j ej e jZ 整理得 15 2277 21 1 jZ 2 25 解 1 2 16 0 1 jZ 在阻抗圆图上找到点 2 1 6 0 XrA 其对应电刻 度为 0 15 以OA为半径顺时针旋到电刻度为 27 0 12 015 0 的B点 得 8 13 3 jZin 905 16 jZin 2 8 04 0 jZin 在圆图上找到点A 其电刻度为115 0 由A沿等 圆逆转 15 0至点 265 0 B反转 至C点读得09 024 01jY S 0018 00048 0 1 jY 3 6 02 11jY 在圆图上找到1Y所对应的点A 其电长度为173 0 以OA为半径 顺时针旋至B点 533 036 0173 0 读得 14 06 0jYin S 0023 001 0 jYin 4 5 01jYin 在圆图上找到inY所对应点A 其电长度为145 0 再以OA为半径 逆转36 0到B点 005 0 再反转 读得03 064 11jZ 5 182 1 jZ 5 24 01jZ 在圆图上找到4 0 r 2 X的点A以OA为半径旋至正实轴得 5 13 862 0 1 1 1 52 1 52 1 862 0 j e 6 24 0jZin 在圆图上找到点 24 0 XrA 其电刻度为178 0 以OA为半 径旋至正实轴得到 5 13 862 0 in 52 1 52 862 0 j in e 以OA为半径旋至428 025 0178 0 的B点 即为 482 009 01jZ 862 0 1 128 1 128 1 862 0 j e 题解 2 25 图 2 26 解 1 219 025 0469 0 1 2 242 0 1 3 31 02 01jZ 28 247 11jY 在圆图上找到47 1 g 28 2 b的交点A 电刻度为202 0 以OA为半径顺时针旋转 与1 g单位圆相交于点B 读得电刻度为312 0 0 2 in b 故 11 0202 0312 0 1 见图 4 07 1 jYin 93 0jYin 题解 2 26 图 2 27 解 1 在圆图上找到点 6 03 0 XrA以OA为半径做圆交至实轴得点B C并读得 21 075 4 K 09 0 1 点A 所以电压腹点和节点至负载的距离分别为 l16 0 1max 41 0 1min l 2 在圆图上找到1Y 4 0 g和6 0 b两圆之交点 反转 即为1Z 其电刻度为 154 0 故 l096 0 154 025 0 1max 52 3 l346 0 1min 284 0 K 3 圆图上5 0 K即为电压节点 由K沿等 圆逆转32 0所得到的点即为1Z 读得 75 032 11jZ 5 3766 1 jZ 由1Z沿等 圆顺转25 1 实转半周即可 即得33 057 0jZin 故 5 165 28 jZin 4 在圆图上以5 1 做圆 由 点逆转082 0即可找到42 016 11jY S 0056 00155 0 1 jY 由1Y顺转205 0得到4 093 0jYin 故 S 0053 00124 0jYin 5 因85 3 minmax UU 在圆图上找到对应点并做圆 由 起逆转032 0 得到 8 14 21jZ 故 90120 1 jZ 再由1Z顺转82 1 得到225 0285 0jZin 故 25 1125 14 jZin 题解 2 27 图 2 28 解 4 067 01jZ 在圆图上找到1Z所对应的A点 其电刻度为0880 l 再 以OA为半径旋至288 0088 030 6 B点 读得 45 07 1jZin 75 335 127jZin 题解 2 28 图 2 29 解 1 5 0jZSC 在圆图上找到 l073 0 2 5 0jZSC 查得 l427 0 2 30 解 cm100 fc 2 0 1max d 由圆图实轴上找到3 的点 由此沿等 圆逆转2 0得到29 035 01jZ 故 87105 1 jZ 2 31 解 1 因终端接的是感性复阻抗 欲匹配 应利用并联短路支节提供一容性电 抗 这样即可使B处的等效阻抗呈纯阻 即 100 B Z 于是 200100400 01 BAZ ZZ 2 100tg 01 j ljZZ SCSC cm 139 200 100 tg 2 1 lSC 3 若匹配装置放于A处 则800800 1 2 j Z Z Z B A 这就要求并联短路支节提供一 感性电抗 于是 566400800 01 Z cm 8 22 566 800 tg 2 1 lSC 2 32 解 1 求 K 7 01 1 jZ 在圆图上所对应的点A 其电刻度为15 0 以OA为半径做圆交实轴分别为B C 读得 2 5 0 K 330 1 1 2 100 0max ZR 25 min R 第一个出现极值的是最大电阻 距负载为 cm 10 150250 l 3 2 1 1 沿等 圆以OA为半径旋至D点 352 0 读得 72 098 0jZin 3649 jZin 2 33 解 单螺调配器是以改变螺钉的插入深度和位置达到匹配目的的 其工作原理与单 支节匹配器完全一样 2 34 解 1 在圆图上找到5 2 g和1 b二圆之交点1Y 电刻度为227 0 2 在圆图上连接点O和 15 0 以此为直径作圆 此即 辅助圆 3 由1Y沿等 圆顺转15 0至 1Y 再由 1Y沿过该点的电阻圆旋转交 辅助圆 于 aY aY 4 将 辅助圆 顺时转1 0即到达1 g的单位圆上 aY和 aY分别落在3Y和 3Y上 再由3Y和 3Y沿1 g圆旋转至O点即得到了匹配 2 35 解 33 167 01jZ 在圆图上找到对应点 反转 得到62 03 01jY 其 电刻度为408 0 1 求1Y aY 1 l 由1Y沿等 圆顺转1 0得到05 022 01jY 由1Y沿等电导22 0 g圆旋转交于辅助 圆两点 得 39 022 0jYa 65 122 0jYa 求得 34 012jYYYa 6 112jYYYa 就是说 第一支节的长度 1 l将有两组解 在圆图上找到34 02jY 6 12jY 的对应 点 其电刻度分别为052 0 161 0 则 l302 0 052 025 0 1 l411 0 161 025 0 1 2 求3Y 4Y 2 l 由aY aY沿各自的等 圆顺时针旋转 交于单位圆 1 g 得到 88 113jY 68 313jY 要求1 bY 故 88 134jYYYb 其电刻度为328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