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2(2分)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这是( )现象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4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5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 ,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 应该是( )A. uf B. fu2f C. u = 2f D. u2f6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洁白的月光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浪漫的荧火虫7放映电影时,银幕用的是粗糙的白布,这是因为( )A.白布能发生镜面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B. 白布能发生漫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C.白布能使光线发生弯曲,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D.白布能使光沿直线传播,使人看到银幕上的像8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其矫正做法是 图9如图所示,夏天的早晨,植物叶上常会有露珠,透过露珠看叶子,叶脉会变大、变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时,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10质量为100的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为A110gB100g C90g D10g11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有50g、10g和5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 0g12345A65.4g B67.2g C67.4g D67.6g12生活中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指A铁质量比棉花大 B铁的体积比棉花小C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D铁的重力比棉花大13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14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A. 一个乒乓球 B. 一只母鸡 C. 一只鸡蛋D. 一张课桌15以下图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 ) A.a、d B.b、c C.a、c D.a、b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6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 和 引起的。18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光 传播的规律。真空中的光速为 m/s。19为了防止森林、草地发生火灾,在野外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镜,它对太阳光具有_作用20实验中某同学测得一金属块的密度为7.2103 kg/m3,合 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1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_不变,_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9分)22如右图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情景,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2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透明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日常生活中的镜子的目的是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24小周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 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四、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25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AO从空气中入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用字母表示反射角(2)在图乙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3)一束光线经过某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这个透镜(4)在图丁中,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五、计算题(共10分)26(4分)一块铜的质量是1780kg,体积是0.2m3,铜的密度是多少?27(6分)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1)该瓶子的容积。(2)该瓶子最多能装多少kg的食用油?(食用油密度油=0.9103kg/m3)5参考答案1 D【解析】试题分析:A.“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C.汽车后视镜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D.水中的吸管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选择D。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2C【解析】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归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选C。考点: 光的折射3B【解析】试题分析: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树叶间的分析,在地面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故选B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4D【解析】试题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猴子捞月,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错误;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正确故选D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5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远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大于2倍焦距。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D【解析】试题分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A错;晶莹的露珠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B错;璀璨的钻石也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钻石自身不发光,C错;荧火虫自身发光,是光源,选填D。考点:光源,光的反射,光的折射。7B【解析】选B.粗糙的白布表面凹凸不平,把射向白布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故选B.8B D【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使得成像的位置前移,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得成像位置后移。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成像时把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如图B所示,矫正的办法佩带凸透镜,使得晶状体折射后的光线提前会聚,而把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如图D所示。9A【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露珠的特点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到的叶脉变粗了,变得更加清晰故选A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放大镜的制作原理首先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此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理念,将自然界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两者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10B【解析】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100g水结冰后,质量依然是100g,只不过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其体积会增大。考点:质量11C【解析】试题分析:天平的分度值为0.2g,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物体质量m=50g+10g+5g+2.4g=67.4g,选C。考点:天平的使用点评:读数时,先看清天平的分度值,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12C【解析】试题分析:从题意中可以明确“铁比棉花重”指的是单位体积铁的质量比单位体积棉花的质量大,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故选C考点:密度及其特性点评:此题从一句生活中的常用语展开,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分析,从中加强了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13B【解析】试题分析: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所含物质减小,所以质量变小;密度是物质的属性,所以密度不变,即质量减小,体积也减小,质量与体积比不变。故选B。考点:质量、密度的特征。点评:是一道基础题,考查了质量和密度的特点,应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14C【解析】试题分析: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8mg;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5斤=2.5kg;一张课桌的质量大约50斤=25kg;一个鸡蛋大约就是一两即50g。故选C考点:质量的估测点评:此题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这是易错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物体要多观察,多思考15A【解析】试题分析: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观察到的是虚像;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底片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用投影仪投影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用平面镜矫正姿势,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综上所述,成虚像的是a、d故选A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点评:(1)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3)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62,不变【解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当该同学走进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小明大小始终一样,即像的大小将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17反射;直线传播;色散【解析】试题分析: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立竿见影的“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彩虹”的成因是光的色散。考点:光现象18沿直线 3108【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甲同学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乙同学,说明乙挡住了其他同学反射来的光,即其他同学都在乙和甲的连线上;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m/s考点:光沿直线传播 光速19凸透;会聚【解析】试题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灾;故答案为:凸透;会聚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207.2 每立方厘米某金属块的质量为7.2克 【解析】试题分析:密度的标准单位为kg/m3,还有常用单位为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它的物理意义就是根据定义来描述的,例如本题中的金属块的密度为7.2g/cm3,表示每立方厘米的该金属块的质量为7.2克。考点:密度的单位及定义21质量; 体积【解析】试题分析:冰熔化成水后,虽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根据公式=m /V 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体积和物体的密度成反比,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22 用手拿砝码 没有左物右码 游码没有归零【解析】(1)在放砝码前游码应调零,所以错误是游码没有调零(2)砝码应用镊子夹取,所以错误是用手放砝码(3)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所以错误是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3(1)便于找到物体所成像的位置(2)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解析】试题分析:(1)如果实验中使用平面镜,那么只能从镜子中看到前面蜡烛的像,而不能看到后面的蜡烛,则不能确定像的位置;(2)两只蜡烛完全相同,后面蜡烛又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说明二者大小相等,从而证明前面蜡烛的像和前面的蜡烛大小相等。考点:平面镜成像实验24(1)光屏中央(2)左 左(3)透镜【解析】:(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要使所成的像更小,应增大物距,所以使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或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则像距要变小,所以光屏要靠近透镜或向左移动(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1)光屏中央(2)左 左(3)右点评: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起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会聚光线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也考查了实验的操作要求及成像规律的应用25答案如图所示【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光线,要先画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在画凸透镜的三特殊光线时,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员的学习能力与发展建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的常见考题分析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管理者的需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消防工程设计流程详解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新进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解析答案可打印
- 2024-2025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练
- 第十册数学考试卷及答案
- 大二班数学题试卷及答案
- 一年级数学多元化教学计划
- 特殊儿童情绪管理课程计划
-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大全不用再找了
- 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用法课件
-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 SAP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方法配置及操作手册
- 奥数举一反三简单推理
- 高中英语教师研修-罗马建筑文化课件
- 货物验收单(模板)
- 沪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测试卷(含答案)
- 复旦大学大学生创业导论课件06创业的商业计划书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6篇)
-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