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暑期补习效果检测考试试题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暑期补习效果检测考试试题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暑期补习效果检测考试试题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暑期补习效果检测考试试题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暑期补习效果检测考试试题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 登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适应性练习一第卷(必做,共6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选择题1.读图,完成1题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S线代表近地面,则 A为高空南风 B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下沉 C为东北信风 D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上升下表是浙江舟山某地某年8月某日气象观察资料表,读表回答23题。时间气温()气压(hPa)降水(毫米)风速(千米/时)12时前后301002103018时前后289905023024时前后27100410502. 由表中资料可知,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3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该地18时前后的情况是A阴雨连绵B河水暴涨 C高温晴朗D低温少雨图为某游客在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据此完成4-5题。4此岩石最可能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5上图中岩石形成的作用是下图中的A外力作用 B外力作用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下图是某大陆气压形势图,回答6-7题。6此时 A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 B南非开普敦温暖湿润CD地风力小于C地 D北京昼长夜短7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E处8.有关岩石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B.岩石圈包括地壳及上地幔顶部C.地壳就是整个的岩石圈D.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9. 下列景观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什么地貌的发育过程?( )。A.冲积平原 B.断块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10.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B.板块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现象C.在板块相碰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D.各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最稳定的地方11.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小的是( )12.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13.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是由下列哪个天气系统形成的( )。A. 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14.受北半球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是( )。A.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 B.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C.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D.夏季华北地区的暴雨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15.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16.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17.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819题。18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1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20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M读右图回答2122题。21.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2.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2324题。23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24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2527题。25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26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27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8题。图L21228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A B C D读板块示意图,完成2930题。29图中段板块界线中,与其他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A B C D30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Aa BbCc Dd以下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31m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32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Am、n两地都晴朗 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朗 Dm地晴朗,n地有雨33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L2311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北风34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A台风的影响 B反气旋的影响C海陆热力差异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据图完成3536题。35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36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ABCD37下图为等压线图,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1214题。38.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的纬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B C D39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 B C D40.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 B C D第卷(必做,共40分) 1.读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 , B ,C , D 。(2)A、B、C、D四地,盛行上升气流的 是 ,盛行下沉气流的是 。(3)标出BC和CD之间的风向。(4)受D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特点是 。(5)7月份,图中C气压带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 A.被陆地高压切断 B.被海洋高压切断C.被陆地低压切断 D.被海洋低压切断2.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B处地质构造是 。(2)A处地貌是 ,该地貌形成的原因 。(3)已知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岩。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 、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 ,理由 。 (5)下列地形地质构造与B地相同的是 。A.庐山 B.东非大裂谷 C.喜马拉雅山 D.渭河平原(6)岩层由新到老的关系是 姓名_ 班级 _ 准考证号_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2)甲低的天状况是 。(3)图中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5)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4.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 图。(2)图中箭头C表示 (方向)季风,它主要成因是 。(3)在乙图示季节,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被亚欧大陆上的_低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其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 (4)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受季风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 。此时期我国塔里木河处于 (丰水、枯水)期.答案选择题1-10 DABCB ABCCC11-20 DCDBB ABBDC21-30 CBADC DBCDB31-40 ADACB DAADB综合题1.(1)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2)BD AC(3)BC间风向(西南)CD间风向(东北)(4)高温多雨(5)C2.(1)背斜 1分 (2)山地(山岭) 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2分(3)大理岩 1(4)B处1分岩层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塌陷,不易储水,便于开凿 2分(5)C 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