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全章复习及练习题.doc_第1页
数列全章复习及练习题.doc_第2页
数列全章复习及练习题.doc_第3页
数列全章复习及练习题.doc_第4页
数列全章复习及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_.2.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_.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 项,第_项,.3.数列的一般形式:,或简记为_,其中_是数列的第n项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_.注: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求数列中任意一项;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5数列的表示方法 通项公式法 图象法 递推公式法 数列的前n项和6高中数列主要研究的问题:巩固练习1下列解析式中不是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是()A.B.C.D.2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B. C. D.3已知数列,那么是这个数列的第()项.A. B. C. D. 4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BCD5上述关于星星的图案构成一个数列,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BCD6已知数列,且,则数列的第五项为()A. B. C. D. 7在数列,中,应等于()ABCD8在数列中,对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且,则()A B CD9在数列an中,a11,a25,an2an1an(nN*),则a1 000()A5 B5C1 D110若,则与的大小关系是()ABC D不能确定11数列,的项数是()AB CD12已知数列,它的最小项是()A. 第一项 B. 第二项 C. 第三项 D. 第二项或第三项13数列,是一个函数,则它的定义域为()A. 非负整数集 B. 正整数集C. 正整数集或其子集 D. 正整数集或14下面对数列的理解有四种:数列可以看成一个定义在上的函数;数列的项数是无限的;数列若用图象表示,从图象上看都是一群孤立的点;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唯一的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ABCD15数列中,那么是其第_项16数列an满足anan1(nN*),a22,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则S21_. 等差数列(第一部分)1定义:若数列_, 则称为等差数列;2递推公式:_;3通项公式:_;4. 前n项和公式:_;5求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基础练习1.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1=12, a6=27,则d=_2.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7=8,则a1=_3. 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_.4. 等差数列-10,-6,-2,2,前_项的和是545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B CD6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2a54,an33,则n为()A48 B49C50 D517.在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A.84 B.72 C.60 . D.488.数列 中,前n项和,则,;9. 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求它的前3项,并求它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第二部分)等差中项(1)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_即:_或(2)等差中项:数列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所以通项公式可写为:_.前和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所以前n项和公式可写为:_.(2)当时,则有_,特别地,当时,则有_.注:, 基础练习题1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等于 ( )A.45 B.75 C.180 D.3002. 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前20项的和等于 ( )A.160 B.180 C.200 D.2203. 在等差数列中,前15项的和 ,为 ( )A.6 B.3 C.12 D.4 4在等差数列中,公差1,8,则 ( )A40B45C50D555在等差数列中,若,则n的值为 ( )A18 B. 17C16D156等差数列中,等于 ( )A205B215C1221D207一个只有有限项的等差数列,它的前5项的和为34,最后5项的和为146所有项的和为234,则它的第七项等于 ( )A22B21C19D188设an(nN*)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且S5S6,S6S7S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d0 B.a70C.S9S5D.S6与S7均为Sn的最大值9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A.130 B.170 C.210 D.26010与的等差中项是_-11在等差数列中,若,则.12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项和.等比数列(第一部分)1定义:若数列_, 则称为等比数列;2递推公式:_或_;3通项公式:_;4. 前n项和公式:_或_;基础练习题1已知an是等比数列,a2=2,a5=,则公比q=()AB2CC.2D2等比数列an中,a6+a2=34,a6a2=30,那么a4等于()A8B16C8D163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且=2,=1,则= ( )A. B. C. D.24. 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 A. B. C. D.5. 若等比数列an满足anan+1=16n,则公比为A2 B4 C8 D166. 在等比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A B C D7. 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成等差数列,则公比=8.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则9.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成等差数列,则的公比为等比数列(第二部分)1. 设a,G,b成等比数列,则G称a、b的_中项. 可得:_.2. 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当时,则有_,特别地,当时,则有_.3.若是等比数列,且公比,则数列, _,_也是等比数列。 基础练习1在等比数列an中a2=3,则a1a2a3=()A81B27C22D9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2a5=10,则lga3+lga4=()A1B1C2D03在等比数列bn中,b3b9=9,则b6的值为()A3B3C3D94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3,则=()ABCD15在等比数列an中,an0,a2=1a1,a4=9a3,则a4+a5=()A16B27C36D816已知数列1,a1,a2,4成等差数列,1,b1,b2,b3,4成等比数列,则的值是()ABC或D7在等比数列an中,a1a2an2n1(nN*),则aaa等于()A(2n1)2 B.(2n1)2C4n1 D.(4n1)8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 )A. 16() B.6() C. () D.()9如果一个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此数列()A.为常数数列B.为非零的常数数列C.存在且唯一D不存在10在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则的通项公式为()A.B.C.或D或11在等比数列an中,a7a116,a4a145,则()A.B.C.或D或12在等比数列an中a12,前n项和为Sn,若数列an1也是等比数列,则Sn等于()A2n12 B3nC2nD3n113数列an的前n项之和为Sn,Sn1an,则an_.14an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为Sn,S27,S691,则S4_.数列的求和1直接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切记: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练习1:在等比数列an中,a1a2an2n1(nN*),则aaa等于()A(2n1)2B.(2n1)2C4n1 D.(4n1)2公式法:3倒序相加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练习:(2)求:3错位相减法:比如(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练习:求数列n2n的前项和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求数列=的前n项和常见拆项公式:_;_求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n项和5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练习:数列的前n项之和是_数列的通项的求法1.公式法:已知(即)求,用作差法:。例: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2n+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二、累加法1适用于: -这是广义的等差数列累加法是最基本的二个方法之一。例1 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2 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三、累乘法。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适用于: -这是广义的等比数列例:已知数列满足nn+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练习:已知数列满足2n,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四、构造等比数列例: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练习:已知数列中,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五、构造等差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