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海安县角斜小学 徐雪兰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由3个成语故事组成,均由古籍故事改编而来,故事没有过多的繁复细腻的描写刻画,也没有对故事中人物或事件的评论。它着力于人物怎么做的交代,语言是动性的。因此,在教这样的课文时,让学生生学会通过抓关键阅读分析,从而发现这三则故事的相似之处,找出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从故事中抽取蕴含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这类课文的基本特征,为日后的举一反三做好准备,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8个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3.能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抓关键语句品读,明白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三个成语的意思,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揣摩体会,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揭示其比喻义。难点: 抓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特点,从而理解故事包含的道理。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导入,揭示1谈话: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便是其中一朵奇葩。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2那你知道成语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哪些来源?(同学们的知识还真不少啊!成语是有固定结构和特定意义的现成话,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不少来自口语的成语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的,甚至更多的。如“闭门羹”“人贵有自知之明”等等。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书本记载,包括古代寓言、古典作品、历史典故等。二是来源于民间口语,如“不三不四”“七手八脚”等。 )3揭示课题,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二、学习自相矛盾板块一:学生字,练概括。过渡:我们首先来认识第一个成语1出示自相矛盾,读题。出示图片:矛与盾是什么样子的?(板书:矛盾)谁来介绍下?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剑的牌。两种兵器是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因此,便有了自相矛盾。2检查生字。(生字用红色突出,二类字用粉红色突出)出示:楚国 卖矛 卖盾 坚固 锐利 戳不穿 张口结舌 学生读,其余学生纠正 注意字音:楚、戳、锐(翘舌音)盾(前鼻音) 开火车读 男女生读 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用上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板块二:品言行,悟道理。1揭示学法。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的故事,它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2要想深入理解自相矛盾这篇寓言成语的意思,我们需要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楚国人。一开始,楚国人什么表现?课件出示: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什么矛都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1)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楚国人?(相机板书夸口)(2)什么叫“夸口”?你从他说的话的哪儿知道他在说大话?(3)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怎样夸自己的盾和矛?(可以加动作)3竟有如此锐利的矛,如此坚固的盾!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好,我们一起来问他。(课件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4此时,他是什么样?这就叫(板书:张口结舌)开始是夸口,现在他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课件出示)(因为他说的话相互抵触,前后不一致。)5通过楚国人的说话我们知道了说话前后抵触,不一致就叫自相矛盾。生活中,有些人还有这样的行为呢?你能举例吗?通过以上的事例,我们知道了自相矛盾的寓意就是(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6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语句来品析楚国人的语言、行为,从而明白了自相矛盾的意思,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则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板块三:移学法,再实践学习滥竽充数 1出示课题,看图认识“竽”。从图上看,我们知道“竽”就是所以,“竽”的部首是竹字头。“滥竽”指吹不成调的竽,那么这个成语告诉同学们什么意思呢? 2分组合作,出示要求。(1) 读一读: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故事。(2) 说一说: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3) 议一议: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怎么得到与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3交流:(1)谁来说说故事讲了什么事?(2)南郭先生怎么得到与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板书:装吹竽)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a. 他怎样装的?你想到哪些词来形容此时的南郭先生?(装腔作势、装模作样、不学无术、弄虚作假)好一个装腔作势的南郭先生,谁来读? b. 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南郭先生是怎么得到与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吗?c. 此时的南郭先生可得意了,他想:(3)可是,好日子不长,他偷偷逃走了,(出示图片)怎么回事?(强调没有真才实学)此时,南郭先生心里又会想什么?4生活中,有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谁来举例说说?5现在,你知道“滥竽充数”的意思吗?师总结: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这叫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后来也指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也叫鱼目混珠。6你从南郭先生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过渡:看,我们抓住关键语句来品读,就读出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也领悟了故事的寓意。看来,读故事,说道理难不住大家,现在,我们要挑战高难度的,敢不敢?板块四:学古文,比不同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故事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成语就出自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1. 出示自相矛盾古文。楚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何?”其人弗能应也。 鬻(y)卖。 誉夸耀。 陷攻破。这里是穿的意思。 或曰有的人说。 2自由读。指名读。3你发现这篇古文讲的书上的哪个故事?4对照课文,同桌讨论讨论,你能读懂哪一句?5你发现古文与我们现代文有什么不同?(古文虽然意思难懂,读来拗口,语言精练、简短,概括力强)6小结:看,同样的故事,古文和现代文给我们不同的体验。课后可以再读读滥竽充数的古文,感受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