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7.金蝉脱壳学习目标1. 通过“读品、读思、读悟”的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2. 积累文中的语言,学习文章的写法,练习迁移运用。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积累文中语言,学习运用。难点;关注语言形式,练习迁移写法。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导学设计意图一、回顾,找起点,定目标。2、 品读,在感悟中习得方法。3、 迁移,在读写中生成说感受,整体把握内容。说思路,理清课文脉络。思考、比较,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默读,圈画句子,写感受。默读,圈画。朗读名言,感受细致观察是创作的基础。再次默读,圈画动词,品味用词之精妙。回顾变色龙一课中捕食动作描写,建立新旧知之间联系,加深感悟动词运用的妙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比阅读,品味原文想象的丰富。自读品味,展开想象,感悟另一处想象的丰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写法。迁移写作,借鉴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写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行为表现。1.整体回顾:金蝉脱壳的情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能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吗?预设:奇妙 有趣 好玩 奇特动人2.厘清思路: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蝉虫脱壳的?如果让你把作者的文字变得简单些,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蝉虫脱壳的过程,你会怎样写?预设:蝉儿开始脱壳了,先是露出背,接着头钻出来了,然后六只脚也出来了,最后蝉尾也出来了。3. 比较,明目标:将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句话,这是一种很强的概括能力。同学们看,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将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一清二楚了。如果给你读这样干巴巴的一段文字,你喜欢读吗?为什么呢?4.过渡:作者是怎样把金蝉脱壳的过程写生动,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的呢?那就让我们去文字中发现吧!(一)品读,感悟细致的观察1.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细致?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预设: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颜色的细微变化,带给读者真实感,增加文本可信度。2还有哪些词句让你看出作者的确是经过了一番细致的观察?3.朗读名言:出示: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伽利略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4. 我们在写小动物的行为时,也要像作者一样细致观察,才能吸引读者。(二)品读,感悟准确的用词1我们来看看蝉尾出壳的描写,出示句子: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2.你认为哪些词用得最妙?这些词的使用有什么好处?预设:腾空,仰去,扑来,抓住,一抽这一连串的词语都是蝉虫的动作描写,蝉虫的一举一动尽在读者眼中,让语言表达动感十足,活泼有趣,也让蝉虫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拓展:你看,变色龙一课中也有一段对变色龙捕食动作的经典描写,我们再来欣赏一番。出示句段: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口中,成为美餐。看,一“伸”,一“卷”,两个动词,将捕食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让人难忘。(三)品读,感悟丰富的联想。1.改写句子: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有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和原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2.点拨引领:看到某种情景,能想到另外一种情景或事物,可以让语言表达更鲜活更灵动。3.文中还有这样一处,也是作者的联想,你觉得妙在何处?出示句子: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品读“依依不舍”,蝉儿为什么“依依不舍”?它静静地看着自己脱下的壳,会默默地说些什么呢?你从“依依不舍”体会出了什么?(一)梳理方法,有效训练1.同学们,学到这儿,你发现了吗?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是如何写蝉虫脱壳的呢?2.师生梳理,写小动物的行为表现时,方法很多呢!要细致观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切的体验,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巧用动词,将小动物的表现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才能吸引读者;要合理联想,将小动物的行为写得活灵活现,才能生动有趣;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小动物的表现写得有层次有条理,才能给读者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3.我们得现学现用,赶紧来试试,我们也来写写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行为表现,可以借鉴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提供例子,仅供参考。瞧,一群蚂蚁在搬家呢!看!那只猴子正在吃香蕉呢!回忆课文内容明确学生学习起点,通过关键词语的提炼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理清文章脉络,紧扣重点,实现长文短教。这是本课教学中第一次将学习目标指向了写作。 通过比较,引发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明确品读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凸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并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提纲挈领加深感悟,促成积累,做好写作的铺垫。联系旧知,整合写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对一个知识点学习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循环系统护理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吴江护理招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基层医院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高压电工证考试练习资料及答案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线路运行维护电力政策试题
- 2026年建筑工程公司项目员工住宿安全管理制度
- 绿色制造工艺探索:可降解塑料薄膜的环保生产技术
- 食品工业中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及市场分析
- 新型磁致伸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潜力分析
- 汽车行业生产安全管理系统需求调研
- 家长会: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课件
- 空调水系统完整版本
- 胃癌(英文版)课件
- 混凝土抗渗检测报告
-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药物指导知晓率
-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 港口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 (9.5.1)-10.5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学
-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第4讲-契约理论
- GB/T 18369-2008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 迈克尔逊干涉仪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