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爱莲说教学设计 (上课).doc_第1页
0爱莲说教学设计 (上课).doc_第2页
0爱莲说教学设计 (上课).doc_第3页
0爱莲说教学设计 (上课).doc_第4页
0爱莲说教学设计 (上课).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学习本文运用衬托烘托主题的方法。3.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赏莲配诗(3、4分钟)导语:自古以来,莲以其亭亭玉立的身形、卓尔不凡的风姿、清新淡雅的芬芳拨弄着诗人们的情愫,俘虏了诗人们灵魂。1、 欣赏荷花图景,选择你积累的描写赞美荷花的名句,为这些唯美的图画增添一些诗情。出示荷花图:提示语:(多么宁静、恬美的画面:小荷初露,清露欲滴,蜻蜓驻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提示语:(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与天相接,灿烂的荷花粉若彩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提示语:(田田的荷叶间,荷花亭亭玉立。阳光下,赏荷姑娘身着荷叶一色的罗裙,笑脸和花瓣相映成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 王昌龄)提示语:(清澈、纯净的湖面上,清新、淡雅的荷花暗自开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 李白)过渡语:赞美荷花的诗词还有很多,诗人们对荷花的爱意,从笔墨间流淌出来,定格在纸上,成就了这些千古名句。还有一个人,他对荷花的喜爱,比这些诗人更热烈,更深沉。他就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二、说莲识人(2、3分钟)1、 教师介绍周敦颐及写作背景。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宋代著名哲学家。他一生正直,为官清廉。任职南康太守时,曾在官衙旁挖池种莲,人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这篇千古美文爱莲说。2、 介绍“说”这种文学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借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抒发感慨。“爱莲说”即是说明作者“爱莲的理由”。三、 读莲释义(13、14分钟)过渡语:莲花到底有何魔力,让这位哲学大家如此青睐?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过渡语:文言之美,首在音律。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在不认识的字和把握不住节奏的地方做好标注)抽读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校对音准和节奏,看看他有没有读错和节奏不当的地方)交流 点评过渡语:文言之美,更在韵味。比如语调的扬抑、语气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听听黄老师在这些方面是怎么处理的。2、教师范读,学生感悟朗读的处理。过渡语:黄老师读得怎么样?过渡语:其实你们也能读出韵味,不妨像黄老师刚才一样试试。“语调的抑扬”要像夏日里的麦浪有起有伏;“语气的缓急”要像山间的小溪时缓时急;“语音的轻重”要像雪地上的脚印忽深忽浅。(朗读时可以用你的余光看看老师的手势,或许能给你一点帮助)学生朗读过渡语:非常好,正如我们课前励志名言所说:只要学习不停止,青出于蓝必胜于蓝。3、解词译文过渡语:课前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梳理了不能理解的词语和不能翻译的句子。下面我们小组讨论解决。如小组还不能解决,请组长做好记录。待会儿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要求:在交流的过程中,只要你能解决,直接站起来告诉答案就行。)4、当堂测试过渡语:还有问题吗?真没有了?黄老师在梳理重点词句的时候,遇到了些疑惑,你们能帮助黄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吗?重点词语: 1、世人盛爱牡丹 很(表程度深,用“甚”就行了,比如“渔人甚异之”,这里除了程度深以外还有一层什么含义?范围广。后文中哪一个字点名了这层含义?众)2、不蔓不枝 生枝蔓;长枝节(你能告诉老师,这是文言词汇的什么用法?名词活用作动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玩弄(单独解释亵呢?亲近而不庄重,这里告诉我们词语解释要准确) 4、陶后鲜有闻 少(这里读音xin,还有一个读音xin,比如桃花源记里的“芳草鲜美 ,理解为?“鲜艳或者鲜嫩”)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而不被淤泥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 2、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单独解释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这里为什么要这么翻译?从修辞上它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莲花比作了君子;从文言句式上它属于什么句式?判断句。判断句是文言四种特殊句式的一种,往往以“者也”。或者“者也”为标志。翻译时只需在两者之间加上一个表判断的动词“是”。文中还有那两个句子也是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小结过渡:谢谢同学们,帮黄老师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该走进文本了。四、 品莲悟法(7、8分钟)导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世间花有千万种,作者为什么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呢?1、 找出作者喜欢莲花原因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 细读这一部分,选择其中一句。用“我从一句读出莲花的特点,读出了莲花的品质”的句式谈谈你的感受交流:出淤泥而不染 洁净 洁身自好 濯清涟而不妖 庄重(不妖媚) 质朴端庄中通外直 空心笔直 豁达(虚怀若谷)正直 不蔓不枝 干净利索 自强自立香远益清 芳香弥漫 美名远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容玩弄,凌辱 自尊自重(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板书莲花品质)3、一朵莲花,开出这么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开出这么些优秀高尚的品质。下文中哪一个词语能够概括这些品质?(君子)过渡语:这是作者对莲花的赞美,这是对君子品质的赞美。这也是作者圣洁高雅的灵魂的自我表白。4、这种借莲花以表达情感、志趣的手法叫作?托物言志5、分析菊和牡丹的象征意义导语:文中还有两处,作者也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吗?交流:菊 隐士 牡丹 富贵者 6、分析对比映衬手法导语:文章主要写莲花,为何要提及菊和牡丹?菊(傲霜雪而开,不与百花争艳,象征隐士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文中作者赋予它的也是一种正面形象,这种衬托手法叫作?)正衬 牡丹(丰满、雍容华贵,代表追求名利、贪慕荣华。作者赋予它的是一种反面形象,这种衬托手法叫作?)反衬过渡语:这一正一反的衬托之下,莲花那圣洁高雅的君子形象更加凸显。五、爱莲说情(12分钟)1、感悟作者感慨导语:尽管莲花圣洁高雅,象征君子,但却并非人人向往,依然孤独。你从那些地方能够看出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是作者的感叹,那么作者又感叹了些什么?爱菊的人少,爱莲的人无,爱牡丹的人太多太多!过渡语:爱菊的人少,实际是指像陶渊明一样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人少,爱牡丹的人多则表明追逐名利,贪慕荣华之风盛行。爱莲者还有谁?表现了作者对知音难觅的迷茫和感慨。 2、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过渡语: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了荷花,感受了荷花圣洁高雅的品质,同学们,你们爱莲吗?爱它的什么?(板书引领)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 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端庄中通外直 豁达正直 不蔓不枝 自强自立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重 过渡语:爱,需要大声读出来。就让我们把莲花喜爱,对君子情操钟爱,对作者周元公的敬爱通过这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做到吗?)3、学生诵读,最好背书朗诵。过渡语:从你们深情的朗读中,黄老师似乎看见那满池荷花乘风摇曳,似乎看见那圣洁高雅的周敦颐先生向我们款款走来。4、教师展示读后感导语:黄老师已经不写诗歌很多年,重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写了这首小诗,与同学们共勉:开在我心灵之上的那朵莲读爱莲说有感洛阳的牡丹早已凋零 被岁月辗作了漫世风尘悠悠南山上的残菊也已消隐 让季节荒芜成一地枯草只有你爱莲池里的半亩荷塘 依旧衣袂飘飘风姿绰绰开在千年之前香浸万里之外我心灵中最圣洁的莲啊叫我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