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题型及复习策略.doc_第1页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题型及复习策略.doc_第2页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题型及复习策略.doc_第3页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题型及复习策略.doc_第4页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题型及复习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题型及复习策略一、先要熟悉题型。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按不同语种分别组织了由全国范围内的一流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制订考试原则和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该翻译考试的指导性文件,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应试人员的重要参考指南。考生吃透了大纲和样题,就能悟出怎么准备。综合能力考试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词汇和语法,要求考生掌握词的含义,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语法部分,检查考生分析句子的能力。第二部分是阅读,有 50 道选择题。第三部分是完形填空,是一篇短文 20 个空,每个空只能填一个单词。在实务考试中,分为外翻中和中翻外两个部分。二级和三级不同的是,有必译题和选译题。选译题二选一照顾到了专业性,一篇涉及到文科方面,一道题涉及到理科方面,考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编辑推荐2011年5月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翻译技巧详解2011年外语类考试免费短信提醒 口译笔译考试之英语翻译学习的正确方法二、根据考试题型安排复习。1 、把扩大词汇量与注重对词汇的掌握结合起来。综合能力检验的是对词汇量和对单词掌握的程度,就是会不会用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具备比较扎实的语法知识是翻译的基础,没有大的词汇量根本没有办法顺利完成翻译。考试前,应该如何准备才能在短期内,让词汇量有较明显的提高呢?翻译资格考试注重实用,以考核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考生在掌握好基本的词汇同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固定搭配的词汇、俚语或成语,和在特定场合或在专业领域里有着不同解释的词汇。首先,可以对于词汇应先有一个大致的分类,比如,旅游类的专业词汇、政治时事方面的专业词汇等等。第二,还可以结合平时总结出来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作一个归类,这样复习起词汇来就更有针对性。第三,背单词合理的时间是自己的零碎时间,不是整块时间。应该理智地制定目标,我们的目的是在短期内 “ 识词 ” ,即把它熟悉到见到头脑中能反映出意思的程度,在今后使用中不断重复出现,就能牢记在心了,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就能掌握并运用好一个生词。我觉得背单词要用 “ 多管齐下 ” 的方法,首先要嘴巴去读,第二手要写,第三脑子要想。把这三个方面都要做好。如果是简单的背单词,今天背一百,明天再背一百,背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现脑子里还是一片生词。翻译考试是要求考生有一定数量的词汇量(三级在 8000 左右、二级在 10000 左右),但也是强调掌握词汇的质量,也就是说不仅要认识,还要能正确地使用。因此,词汇是要背,要经常复习,通过阅读和做一些翻译练习来不断地掌握词的含义和用法。在学新的单词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把已掌握的单词弄扎实了。2 、重点的重点:阅读练习阅读是翻译资格考试中的重点之重点,考试综合能力阅读部分对于词汇量和阅读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日常阅读练习时,要默读文章两到三遍,速度可以稍微快些,以了解文章的内容为主,遇到陌生的短语和生词尽量不要翻看课后的单词注解或查字典,要学会从上下文的联系来掌握他们的含义。这样的能力对学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将来翻译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看不懂或听不懂的情况,在没有老师可以请教、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当时的情景运用猜测的方法解决问题。另外,经过动脑筋猜测这一过程,再去记忆文章后单词短语,往往印象更深,花的时间更少。考生们有必要运用一些阅读技巧,避免重复阅读,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翻译资格考试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中的阅读短文来自英语国家的报刊、书籍,涉及政治、外交、贸易、科技、工业、农业等,因此考生平时的阅读范围也就要广泛。考生在复习阶段可以多熟悉这几类的新闻报道内容,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阅读中,选材要结合考试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太简单,也不能超出自己的水平太多;还要注意对文章进行分段,总结段义,结合注释,精读文章。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就可以从对文章进行细致地研读了,一方面要吃透句型结构、词语的搭配、固定短语在句子中的用法,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结合上下文反复体会每一句乃至每一段的含义。我在精读难度较大的文章时,碰到难以理解的句子就常常回溯到句子所在段落的开头,琢磨上文与此句的关系,有时也会继续读下去,从下文中找到理解此句的线索。如果能够坚持以上下文作为学习的支柱,将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也就增强了。当然,做到这点的前提是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否则也无法从上下文里找线索了。我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考生还要阅读一些中文资料,丰富和扩大知识面,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中文词汇量和表达水平,为外翻中做准备。精读文章的同时,应该做点短语翻译、介词填空、短文填空,这对巩固语法知识、提高知识运用水平很有帮助。这样的练习题很多,可以从专业八级考试用书、外文出版社出的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用书里也有不少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词的用法和考试技巧的了解,也可以提高考试的速度和准确度。准备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时,也需要将以前试题的相应题目逐一分析、总结。对于完形填空来说,可以总结一下哪些语法结构和搭配常在试题中出现,这些结构和搭配出现在试题里的时候,上下文一般会出现什么语言标志等等。完形填空更多地是考语感,考的是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和准确度、考的是对一些介词和连词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3 、翻译实务部分笔译考试考的是实用性和实际的翻译能力,所以在笔译实务选材上,英译中方面更多的是选自英语国家的原文,更集中在英美人士写的文章。中译英一般来自中国的报刊、书籍发表的原文,大家准备的时候有所侧重,尤其是要注意掌握关于中国情况的基本知识、一些从中文翻译介绍给国外、世界的其他国家人看的报刊、杂志方面的材料。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以往一些对翻译的错误理解 , 很多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翻译训练 , 更缺乏对翻译基本要求、过程以及翻译标准等一些常识的基本了解 , 因此在考前复习一筹莫展 , 无从下手,考试中也不知道如何是达到要求。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 翻译也不例外。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的变化,绝对不是字对字的简单又机械的对上就可以了,而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转换。这个考试就是考考生对翻译的理解和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的两门语言间的处理能力。翻译实际上是一个转换人思维的过程,翻译出来是英文,就应该用英文去思考,绝对不能用汉语去思考。用汉语思考出来的句子肯定是受母语干扰的,经常想一想英美人会怎么说,翻译出来的句子才到位。这说起来是几句话,但要做到,非下苦功夫不可,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感,没有大量和广博的阅读,是不可能做好翻译的,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需要平时的积累。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积累。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积累,才能悟出来什么是翻译,怎么样才是个好的译文,才能使自己的译文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2011全国翻译资格考试题型及复习策略(2)2011-01-28 17:03来源:互联网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来体会和掌握一些英译汉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翻译技巧 , 更应注意细心地体会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 总结其中的翻译规律,同时要特别注意考试的目的和要求。但要切记,考试不是唯一的目的,掌握翻译的要求、翻译的标准和基本的方法、具备了翻译的能力才是根本目的。外语和中文之间的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 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扎实的外语基础,同样也要求汉语的水平要高。内容和风格上要忠实原文,要 “ 信 ” ,无论中译英还是英译中,首先要传达意思,外译中最后是给中国人看的,中文表达要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外翻中的稿件,正确理解原文不言而喻是非常重要的,理解是基础,作不好英译中的首要问题是对原文理解不透,英语文章同样也有它的背景知识和背后的深层意思,这往往是中国人很难吃透和把握好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对背景知识是否了解,是否做了研究、分析,有的时候还要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和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原文作者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对原文作者要有更多的了解。第二是在表达上要流畅。在充分理解了原文及其有关的背景的基础上,原文意思的掌表达就是关键了。如果原文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如果翻译中文水平不高,译文就会成为一杯白开水。翻译过来的汉语常常有一种外语的味道,很别扭,需要润色,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表达如同写一篇汉语作文!要在基本忠实原文的风格和文化、历史背景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来表达所理解的语义。因此 , 考生在复习时也应该注意训练自己的汉语的学习和汉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学习外语的学生往往会忽视中文的学习,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通病。在很多目前译文和考生的考试答卷中 , 存在使用汉语表达能力差、用词不准、译文疙疙瘩瘩、违反汉语表达习惯和基本常识等现象。中翻外的时候,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汉语能力,能对原文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力。这两门语言之间的处理,就是考生的任务了。在选词方面,不仅要注意固定搭配的词组,还要注重单词的内涵。考生翻译后的文章,自己要先通读一遍,检查译文是否连贯、通顺。翻译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整篇文章的翻译要在风格、意思和布局上要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做完一篇翻译后,一定要通读全文,有不通顺的句子就会在通读中显露出来:有的时候译文看似通顺,但与原文差距很大,这是理解问题;有的译文有上下文脱离联系的现象 , 存在错译、漏译的问题;无论是从日常翻译标准还是从翻译考试的角度说,要想在翻译上得到比较好的分数,要对译文的全局有一个良好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把握是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译文的风格要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原文的风格和所表达的文化的和所在时期的特征。在日常翻译和翻译资格考试中,时常会出现熟词也不确定了的情况,这就要借助字典。建议大家平时至少要准备三本字典,英汉、汉英和英英,最好还要预备一本汉语词典。在平时做翻译的时候,查词典也是一个基本功。遇到生词,要注意看上下文,可以根据周围语义关系给它一个合理的译法,不一定要照搬词典上的意思。在英译汉时,要在使用英汉词典的同时,还要多查英英字典,以便了解词的深层次的差异,做到用准词、用活词,切忌从字典上找到个词就搬过来,很容易错译,或者把你引到一条歪路上去,导致通篇译文全错。在翻译中,第一要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第二要理解单词在所给语境中的特定含义,这是翻译的两个主要基本因素。提高翻译水平通过三个环节,一是选择难度适当、体裁广泛的原文,不要贪多,取一小段,根据自己原来学的方法、技巧等去完成。第二步请翻译老师、英语专家或是参加培训,请培训老师对译稿进行核对、进行润色。找一个更高水平的人对译稿进行分析,找出差距,系统总结,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是大有裨益的。第三步应该总结,修改后要仔细研读,用心分析人家为什么这样改,在今后的翻译中注意避免同样的错误,这样一点点地逐步积累,自然而然地就能提高翻译水平了。考生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分析近年试题,以便在复习的时候有的放矢。现在的考试题目,越来越倾向于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单纯考察固定搭配的题目有所减少,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死背课本单词和固定搭配上,而应该多拿出些时间熟悉出题模式,总结规律,体会到考试的要求和标准。经过对考题的分析,把握了出题思路,那些所谓 “ 难题 ” 的庐山真面目也就会一清二楚,考生们应考的信心也就会增强。一个好的翻译应该是个“ 杂家 ” ,对语言、语法、词汇了解的非常透彻,对各行各业的知识、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你不一定是经济学家,但是要了解经济学,你不一定是法学家,但是要对法律了解。我建议大家,如果热衷于翻译事业,要持之以恒,长期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翻译不是一天两天的能成功的。翻译工作是个无底洞,每次翻译完了,还是感到有需要学习的地方。汉译英的水平的提高,主要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汉译英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读者是英美人,作这个翻译时要换个思维方式,中文翻译成英文后英美人是否能接受、是否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目前我们的翻译作品中很多的中国式的英语,外国人是看不懂的。英译中,译文要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现在也同样可以看到很多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文章,很晦涩的语言表达,带有很明显的原文痕迹,这也同样不是真正的中文。作翻译一定要虚心,还要讲究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懂的就要向专家或者书籍、词典请教,切不可不懂装懂,为了个人的面子或者经济利益而损害了客户和读者的利益,这样的例子在今年来也是层出不穷。翻译是中外双方联系和交往的桥梁,所以要为读者、为客户负责。从更大的方面说,要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对外的政治、文化、外交和经济交流负责。2011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笔译需注意4个点 一、语序(英译汉) 我们上课在解决表达问题时提出了4个技巧,就是断结构、换主语、动词化和调顺序,基本上是在维护顺翻的情况下,做微小的调整,这样产生的一个错误倾向是,一些同学在考试时一味顺翻,不顾中文的表达习惯,造成失分。比如2006年11月真题里面的一个句子: “This new fast recovery of tourism we are observing is kind of strange,” said John Koldowski, director for the Strategic Intelligence Center of the Bangkok-based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 如果是纯粹的“视译”,也就是某种同传式的译文是这样的: “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我们观察到的这种现象有点奇怪。约翰-考尔多斯基说道,他是战略情报中心主任,来自总部设在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 这样的翻译是以6-9个单词为一个单位,在主句、从句、分词和小词处断句,按照英文的顺序做做动词,换换主语的结果。但是,这样的中文说说尚可,但是是很不规范的书面语,在笔译的时候必须耐心地调整顺序: “我们注意到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这种情况是有一点奇怪。 总部设在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战略情报中心主任约翰考尔多斯基说道。” 因为考试的时候没有草稿纸,也根本没有时间打草稿,所以落笔时脑子里面想好在下笔,可以拿铅笔在原题目上断结构后,标明一下该调整的位置。 二、选词(英译汉) 我们在上课时提出,翻译的时候要尽量地贴近原文,追求最接近于直译的意译,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不追求词藻,原文美,译文就尽量美;原文朴素,译文就别穿花衣服。而在实际操作里,我发现一些同学把不追求用词变成了大概就行,没有意识到选词用词是笔译考试的一个重要采分点,例如在2005年5月的真题: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cannot be overstated. More than 50% of the world labor force is employed in agriculture.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early 1980s ranged from 67% of those employed in Africa to less than 5% in North America. In Western Europe, the figure was about 16%;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about 32%; and in Asia, about 68%. 划线两处必须翻译成“从事”和“比例”,不能翻成“被雇佣”(因为中文被动句少,而且这里显然不是强调谁雇谁做某事),以及“分布”(因为利用我们的并联,下文的几个百分比已经非常明确地指明了distribution的含义了)。 三、句子的整合不能草木皆兵(汉译英) 在汉译英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句子主谓的大调整是少数的,基本上占到30%左右,大多数的情况就是按照中文的主谓宾确定句子主干,寻找恰当的词汇写出清楚的句子。例如在2005年5月的真题里面,真正需要合句的地方只有一处,在主谓上发生变化的只有三处。 由于西藏地处“世界屋脊”,自然条件恶劣,也由于几百年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成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但是,50年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其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西藏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000年,西藏全区各族人民已基本摆脱贫困,实现温饱。部分群众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手表等消费品进入了越来越多寻常百姓家。不少富裕起来的农牧民盖起了新房,有的还购买了汽车。西藏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处于全国首位。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已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绝大多数地区的百姓能够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全国和全世界各地的新闻。当地百姓能够通过电话、电报、传真或互联网等手段获取信息资料,并与全国和全世界各地取得联系。由于缺医少药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增加到现在的67岁。 四、合句的前提是中文意犹未尽的没点句号(汉译英) 中文一逗到底的时候,就是应该分析“轻重”的时候了。如果内部联系紧密,就该合句;内部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关系,就可以断句。比如上面这段话: 由于西藏地处“世界屋脊”,自然条件恶劣,也由于几百年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成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 因为连出了三个逗号才句号,你就要特别的警惕了。如果是口译,句子可以做得很碎: 1、Because Tibet is located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re very bad. 2、 because of hundreds of years backward feudal serfdom, there have been many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strictions for Tibetan development. 3、So Tibet is still underdeveloped. 但是,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个句子最想说的是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应该做在主句上面,然后是两个原因,而地处“世界屋脊”仅是西藏的伴随状况而已,可以用分词或小词做的很弱。中文的一逗到底是“合”的可能性,内部轻重关系整齐明确就是“合”的必然性了,因为必须要写成: Tibet, located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is still an underdeveloped area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harsh natural conditions and various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strictions formed by centuries of backward feudal serfdom. 例如2004年5月真题: 她在1923年到美国去学文学,在旅途中和在美国居留中写下了她的感受。这些都收在一个集子里出版,就是寄小读者。 很明显,这句话的“老大”是写感受,然后才会引出这本书;而前半句只是个搭配,伴随状况,所以应该做轻。 Going to the U.S. in 1923 to study literature, she wrote down her impressions on the way and during her stay there. 2011年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3月1日报名南海网2月1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杨婷婷)2月11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考试局获悉,2011年上半年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时间定于2011年5月78日举行,报名时间为2011年3月1日至27日。报名、确认时间据了解,考生网上报名时间是2011年3月1日至27日,考生到考点确认的时间是3月24日至27日,逾期不接受补报。报名办法外语翻译证书考试采用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办法。考生在规定报名时间内登录报名网站:45:8298/sged17reg进行网上报名。在考点确认时间内,考生携带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原件和复印件及两张一寸照片到海南省考试局办公楼一楼103室审核报名资格并缴费确认。具体收费标准请登录考试局网站2/index_a.html。确认报名地点为海南省考试局社会考试处(海口市流芳路14号),咨询电话:65851886。考试时间5月7日开考英语(论坛)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的笔译和英语四级的口译,5月8日开考英语一级、二级和三级的口译(具体考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上的为准)。考生注意事项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中的英语四级考试口译和笔译部分分为两个独立的考试项目,分别为:英语四级笔译证书考试和英语四级口译证书考试。考生可选择报考其中任何一项,也可以同时报考两项,合格后分别颁发合格证书。同时报考两项的考生有两个准考证号码和两个准考证。考生于考前十五天凭本人身份证(或军官证)到海南省考试局社会考试处领取准考证。考生须带齐本人身份证(军官证)和准考证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临时证件和复印件无效。考生从考试之日起两个半月后可以凭本人准考证、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中的任意两项,登录省考试局网站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考试结束后两个月至六个月内,考生凭准考证到省考试局社会考试处领取当次考试的成绩通知单、合格证(仅合格者获得),无准考证不予领取。逾期不领取者,省考试局不再代为保管。考试大纲、教材购买地址:高等教育出版社读者服务部,邮购电话登录卓越网:查询。有关考试的其它事宜,考生可电话咨询海南省考试局社考处,亦可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查询。2011上半年广东二三级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2011-01-26 08:49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关于2011年度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局考试机构,省直及中央驻粤有关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关于做好2011年度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068号),2011年度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语种有英、日、俄、德、法、西班牙、阿拉伯7种,每一语种分设口译、笔译翻译资格,其中英语口译又细分为交替传译、同声传译两种。按规定我省负责英语二级笔译、口译(交替传译)、三级笔、口译和日语二级笔译、口译(交替传译)、三级笔、口译翻译资格的报名和考试工作,其他语种及英语二级口译(同声传译)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受理报名及考试。现将我省的考务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试科目及时间考 试 科 目考 试 时 间二、三级口译口译综 合能力5月28日11月12日上午10:0011:00二级口译口译实务 (交替传译)下午13:10入场完毕 13:10-13:30试带 13:30-14:30考试三级口译口译实务13:10入场完毕 13:10-13:30试带 13:30-14:00考试二、三级笔译笔译综 合能力5月29日11月13日上午9:30-11:30二、三级笔译笔译实务下午14:00-17:00二、报名办法(一)网上报名及网上交费全省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2月28日9:00- 3月25日17:00受理参加5月28-29日考试的考生报名;2011年8月29日9:00- 9月23日17:00受理参加11月12-13日考试的考生报名。为了使您在百忙之中不会错过考试各个重要环节,帮考网特开通了免费订阅手机短信提示系统。在考试报名时间确定后,系统将自动把您当地的报名时间等重要考试信息发送到您的手机上。请认真填写以下表单,即刻为您开通考试相关提示信息,该短信服务完全免费。2011上半年广东二三级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2011-01-26 08:49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关于2011年度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局考试机构,省直及中央驻粤有关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关于做好2011年度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068号),2011年度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语种有英、日、俄、德、法、西班牙、阿拉伯7种,每一语种分设口译、笔译翻译资格,其中英语口译又细分为交替传译、同声传译两种。按规定我省负责英语二级笔译、口译(交替传译)、三级笔、口译和日语二级笔译、口译(交替传译)、三级笔、口译翻译资格的报名和考试工作,其他语种及英语二级口译(同声传译)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受理报名及考试。现将我省的考务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试科目及时间考 试 科 目考 试 时 间二、三级口译口译综 合能力5月28日11月12日上午10:0011:00二级口译口译实务 (交替传译)下午13:10入场完毕 13:10-13:30试带 13:30-14:30考试三级口译口译实务13:10入场完毕 13:10-13:30试带 13:30-14:00考试二、三级笔译笔译综 合能力5月29日11月13日上午9:30-11:30二、三级笔译笔译实务下午14:00-17:00二、报名办法(一)网上报名及网上交费全省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2月28日9:00- 3月25日17:00受理参加5月28-29日考试的考生报名;2011年8月29日9:00- 9月23日17:00受理参加11月12-13日考试的考生报名。为了使您在百忙之中不会错过考试各个重要环节,帮考网特开通了免费订阅手机短信提示系统。在考试报名时间确定后,系统将自动把您当地的报名时间等重要考试信息发送到您的手机上。请认真填写以下表单,即刻为您开通考试相关提示信息,该短信服务完全免费。全省考生在上述时间内登录“广东省人事考试局专业资格考试网”()进入我省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并使用具有网银功能的银行卡进行网上交费(无需到各市报名点报名和交费),网上交费完成后可在考前20天起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须立即下载打印报名发证登记表自行留存,考后系统不再支持下载,未及时打印报名发证登记表者,后果自负。考生应对提交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负责,如个人填报信息不真实、不符合报考要求,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二)考后提交材料要求提交材料要求见附件1。考试结束全科成绩合格者按网上公布的时间提交报名表及相片等相关材料。广州地区考生到省人事考试局提交材料,其他市考生到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局考试机构提交材料。三、考试方式(一)2011年5月二、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进行英语和日语2个语种的考试,11月只进行英语语种的考试。其他专业、级别语种考试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联系电话63959162,网址:。(二)各级别笔译考试采用纸笔作答,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应试人员应携带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橡皮和2B铅笔(填涂卡用)。参加二、三级笔译实务科目考试时,应试人员可携带纸质中外、外中词典各一本。(三)各级别口译考试采用听译笔答和现场录音方式进行,其中英语和日语二、三级口译综合能力部分的客观题采用机读卡,应考人员须携带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橡皮和2B铅笔。(四)日语二、三级笔译、口译(交替传译)综合能力科目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五)口、笔译试卷袋中均装草稿纸,考试时与试卷一并发放,每位应考人员一张,用于考试。考场需要准备草稿纸,以备需要。所有草稿纸在考后与试卷一并回收。四、其他(一)考场设置全省考场设在广州。考试的详细地址将在准考证上标明。(二)准考证的获取考生必须在考试前7-20天内自行登录“广东省人事考试局专业资格考试网”()下载准考证,并用A4纸打印。(三)证书发放方式各市考生证书由所在市考试机构负责发放。省直报名点报考的考生,可在报名填表时选择“证书速递”服务(由快递公司向考生收取快递费用)由考生本人签收;也可凭有效身份证原件到省人事考试局领取。(四)收费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粤价2009182号文,我省三级笔译翻译每人500元,三级口译翻译每人640元。二级笔译翻译每人590元,二级口译(交替传译)翻译每人740元。二一一年一月六日2010年英语口译笔试高分经典句型集锦2010-04-14 17:26来源:帮考网1.a matter of sth/doing sth 与有关的情况或问题 (描述类经典句)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made by the same man eight years apart. “Eventually, being poor wont be as much a matter of living in a poor country as it will be a matter of having poor skills.”请思考一下同一个人现在及八年前说的话。“说到底,贫穷与其说是生活在贫穷的国家里,还不如说是技艺不精。”Dealing with these problems is all a matter of experience.处理这些问题全凭经验。2.This is the similar case with/when 这恰如;正如;也会 (比较类经典句)这恰如我们虽然看不懂莫扎特乐曲的总谱,却照样能同它的主旋律产生共鸣,击节称赞。This is the similar case when the main melody can evoke a strong echo for us to clap our hands in admiration despite our dis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score of Mozarts musical pieces.除此以外,老百姓的服务性消费,如教育,信息,旅游等消费也会大量增长。Besides, this is also the case with the citizens expenditure such as education, information, traveling.3.be exemplified by 这一点也证明了;这点反映在以下事实:(举例类经典句)This American desire to keep the childrens world separate from that of the adult is exemplified also by the practice of delaying transmission of the news to children when their parents have been killed in an accident.如果父母在事故中丧生,人们总是晚些时候才告诉孩子们,这一点也证实了美国人想把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隔离开的愿望。美国人想把儿童和成人的世界划清界限,这一愿望还反映在以下事实:如果父母在事故中丧生,人们总是设法晚点将消息告诉他们的子女。The manual worker is usually quite at ease in any company. This is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people of all income groups go together to the same schools.体力劳动者在任何场合通常都相当自在。收入档次不同的人上同一所学校,这个事实多少说明了这一点。4.constitute (不用于进行式)是;认为 (判断类经典句)历史雄辩地说明,中美之间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劳动分工是最为合理和实用的国际关系。History has proved eloquently that the division of labor based on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between China and USA constitutes the most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My decision does not constitute a precedent.我的决定不应视为先例。The defeat constitutes a major set-back for our diplomacy.这一失败是我们外交上的一次较大的挫折。5.witness 见证 (发生类经典句)a time or event witnesses sth/sb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or doing a particular thing.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保持稳定,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为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