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目标考核细则.doc_第1页
2010年安徽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目标考核细则.doc_第2页
2010年安徽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目标考核细则.doc_第3页
2010年安徽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目标考核细则.doc_第4页
2010年安徽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目标考核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安徽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目标考核细则一、重点工作指标(135分)(一)污染物总量控制(3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COD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10各市年度COD控制目标排放量各市政府制定的年度COD及SO2控制目标排放量标准:各市年度COD及SO2排放量达到年度控制目标要求的情况。方法:各市年度COD及SO2排放量达到年度控制目标要求的,得10分;超年度控制目标要求的扣分;具体得分见计算公式,超过年度控制目标10%的不得分。I=10(各市COD或SO2实际排放量-年度控制目标排放量)100/年度控制目标排放量。各市COD及SO2实际排放量以省环保厅核定数据为准。总量处2.SO2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10各市年度SO2控制目标排放量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建设运行情况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建设和运行依据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运行评估细则中考核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评估得分(包括各市建设项目总量审批报省厅备案情况)依据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和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运行评估办法总量处4.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核算、管理情况3国家及省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填报、核算情况标准:依据国家及我省关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现场检查及监察系数核算、管理的规定方法:1.每季度未按照要求及时在“中国环保热线”网站上填报监察系数的,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2.未按要求及时上报半年度或年度减排监察系数核算情况报告的,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3.根据年度省级减排监察系数核算结果,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的,每次扣0.5分;辖区内化学需氧量减排监察系数为1.8的,扣0.5分;1.6的,扣1分;1.4的,扣1.5分;低于1.4的,本项不得分。按照环保部关于印发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核算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07194号)关于做好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5号)及省厅有关规定执行环监局5.环境统计2环境统计体系建设和运行依据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运行评估细则中统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评估得分情况得分依据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和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运行评估办法总量处6.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2各市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环保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按照考核评价指标表对各市进行打分。分为良好(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不合格(60分以下)三级。良好得2分,合格得1分,不合格不得分。按考核评价指标表分值进行评分。各市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以省环保厅核定分数为准。科监处(二)环境质量 (1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地表水环境质量5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年均水质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好于、等于类水质的比例,分值2.5分。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类水质的比例,分值2.5分。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好于、等于类水质的比例计分权重为2.5分,比例为45%时得2.5分,比例为20%时得0分。计分公式:Y1=2.5(X1-20)/25(Y1为考核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好于、等于类水质的比例所得分值,X1为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好于、等于类水质的比例)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类水质的比例计分权重为2.5分,比例为20%时得2.5分,比例为40%时得0分。计分公式:Y2=2.5(40-X2)/20(Y2为考核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类水质等比例所得分值,X2为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类水质的比例)各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分值 (Y)=Y1+Y2各市被考核的国控、省控断面(点位)按下述方法统计:各市参加统计的国控、省控断面(点位)去掉由外省流入河流的入境断面(点位),跨市河流的下游市入境断面(点位)作为上游市的被考核断面(点位)统计。具体水质考核指标和各市被考核断面(点位)名单由水办和监测站共同确定。水质断面监测指标年均浓度值=该断面年度内各次例行监测浓度值之和/年度内例行监测次数(mg/l)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评价指标为: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只评价湖库)、总氮(只评价湖库)、汞、铅、挥发酚、石油类。监测站、水办2.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市区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得的水量中,其地表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和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的数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的,得5分,达标率为80%的,得0分。计分公式:5(X-80)/20 X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水质达标量之和(万吨)/各饮用水源地取水量之和(万吨)100%按单因子评价方法计算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表1和表2的29个监测项目评价,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按地下水质量标准中规定的23个监测项目评价监测站、水办3.城市环境空气质量5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指城市建成区内认证点位每日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其计算方法按照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执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空气污染指数100)占全年天数的比例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90%的,得5分;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50%的,得0分。计分公式:5(X-50)/40X为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API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API100的天数/全年天数100%监测站、污防处(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情况有无饮用水源地污染事故1.5饮用水源地发生污染事故,每起扣0.5分,扣完为止。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情况,以各级政府关于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请示及批复文件为依据。水办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报批1.5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划定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报省政府批准。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报批工作得1.5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报批得分=(已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报批县城数/辖区内需进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报批县城总数)1.5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及方案制定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开展情况2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监测的,得1分;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监测的,得1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及方案制定,达标方案以各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未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方案为依据水办、监测站未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方案制定及完成情况1根据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现状,制定饮用水达标方案。根据饮用水水质未全部达标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的,得1分;已全部达标的,得1分。3.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制定情况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制定2根据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现状,制定饮用水达标方案。根据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状况制定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的,得2分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得分=(已制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水源地数/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数)2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制定,以地方政府下发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为依据。水办4.保护区内排污口及违法设施清理整治情况2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依法取缔保护区内排污口及违法设施。已开展保护区内排污口及违法设施清理整治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的,得1分;已完成此项工作的,得2分。保护区内排污口及违法设施清理整治情况,各级环保部门关于保护区内排污口及违法设施清理整治情况的相关文件材料为依据。水办(四)环境影响评价 (1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5环评考核分实际执行率5分环评处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5“三同时”考核分实际执行率5分2.日常环评和三同时违规情况3被国家或省级环保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环评与三同时违规且市局未监管到位的,每发现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3.环评报表报送情况2国家环统报表的季报、年报和省“861”项目环评执行情况报表全部按时报送的,得2分;未按时报送的,每次扣0.2分,扣完为止(五)污染控制 (1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情况4城考总分90,得4分;城考总分80且90分,得3分;城考总分70且80分,得2分;城考总分60且70分,得1分;城考总分60分,不得分。污防处2.清洁生产审核情况3年初有计划,并公布辖区内重点实施清洁生产企业名单的,得0.5分;上年公布的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家数达到60%以上的,得1分;督促审核企业实施中高费方案,并组织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评估审核验收的,得1分;做好年度清洁生产总结的,得0.5分2.汽车环保检测机构委托情况3年初有计划的,得1分;当年委托机构每个赋分1分,最高分为2分;发现委托机构弄虚作假的,扣1分。(六)生态建设(1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情况5各省辖市每年至少创建1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生态乡镇)每个环境优美乡镇赋分5分/创建任务数;四舍五入,取整数。未完成创建任务的,扣除相应分值,扣完为止。自然生态处2.生态村创建情况5市辖各县每年至少创建1个省级以上生态村生态村创建各县赋分5分/市所辖县个数;四舍五入,取整数。未完成创建任务的,扣除相应分值,扣完为止。(七)执法监督(3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环保部、省厅统一部署专项执法检查开展情况5按要求开展环保部、省厅部署的专项执法检查并上报相关信息标准:按时上报专项行动方案、阶段性总结报告、网上报表、专项行动简报、总结。方法:1.达到考核标准的,得5分;2.未开展的,得0分;3.未按要求、按时开展相关工作,每件扣2分;4.未按要求上报各类信息的,每次扣0.5.报告时间以邮戳日期或电子邮件、传真发出时间为准。环监局2.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6按要求及时办结省环保厅交办案件;及时处理本级受理案件标准:按要求办结省环保厅交办的环境违法案件,按时上报办理情况报告;按要求落实环境监察通知书,按时上报办理情况报告;及时处理、结案本级受理案件。方法:1.不按时办结交办件的,每件扣0.5分;未按时报送办理情况的,每件扣0.2分;2.未按时落实环境监察通知书要求的,每件扣1分;未按时报送落实情况的,每件扣0.2分;3.市本级环境违法案件处理率达不到100%, 结案率达不到95%,每项每低1%扣0.1分;4.涉及其他职能部门案件未及时移交的,每件扣0.1分;5.挂牌督办案件未按时摘牌的,每件扣1分;6.谎报、瞒报办理情况的,本项不得分。1.案件办结认定:依法对违法排污单位下达处罚决定书或以正式文件向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2.落实环境监察通知书要求认定:严格执行环境监察通知书处理意见并上报环境监察通知书各项处理意见的执行情况;3.市级环保部门本级环境违法案件立案件数包括日常监管、群众投诉、媒体报道等;4.报告时间以邮戳日期或电子邮件、传真发出时间为准。环监局3.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暨环保设施运行情况6国控、省控污染源全年平均达标排放率及其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情况标准: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能够稳定达标排放,环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各市环保部门对辖区内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情况按时汇总上报。方法:1. 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全年平均达标排放率为100%不扣分(得3分),每低1%扣0.1分,80%以下,本项不得分。2.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查出1家次扣0.1分。3.未按时上报监察统计表,扣0.5分。1. 全年平均达标排放率为四个季度达标排放率的平均值;2.省环保厅每季度对各市国控企业检查一次,抽查20%的省控企业。2.省环保厅每季度对各市国控、省控企业巡查一次。环监局4.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行情况4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联网、验收、运行管理及数据使用情况标准:1.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辖区内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省厅联网并保证相关数据的有效性和稳定传输;2.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在线运行良好率符合国家及省厅规定要求;3.及时对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监控周报的通报内容进行整改查处。4.按照环保部及省厅的有关规定,开展辖区内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验收工作方法:1.未按要求完成辖区内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的,每少一个污染源扣2分;2. 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在线运行良好率未达到100%的,每低1%扣0.1分,在线运行良好率80%以下的扣2分;3. 未及时对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监控周报的通报内容进行整改查处的,每次扣0.5分。4.各市未按要求完成辖区内全部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验收工作的,扣1分;5.发现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申报停运情况与实际不符的,每件扣0.5分;6.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已经安装、联网,但无法传输有效数据或无数据的,每件扣0.5分;7.对监控发现的严重超标企业未及时实施处罚的,每发现一起,扣0.1分,扣完1分为止;8.现场检查时发现在线监控系统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每发现一起,扣0.5分。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名单以环保部和省厅发布的最新文件为准,安装联网情况根据省厅监控中心的统计情况为准;对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监控周报通报内容的整改查处情况,以上报省环境监察局的情况为准,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申报停运情况与实际不符的,以日常检查及各市上报情况为准。5.生态环境监察情况2辖区内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开展情况标准:按环保部和省厅要求部署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并按时报送情况方法:1.按环保部和省厅要求部署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的,得2分,未按环保部和省厅要求部署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的,不得分;2.未按时上报工作情况的,每次扣0.2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以环保部和省厅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环监局6.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费征收情况5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工作开展及目标完成情况标准:按要求完成排污费年度征收工作目标;按要求和程序开展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工作;按要求开展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并对上级环保部门在排污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按要求完成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相关报送工作。方法:1.未完成排污费年度征收工作目标的,扣3分;2.未按要求和程序开展排污费征收工作,每次扣0.5分;3.未按国家要求开展排污费稽查的,扣1分;4. 未对省厅排污费征收稽查中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和时限整改的,每次件扣0.5分;5.未按要求完成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报送工作的,每次扣0.5分。1.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工作按照环保部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省厅有关规定执行,未按要求和程序开展排污费征收工作以省厅稽查情况为准;2.排污费稽查工作按照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和省厅有关规定执行;2.各市依照国家及省相关要求,每年对所辖县、区环保部门及有关企业开展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并形成年度稽查情况报告;3.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报送工作包括年报、季报、月报、快报及其他国家和省厅要求报送的工作内容。7.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处理情况3及时处置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并按相关规定上报处置处理情况1.达到考核标准的,得3分;2.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不及时处置处理的,不得分;3.不按规定及时上报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的,每发现一次扣0.5分;4.谎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不得分。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处置及报告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46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发200650号)要求执行。环监局8.环境投诉、信访处理情况4环境投诉、信访案件受理和办结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标准:按照规定受理、办结信访案件并报送情况;按照信访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重复信访问题;按时报送信访月、季报表。方法:1.信访案件全年受理率未达到100%、办结率未达到95%,每低1%,扣0.1分;2.未按规定期限报送信访处理结果,每迟报1次扣0.1分,漏报1次扣0.5分;3.非因信访人的原因,造成重复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上访事件,每发生1件扣0.5分。1.信访案件受理和办结,截至当年12月31日,以省厅转交各市环保局的信访件处理情况数据及时限为考核依据;2.重复信访案件以重复信访的次数为考核依据。(八)辐射安全监督管理(1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辐射工作单位持证情况3核技术应用单位持证率100%的,为满分。涉源单位有1枚未持证的,扣3分。生产、销售、使用射线装置单位持证率每降低2%,扣1分,扣完3分为止。 射线装置总数不足污染源普查数2倍的,一枚未持证扣1分计,扣完3分为止。持证率=已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数/单位总数。射线装置单位总数按照污染源普查数2倍计算。考核以年底各市上报的辐射工作总结为依据,并根据省厅掌握的事故和许可证核发等情况进行确定。核安全处2.辐射安全情况3全年未发生辐射事故的,为满分。一枚、类放射源丢失或失控或者1人受到超剂量照射,扣1分,扣完3分为止。3.辐射安全监管情况2全年检查每个核技术应用单位一次,为满分。核技术应用单位全年检查率每降低5%,扣1分,扣完2分为止。检查率=全年检查单位次数/核技术应用单位总数4.放射性废源废物安全处置情况2闲置放射源:指闲置或废弃3个月以上,不再使用的放射源。无闲置放射源的,为满分。每存在一枚闲置放射源的,扣1分,扣完2分为止。二、能力建设类指标(25分)(一)标准化建设 (1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环境监察3市本级和辖区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1.市本级达到中部地区一级标准的得2分,达到中部地区二级标准的得1分;2.辖区内县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验收达标率为100%的,得1分,每低10%扣0.5分,扣完为止。验收达标率指验收达标机构数占辖区机构总数的百分比环监局2.环境监测4市本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情况各市局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年度考核分值由总分排名确定,年度排名为1-2名的,得4分;3-5名的,得3分; 6-9名的,得2分; 10-14名的,得1分; 15-17名的,得0分。按环境监测建设标准考核科监处监测站3.环境信息3市本级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按照省环保厅目标要求,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已通过达标验收且年检合格得3分,未通过验收或年检不合格不得分,没有达标任务的得全省平均分验收标准按照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达标细则执行。环境信息中心(二)重点环保项目建设 (1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4市、县(市、区)列入安徽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文本项目完成情况按被考核市、县(市、区)项目考核验收合格数占项目总数的比例计算所得分值(被考核市、县市、区项目考核验收合格个数/被考核市、县市、区项目总个数)1004分“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所得分值与省厅环保资金支持项目所得分值之和即为被考核市、县(市、区)“重点环保项目建设”工作目标考核所得分值规划财务处2.省级环保资金支持项目3市、县(市、区)列入安徽省年度环保资金支持项目完成情况含国家、省以奖代补农村污染防治项目按被考核市、县(市、区)项目考核验收合格数占项目总数的比例计算所得分值(被考核市、县市、区年度环保资金支持项目考核验收合格个数/被考核市、县市、区年度环保资金支持项目总个数)1003分规划财务处、自然生态处3.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项目3市、县(市、区)列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项目完成情况按被考核市、县(市、区)项目考核验收合格数占项目总数的比例计算所得分值(被考核市、县市、区年度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项目考核验收合格个数/被考核市、县市、区年度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项目总个数)1003分没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项目的市得平均分规划财务处、水办(三)环境保护科技进步 (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环境保护科研投入情况3指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上所投入的科研经费,包括污染防治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和环境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环境保护科研投入P1/5,得3分;1/10P1/5,得2.5分;1/20P1/10,得2分;1/40P1/20,得1.5分;1/80P1/40,得1分;P1/80,得0分P=X/MP-全市环保系统科研投入指数X-当年全市环保系统科研投入金额(万元)M-当年全市GDP(亿元)1、当年全市环保系统科研投入金额指实际拨付的环保科研经费;考核时需提供各项目拨付资金的证明材料。2、当年全市GDP以政府公布的数据为依据。科监处2.环境保护科研成果2分指科研人员在其所从事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各市局环境保护科研成果年度考核分值由总分排名确定,年度排名为1-3名的,得2分; 4-7名的,得1.5分; 8-10名的,得1分; 11-14名的,得0.5分; 15-17名的,得0分。A=n11 + n22+ n33A-环境保护科研成果得分n1-当年在市科技局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的数量n2-当年在省科技厅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的数量n3-当年在科技部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的数量当年全市环保系统科研成果数指本市环保系统科研人员当年完成并经过评审或鉴定、且在科技部门进行了科技成果登记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的数量,考核时需提供各项目科技成果登记材料。科监处三、综合保障类指标(40分)(一)政务管理 (10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政务信息5考核内容为各地市政务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各市局政务信息年度考核分值由总分排名确定,年度排名为1-3名的,得5分; 4-7名的,得4分; 8-10名的,得3分; 11-14名的,得2分; 15-17名的,得1分。(1) 各市局上报的政务信息被安徽环保综合信息平台采用每条计1分,被安徽环境热线采用每条计1.5分。(2) 各市局上报的信息被省厅转报至省委、省政府、环保部的,每条计8分;被省委、省政府、环保部采用的,每条计25分。(3) 每条政务信息的得分取最高值,不重复计分。(1)安徽环保综合信息平台和安徽环境热线信息采用情况由信息中心提供数据,办公室汇总统计。(2) 向省委、省政府、环保部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由办公室统计。(3) 各市局信息年度总得分由办公室负责统计。厅办公室2.政务督查5省领导批示、环保部领导批示、省厅领导批示的督办情况,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求贯彻落实的事项,省厅会议、文件中要求贯彻落实的事项。(1)省领导、环保部领导批示要求省厅办理的事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求省厅办理的事项,省厅会议要求及以公文(文件或函)形式确定要求各市局办理的事项,由办公室统计后交至承办处室进行评分。(2) 省厅领导批示要求各市局办理的事项,由办公室统计评分。(二)依法行政 (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2行政处罚程序、适用法律、文书、案卷符合规范要求市环保局本级行政处罚案件被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复议作出撤销或变更决定,行政诉讼败诉的,一起扣1分,扣完为止法规处2.持有行政执法资格证情况2市环保局环境执法人员持有行政执法资格证情况行政执法人员持证率为100%的,得2分;持证人数每少5,扣0.2分,扣完为止。3.行政复议1市环保局受理办结行政复议案件情况依法受理办结行政复议案件,得1分;同一案件行政复议结果与行政诉讼结果矛盾的扣1分;无行政复议的得全省平均分。(三)环境信息 (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1分主要针对全省环保专网的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年运行率和和管理制度两方面,设置专人专岗并保证年运行率不低于99%的,得1分。具体考核指标与分值见环境信息化建设情况考核细则厅办公室环境信息中心2.环境信息业务应用系统2分主要考核视频会议系统和监控系统正常使用和运维情况视频会议指标1分,每次正常参加视频会议得满分。监控系统满分为1分,由通讯中心年运行率以及用户使用率两项指标综合而得出。年运行率不低于99%同时用户使用率达到90%以上得满分。3.电子政务2分分为网站建设和在线申报建设其中网站建设指标:年度绩效评估在85分以上的,得1分;在线申报指标:网上申报项目数为4个以上(含4个)且每个项目申报件数不低于5件的,得1分。(四)宣传教育 (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重要环境宣传活动开展情况3“六五”等宣传活动组织有力,得3分;1.根据省厅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领导亲自参与,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的,得1.5分2.组织辖区内有关部门,引导社会各阶层,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年度至少有一项大型活动的,得1.5分宣教处环境宣传教育中心2.绿色创建情况2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得2分。绿色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 得2分(五)队伍建设 (15分)考核指标分值指标定义各市考核指标值评分标准及方法计算公式考核操作说明考核牵头单位1.政行风建设9政风评议2依法行使职权、规范权力运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和落实行政问责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