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会计论文-论文ABSTRACTThe separ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s ownership from management results in agent problems, because the owner and the manager of the enterprise have different profits. The manager prefers the maximum profits of their own to the maximum wealth of the owner.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rs financial behavior and form scientific financial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joint governance, the continent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incentive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of finance.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In chapter 1 I elaborate the research frame and research value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Chapters 2-5 are the body of the thesis addressing the contents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governance. In chapter 2 I described the theory about the financial governance,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contents, which are the connotation of financial rights and financial governance,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then I proposed own viewpoint. In chapter 3 I embarked from the reality, and elaborate some problems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in the enterprise of our country,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In chapter 4 I propose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by establishing homologous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motivat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Chapter 5 is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Key words: financial governance financial rights homologous governance financial motivat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会计论文摘 要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代理问题,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目标不同,经营者更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了规范经营者的理财行为,形成科学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必须建立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机制,建立财务激励机制,加强企业财务监督与约束。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意义。第二至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论述了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其中国内的主要包括财权的内涵、财务治理的内涵、财务治理的主体和客体三个方面,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三部分基于实际论述了我国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探析其原因。第四部分提出解决财务治理问题的对策,即建立相机治理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关键词:财务治理 财权 相机治理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目 录 专题部分 试论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一、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意义 .1(一)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1(二)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研究的意义.1二、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2(一)国外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2(二)国内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3三、我国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5(一)股东“剩余财权”安排不当.5(二)董事会缺乏独立性.6(三)监事会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6(四)债权人的问题.6(五)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7(六)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7四、解决财务治理问题的对策.8(一)科学规范内部治理结构.8(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8(三)积极倡导股东参与公司财务治理.8(四)强化债权人相机治理.9(五)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10五、结论.11参考文献 .12致谢. .249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会计论文专题部分 试论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一、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意义(一)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体系是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企业财务治理结构是内含于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个关于企业财权配置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将财务治理结构纳入到企业治理结构框架之中。财务治理结构是以财权为基本纽带,以融资结构为基础,在以股东为中心的共同治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财权的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决策科学化的一套制度安排。(二)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研究的意义 1、建立与完善财务理论体系的需要企业财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长期以来,关于财务活动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而对财务关系的研究较少。这种现状使我们不能建立起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也使我们很难对理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有效的指导。 研究企业财务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规范企业内部各产权主体间的财务关系以确保理财主体的决策行为最优化,如何通过对财权的研究来深化我们对财务本质的认识,因而通过企业财务治理的研究必能促进对企业财务关系的研究,改变财务理论研究中只重视财务活动的局面,使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完善起来。2、提高企业理财水平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有一类矛盾开始突现,那就是在企业这种组织形态下,如何正确地处理财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存在于委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矛盾,从而保证最有能力的人成为理财主体,并保证该理财主体能够使财务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在正确地处理了企业内部物资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以及物质资本所有者内部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产权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财务治理研究正是从这一角度入手,通过财务治理机制的构建来规范企业内部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为企业的财务运作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从制度上来保证企业理财活动的顺利进行。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机制主要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并非完整意义上的财务主体,财权的独立性经常受到侵害,某些企业的财务目标更多的是体现物质资本的利益而忽略了人力资本的意志,体现了权益资本中大股东的利益而忽略了中小股东的意志;债权人、企业职工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财务的相关治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对企业内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认识不足,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为了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提高国有企业的理财水平,我们必须对财务治理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二、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一)国外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国外对财务治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资本结构研究中的非数量性研究上。这种研究从其对财权的安排和对治理结构的影响着手,提出了资本结构的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三个非数量性研究成果。1、资本结构的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会影响经营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他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企业的收入流和市场价值。该理论强调的是融资结构与经营者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詹森和麦卡林,他们认为,由于经营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其工作努力可能使他只获得了部分收益却承担了全部成本,严重挫伤了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2、资本结构的信息传递理论一般来说,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者要比外部投资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只有这些信息被传递到市场上去,市场才会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做出判断。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不同的资本结构会传递有关企业真实价值的不同信号:内部人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以增强正面的信号,避免负面的信号。罗斯等人作了相关方面的论述。3、资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在交易费用和契约不完备的基础上,阿洪和博尔顿提出了一种有关财产控制权的资本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收入流的分配,而且决定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当契约不完备时,谁拥有剩余控制权对企业效率有重要影响。(二)国内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1、财权的内涵近年来,我国财务理论界展开了对财权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并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汤谷良教授认为,企业财务主体所拥有的财权,是原始产权派生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的一种财产权,这种财产权与法人制度的结合,即构成法人主体的财权。伍中信教授认为,财权是一种“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他认为:“财权”=“财力”+(相应的)“权力”,“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企业的财务资金或本金,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的所具有的权能。李连华教授认为,在公司治理体系下,财权是泛指体现在资金运动和财产上的各种权力,即相当于通常所说的财产权。他还指出公司财权实际上是由不同层次、不同权能所构成的一个以资金和资产的支配与使用为核心内容的权利结构系统。以上关于财权的概念表述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财权会计论文-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的内涵所做的不同概括,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财权的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认为,财权即对财力进行支配的权利。财权应分为两大类: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这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对应,财务收益权是安排财务控制权的主要依据,而财务控制权则是实现财务收益权的重要保证。财务控制权应分为监督权、决策权和执行权,其中决策权和监督权是主要的权能,而决策权的安排一般居于核心地位。2、财务治理的内涵目前,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内涵的研究不多,但也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张敦力博士认为,财务治理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杨淑娥教授认为,“所谓公司财务治理,是指财权通过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伍中信教授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它以产权中的核心部分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了出资者、董事会、经理层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衣龙新博士认为财务治理应包含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规范三方面内容,因此,财务治理涵义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在剖析财务治理涵义时,大都将财务治理置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参考公司治理概念,从制度安排角度出发来定义财务治理的内涵。上述对财务治理的各种定义中除了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外,大多都提到了利益相关者,由此可见,大多数学者认为利益相关者应参与财务治理或财务治理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有必然的联系。经过以上辨析,本文认为财务治理应包括财务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机制两个方面,财务治理结构侧重于制度安排,以形成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与约束的框架结构,属于一种管理方式;而财务治理机制则是一系列的治理行为规范,侧重于对治理的有效激励约束等,属于一种管理活动。3、财务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关于财务治理主体的内涵,目前我国财务理论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汤谷良教授提出了“财务分层理论”,指出企业财务权利主体是出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三个层次,分别享有企业法人财权等权利。张兆国教授认为,只有符合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才能成为财务主体,一是为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二是分享企业财务收益,三是承担企业风险,四是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按照这四条标准,应该成为财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有出资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 。目前理论界尚未对财务治理的客体进行正式探讨,但是从上文一些学者对财务治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这些学者认为财务治理的客体即财权。本文认为财务治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客体是财权。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了包括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并承担了企业的各种风险,他们理所当然是企业财务治理的主体。三、我国公司制企业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一) 股东“剩余财权”安排不当1、国有股财务主体缺位主要表现在:国有股由全民所有并委托政府代为控制,因此,国有股的剩余财权中剩余财务索取权归国家所有,而剩余财务控制权由政府或国有法人公司掌握,拥有财务控制权的部门权、责、利不统一,做出的决策不是来自资产保值、增值的利益驱动,而是来自上级的行政命令。2、国有股“一股独大”,中小股东利益被忽视在许多上市公司中,国家拥有高度集中的股权,是最大的控股股东,这使得大股东委派的董事容易控制董事会,造成董事会结构的不健全和公司财务治理的制衡功能失效,容易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忽视和侵犯。另外,我国公司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的股份改造)颁布的,因而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二)董事会缺乏独立性董事会缺乏独立性是指董事会不能代表所有股东的财务利益,它所做出的财务决策不是被大股东所控制就是被经营者所控制。我国公司董事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方面是董事会与总经理职位的合二为一,另一方面则是经营管理层占据董事会的大多数席位,形成内部董事占优势的格局。这种局面的产生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过分集中有关,董事会由大股东掌握或由内部人控制,难以形成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健全的经营、决策机制。(三)监事会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现代公司中,监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但在国有股占绝对优势时,监事实际上由国有股东指定。这样,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都成了国有股东指定的人员,都是代表国有股的股东代表,等于让自己监督自己,监督标准、效率标准必然搁置一边,监事会徒有虚名。而且,我国的公司制企业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 (四)债权人的问题在公司财权配置中,债权人的保护及其治理效应受到特别关注。我国基于传统的债权债务理论,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信用控制措施,如限制贷款期会计论文限和用途、抵押和担保、破产清算与重组等。这些保护措施常常是被动的,在极端情况下,债权人权益实际上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另外,现代公司法一般否认了债权人的投资者地位,债权人只能通过事先的契约约定或者通过民法或普通法的债权担保方式确立公司破产时的优先清偿地位。债权人不能参与公司决策和经营,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财务信息,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监督和法律诉讼并不能为债权人提供足够的保护。债权人在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地位不高,原因有以下两点:债权的性质决定了债权人的弱势地位。债权能否顺利实现,其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债务人手上,只有债务人积极的作为,才能使债权人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债务人任何形式的逃废都会影响到债权的实现。信息不对称使得债权人无法清楚了解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并且无法对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债权人不仅强调贷款的独立性,更加关心借出资金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债务人比债权人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使得债权人无法对债务人的资金、经营情况进行透彻了解。(五)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企业经理人员或员工在事实上或者依法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并使他们的利益在公司的决策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的现象称作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我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股东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等做法广为流行,实际上把所有者排除在企业之外,企业内部高层经理掌握着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实际上是在没有内外监督的情况下全权经营这部分国有资产。企业内部的制衡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内部人控制”问题,这就为经理人员的“自利行为”留下了较大空间,即企业的经营者运用所掌握的经营决策权来实现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侵害了所有者的权益,导致了企业运营的低效率。(六)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经理人员的经营成绩跟收人联系不大,使经理层缺乏工作积极性。在监督上,由于监事会发挥不了监督功能,公司经理层行使的权力基本上不受监督,他们在经营中很自然地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化。比如,运用股东对经理人员日常财务经营决策不得干涉的要求,经理人员通过增加其在职消费谋取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因玩忽职守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以损害公司的利益;或者利用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财务决策,加大股东的投资风险。四、 解决财务治理问题的对策(一)科学规范内部治理结构首先应该加强董事会职能。从制度上保证董事会职权由董事会行使,而不是董事长个人行使;理顺董事会与经理的关系,建议在我国应明确董事长和总经理不得兼任;加强独立董事制度,优化董事会结构,对董事也实施激励和约束。另外还要加强监事会职能,解决目前监事会流于形式的问题。引入外部监事、职工监事,改善监事会人员结构,明确规定监事会中必须有精通业务、财务、法律的人员。监事的报酬不列入工资,由股东大会决定,监事会享有代表公司诉讼的权利。(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其作用在于:一是独立董事对控股股东滥用控股权进行制衡,协助董事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尤其是维护公众股东的利益,而不是少数大股东或某些集团和个人的利益;二是独立董事凭借其专业优势,参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三是通过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等机构,来决定经理人选,评价经营人员的业绩,提出董事和经理的报酬方案,对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性问题发表意见;四是发挥独立董事对经营者的监督作用,督促其遵守最佳行为准则。(三)积极倡导股东参与公司财务治理股东参与财务治理能更好的确保其权益。具体做法是:应明确规定股东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具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制定股东大会议事规则,明确财务决策程序;重大财务决策应公平、透明,时间、地点的选择应有利于让尽可能多的股东参加会议。另外,要大力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四)强化债权人相机治理相机治理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根据具体的利益损失状况而采取的相应应急措施。典型的相机治理措施包括:当经营者的决策损害了股东利益时,股东可召开股东大会,要求监事会惩罚经营者;如果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失,公司就会进入破产状态,相机治理机制转换为破产机制等。相机治理机制的基础是公司所有权特征和经营状态。在所有权既定情况下,不同经营状态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当其中某个利益主体的权益遭到严重侵害时,其必然要求改变既定格局,进行公司所有权分配的再谈判。因此,构建相机治理机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制度来帮助受损失的利益主体实现其再谈判的意愿,通过对控制权的调整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在相机治理条件下,债权人通过对企业资金收付的监控,可以低成本地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由于有充分、真实的信息来源,债权人可及时、有效地干预企业活动,当发现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行使相机控制权,即当企业出现偿债困难时,其财务控制权便向债权人转移,这样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认为,把债权人的相机治理引人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加强我国债权人的财务治理作用,关键是规范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即改善公司外部债权融资机制,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银行、政府分开,银行真正成为一个利益主体;银行、企业借贷产权清晰,对银行、企业关系进行正确定位;银行建立起现代的“相机监控机制”,对公司做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会计论文因此,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加强债权人的财务治理,就必须建立适合我国的新型的银企关系。(五)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信息不对称易导致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与偷懒行为,损害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此,有必要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协调各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1、建立激励机制由于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的关系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则是一种信托关系,董事会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是一致的,而经理人员则以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为目标,二者往往是不一致的。为此,应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建立起制度激励机制,促使财务经理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对经营者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可实行股票期权制,建立一个长期激励机制,以防止经营者短期行为;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高薪制,按照多创造收益多得的原则,充分体现出人力资本的价值。在给予经营者物质激励的同时,还可以采取精神激励。要加强舆论引导,使人们认识到职业经理人这种职业的社会价值,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社会地位,培养经营者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使经营者以自己的职业为荣,从而激发出其为企业发展而尽全力的热情和决心。另外,可建立完善的声誉激励制度,保证契约诚实执行。诚信能够决定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命,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没有一定的职业声誉会导致其很难继续从事该职业,而良好的职业声誉则会增加其市场价值。2、建立约束机制为减少财务经理人员的“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可以对财务经理人员进行制度约束,主要包括:通过监事会加强内部审计,切实加强财务监督;强化公司财务和监督约束,严格按财务法规理财,截断财务经理人员的隐性收人的来源渠道;健全财务经理市场竞争机制;明确责任与道德约束,财务经理人员在享受一定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财务经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约束主要靠社会舆论监督和外部经理市场的制约。五、结论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公司财务治理从财务的社会属性出发,以财权流为主要逻辑线索,研究如何通过财权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形成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期达到维护投资者利益的根本目的。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他们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财权即对财力进行支配的权利,财权应分为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两大类,这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对应;财务治理应包括财务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机制两个方面;财务治理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实验室生物安全及检验检测》试题及答案
- 临床用血试题及答案
- 新员工入矿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XX行业人才选拔考试命题趋势与预测题集
-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数据分析经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集团公司)
- 猪肉摊位租赁合同6篇
- 环境消毒考试题及答案
- 财产分配收费管理办法
- 2025年农业技术推广员与种子监管员招聘考试差异分析
-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
- 职业学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核心课《餐饮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课程标准
- 《高危妊娠》课件
- 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2020年新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教案(附导学案)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2023年10月自考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网络自动化运维教程-课程标准
- 进度落后述职报告
-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