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3)【鲁人版】命题范围:必修二第1单元1_第1页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3)【鲁人版】命题范围:必修二第1单元1_第2页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3)【鲁人版】命题范围:必修二第1单元1_第3页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3)【鲁人版】命题范围:必修二第1单元1_第4页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3)【鲁人版】命题范围:必修二第1单元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3)【鲁人版】命题范围:必修二第1单元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舳舻(zh) 啾啾(ji) 漫溯(s) 仓颉(j)B铿锵(kn) 强劲(jn) 琐屑(xi) 舐犊(sh)C愀然(qio) 料峭(qio) 匏樽(bo) 黔首(qin)D长篙(o) 斑斓(ln) 苔藓(xin) 弥漫(m)2下列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驿站 雾蔼 蓊郁 乍现即隐B笙萧 荡漾 瞰视 心寒眸酸C浮藻 嫠妇 清荇 摧心折骨D窈窕 羯鼓 寒獭 云气氤氲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登上滕王阁的第五层, 前方,天光水色,一碧万顷,心中天地也立刻宽广起来。川藏官兵们用热血融化冰冻层的土,用生命打通无人区的路,他们的传奇在一代代 。东南亚发生的大海啸,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巨大的损失, 最要紧的任务是,疗救伤者,重建家园。A远望 留传 现时 B眺望 流传 现实C眺望 流传 现时 D远望 留传 现实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B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慧褒。D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整理这个已尘封多年好容易从故纸堆里找到的原始而粗糙的录音稿,才使我明白过来,口头演讲和严密精确的学术论文不同。B神舟7号宇宙飞船载着三位航天英雄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之骄傲。C多少不堪回首又不能不回首的往事都化作云烟飘逝了,留下的仅仅是对欢乐时光的追忆吗?留下来的该不该有冷却后的思考?D人们或许会把托尔斯泰“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的自述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即使在老年时,他也比许多年轻人,甚至比所有的同龄人,更充满生命力。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警惕“生态癌症”蓝藻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 作用。蓝藻具有双重性,一个是光合作用,因为它带有叶绿素,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植物;另外它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它是植物性和细菌性的结合体,蓝 藻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和植物的不同点更多,所以目前大部分学者还是主张将蓝藻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列入原核生物。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它能 存在于90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它的细胞外有一层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蓝藻家族成员众多,既有“好蓝藻”,也有“坏蓝藻 ”。好蓝藻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发菜,而著名的蛋白质补充剂螺旋藻,则是螺旋藻属的著名成员。“坏蓝藻”的典型是微囊藻属的蓝藻,正是它们,将河水与湖 水染成蓝绿色的“水华”,并散发出阵阵恶臭。 蓝藻爆发主要存在于静止的水体中,中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生长蓝藻明显。一说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通常会立即联想到工业污染,工业污染大家比较容易 发现,而农业污染则不太为公众熟悉,可也比较严重。此外,生活污染也加快了富营养化。蓝藻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多,一般水里的氮都比较多,其他营养也都够 用,就是磷比较缺。一旦水体中出现大量的磷,蓝藻的爆发就自然而然了,所以磷是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其次,适宜的温度也是引起蓝藻大量繁殖的一个很 重要因素。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2535温度下繁殖较多。而今年的蓝藻大爆发同样也有着温度的促进,大气变暖是肯定的促因之一。 蓝藻中的微囊藻鱼腥藻及颤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这些毒素通常存在于蓝藻的细胞膜里,所以蓝藻活着的时候没事,待其死亡腐败时,细胞膜破裂,藻毒素就释放 到了水里。动物实验表明微囊藻毒素可能让小鼠致癌,但这一情况对人体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在目前已经检定出的微囊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LR是最常见毒 性也最强的一种,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微囊藻毒素-LR作为饮用水质量测定标准的项目之一。另外,蓝藻腐烂时会释放出异臭。但研究尚未发现它们对人体会产生 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有人说蓝藻是“生态癌症”,一旦患上就很难清除。对于蓝藻的治理,应急办法很多效果却一般,一旦蓝藻爆发,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但打捞漂浮在水面的蓝 藻只能产生眼不见为净的效果。大部分蓝藻存在于水中和水底淤泥里,打捞不上来。另一种应急方法是“物理吸纳法”,往水里添加黏土,可以让蓝藻吸附在黏土颗 粒上,令其沉入水底。但这也没法治本,因为蓝藻还在水底生存,还会继续爆发,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蓝藻去除工作,比如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不过,这 些化学药剂可能对湖泊产生污染,因此对化学药剂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生态治理上更高级的办法还有利用微生物直接侵袭蓝藻细胞,这一方法非常有效,缺点是 价格昂贵。6对“蓝藻”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蓝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很早,它为地球提供着氧气,在地球生物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B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似乎是一种植物;但它又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应该归属于原核生物。C蓝藻的细胞外有一层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生物。D蓝藻家族成员中既有像发菜螺旋藻一样的“好蓝藻”,也有将河水与湖水染成蓝绿色的“坏蓝藻”。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蓝藻腐烂时释放出的异臭气味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实质性的伤害,我们目前还不太清楚。B蓝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蓝藻死亡腐败时,细胞膜破裂,藻毒素就释放到了水里。C微囊藻毒素可能让小鼠致癌,对人体健康也有害,世界卫生组织将微囊藻毒素-LR作为饮用水质量测定标准的项目之一D2535温度下各种蓝藻繁殖较多。今年我国各地的蓝藻大爆发与大气变暖关系密切。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磷对蓝藻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我们如果能控制水体中磷的排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蓝藻的爆发。B只要我们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入湖泊,就一定能够控制住蓝藻灾害。C水体不流动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如果保持水体的流动,相信也可以缓解蓝藻成灾的局面。D蓝藻被称为“生态癌症”,但加强环境预警,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湖泊进行水源修复,消灭蓝藻灾害并不是不可能的。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 夷:平坦B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 以为悲哀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10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B火尚足以明也。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躁而相逐C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以天下之美味尽在己。D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12对这段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游山为喻,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志力物三要素,缺一不可,“志”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B文章意在强调,要游山览胜,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同时还须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C作者从“华”“花”音谬联想到对待传闻材料应采取正确态度,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治学、处事、创业,都仍然有借鉴意义。D作者特别强调“志气”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第卷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文: (2)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3分)(6分)(1)_,_;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2)寻梦?撑一支长篙,_; 满载一船星辉,_。(3)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 。五、(12分)16有一个中学生把自己的一首诗寄给他慕名已久的诗刊编辑,并附上一封信。信中有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李编辑:您好!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有吟诗的雅趣,学习之余,凑成了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请不吝赐教。此致教祺!2008年月日(1)将_改为_;(2)将_改为_;(3)将_改为_;(4)将_改为_;17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词语也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充电”,原来是指把直流电源接到蓄电池的两极上使蓄电池获得放电能力,现比喻通过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等。再如“放水”,原来是指把水放出去,而现在常指体育比赛中串通作弊,一方故意输给另一方。请在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三个,解释其新产生的词义。(4分) 绿色 亮点 登陆 接轨答:(1) (2) (3)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4分) 解放日报10月17日刊登余秋雨关于“上海世博会文化构想”的演讲及答问。在谈到世博会的中国元素时,余秋雨认为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个人都是中国元素的当代的生命载体,我们每个人的高贵自信欢乐等就是中国元素的最佳体现。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队伍后来成了“第一中国元素”。他们讲着流畅的外语,为外宾指路,帮助他们搬运行李,给他们介绍国内的山川名胜风物特产他们热情,大方,彬彬有礼,以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感染着外宾,他们成了中国元素的体现者。 请你写出一种“中国元素”,并对这一“元素”的主要表现和它所体现出来精神风貌作简要说明。(80字左右)六、(18分)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雨巴金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蓝天,好些日子没有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路易斯 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的时候。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莫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远闭上了眼睛。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可喜的事。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见到在巴黎少见的阳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见到。我也很像发布里那样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阴雨。十几年来,不打雨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知有过多少次。就是在1927年,当发布里抱怨巴黎缺少阳光的时候,我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个被称为18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个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我时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有时火种在我的腹内燃烧起来,我受不了煎熬,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为了浇熄这心火,我常常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水滴从头发间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眼镜片。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的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我的脚认识路。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马路,我不曾跌倒在地上。在雨中,我的眼睛看不见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了一个钟点,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浇愁”的习惯。我们的前辈也常说:“借酒浇愁”。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经历了这场大雨,我仿佛又看到了阳光。1941年7月20日19作者在写自己对雨的热爱之前,为什么花了两小节写发布里热爱阳光?(6分)20作者说“我受不了煎熬,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联系时代背景,根据文意解释“爆发”。(2分)21解释一下“我在雨中,我的眼睛看不见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这句话的含义。(4分)22作者说:“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全文来看,作者爱雨有哪些原因。(6分)七、(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当然,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5分)1D( A颉ji,B劲jn,C匏po)2C(A 雾霭;B笙箫;D寒濑。)3C(远望:向远方看;眺望:站在高处向远处看。物传后代用“ 留传”;事迹传播用“ 流传”。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现时:即当前。)4B(A中每一句的后面都应用问号,是连续发问。C项慧褒应加双引号。D项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前面。)5C(A项成分残缺,介词结构淹没主语,“才使我”改为“我才”,B“这”指代不明;D项不合逻辑,“许多年轻人”和“所有同龄人”互换)二、(9分)6D (A原文是“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B对于蓝藻的归属,原文说“蓝藻具有双重性”,承认从某个角度看它“就是”一种植物,而选 项却说“似乎”是一种植物,实际上是否定了它属于植物;另外文中说的是“大部分学者”主张将蓝藻列入原核生物,而选项却说“应该归属于原核生物”,显得过 于绝对。C原文是“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7A (B原文说部分蓝藻会产生毒素,此处扩大了范围。C原文说微囊藻毒素“对人体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D原文是“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25摄氏度到35摄氏度下繁殖较多而不是“各种蓝藻”。)8B (工业污染只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因素,此外还有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只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入湖泊,还不能完全阻止湖泊富营养化,也就不一定能够控制住蓝藻灾害)三、(12分)9C(为动用法而非意动用法)10D(都是名词用作动词)11B(都指“来”)12D(“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引申不当)四、(24分)13(1)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2)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3)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采取的缘故。14(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 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15(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2)向青草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