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四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I卷和III卷为模块试题,II卷为能力试题)第I卷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愀然(qio) 侍候(sh)心弦(xun)诡谲万状(ji) B. 抵牾(w) 隽秀(jn)惬意(qi)蓊蓊郁郁(wng) C. 信笺(qin) 创痛(chung)慰藉(ji)规规矩矩(j) D. 嫁奁(1in) 纤腰(qin)鞭挞(t)叱咤风云(ch)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排遣 酣眠 经典之作 没精打采 B. 衷爱 悠扬 雍荣自在 迥然不同 C. 谛造 拉拢 相貌堂堂 棉里藏针 D. 狡猾 决窍 兵慌马乱 白浪滔天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中以汉、宋为正统,这不是历史观,而是现实的_,不能以历史的标准来要求。 解决经济生活当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_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靠改革。 这次获奖的电视新闻节目代表着中国电视新闻的最高水平,点点滴滴都足见_。 A. 反应 调控 工夫 B. 反映 调整 功夫 C. 反映 调控 工夫 D. 反应 调整 功夫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学生,就应该做到在学习时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上。B. 工商总局相关负责人对这两家公司的争议进行了调解,最终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在各自领域良性发展。 C.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D.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认真学习口腔保健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是口腔健康的有力保证。 B. 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 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D. 今年1月中旬,“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李俊被湖北警方逮捕,成为我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代作家曹雪芹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B. 众多现代话剧作品中,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尤为引人注目,被称为“生命三部曲”。 C. 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都是老舍的话剧作品,其中茶馆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D. 海明威,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4分) 7.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合) B. 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靠近) C. 纵一苇之所如 (往) D. 数武以外,微光激射 (半步) 8.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B. 石级濡滑,盘散乃可下C. 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 D.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B. C. D.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 C. D.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爽悦心目 A. 侣鱼虾而友麇鹿 B. 顺流而东也 C. 舞幽壑之潜蛟 D. 乃溢而西南流 12. 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A. 这是吴国的宝物,所以不能赠送 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却不能游很远 B. 这是吴国的宝物,所以不能赠送 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却不能像平常一样 C. 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赠送的物品 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却不能像平常一样 D. 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赠送的物品 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却不能游很远13. 翻译下面的句子。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三、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6分)14. _国戏剧家_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5. _国剧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和俄国作家_的钦差大臣同为世界文坛的喜剧名作。16. 挪威著名剧作家_的剧作玩偶之家曾经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成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7. 荒诞派戏剧最著名的作品有法国作家贝克特的_。四、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每空1分,共10分)18.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前赤壁赋)19. _,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20. 云无心以出岫,_。(归去来兮辞)21. 木欣欣以向荣,_。(归去来兮辞)22. 登东皋以舒啸,_。(归去来兮辞)23. 青,取之于蓝,_。(劝学)24. _,无以至千里。(劝学)25. 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劝学)26. 我们不会满意,直至公正如万水奔流,_。(马丁路德金)五、课内阅读(8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7-28题。(每题2分,共4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7. 下列语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B.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D.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28. 朱自清先生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请在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赏析其精妙之处。(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9-30题。(每题2分,共4分) 秦仲义往外走,王利发送。 小牛儿搀着庞太监走进来。小牛儿提着水烟袋。庞太监 哟!秦二爷!秦仲义 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庞太监 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秦仲义 我早就知道! 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着。庞太监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秦仲义 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庞太监 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作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秦仲义 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庞太监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秦仲义 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下)庞太监 (自言自语) 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 29. 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段对话鲜明体现了戊戌变法后的社会风情,同时也展现了茶馆第一幕的时代背景。B. 庞太监的台词里字字皆含影射,反对变革的力量得势后的嚣张气焰表露无遗。C. 文段中关于茶客们的舞台说明让舞台上细处皆有“戏”,也体现出一般民众对于时局的关注。D. 秦仲义有一颗实业救国之心,但却屡屡受挫,不得不向庞太监低头示弱。30. 话剧语言有丰富的潜台词,请揣摩文段中庞太监的最后一句台词,分条列举庞太监此时的内心感受。第II卷六、课外文言文(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135题。(每题3分,共15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甕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注】张梦得:元丰年间谪居黄州,与苏轼交游。会计:指掌管征收赋税钱谷等事物。 3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美景 B. 王披襟当之 当:面对 C. 将何往而非病 病:生病 D. 将何适而非快 适:到 3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 C. D. 33. 下列各句括号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B. (其景)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C. 今(吾辈)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D. (余兄)将蓬户甕牖,无所不快 34. 下列语句全都能体现作者“快哉”感受的一组是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连山绝壑,长林古木 A. B. C. D. 35.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梦得谪居黄州,建亭以观大江壮景,苏轼给它起名“快哉亭”。 B. 在亭中可饱览景物,还可看到历史遗迹,遥想三国时英雄的风采。 C. 楚襄王能体察民情,故当风而立甚感“快哉”,而宋玉却深以为忧。 D. 作者认为若内心坦然,不因外物伤性,则无论身处何地皆“快哉”。36. 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夫 铅 黛 所 以 饰 容 而 盼 倩 生 于 淑 姿 文 采 所 以 饰 言 而 辩 丽 本于 情 性 故 情 者 文 之 经 辞 者 理 之 纬 经 正 而 后 纬 成 理 定 而 后 辞 畅 此 立 文 之 本 源 也 。 文心雕龙情采第三十一【注】盼倩:形容动人的表情。辩丽:漂亮的言辞。七、课外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37-40题。(每题3分,共12分)梅兰芳的超越 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演员在表演时,应生活于角色的生活之中,每次演出都要感受与角色相类似的感情,将此内部体验过程视为演员创作的主要步骤,后人称其为“体验派”。例如在演哈姆莱特时,此时此刻,我就是王子哈姆莱特,与观众无任何交流,只是用我的表演去感染观众,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德国戏剧家布菜希特提出的“叙述体戏剧”理论的演出方法,用半边面具、间离性的表演以及分离场面的蒙太奇等来告诉观众,我是在演戏,强调创作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以破除舞台上的“生活幻觉”,使观众冷静地分析判断。西方戏剧理论体系中的这两大流派是针锋相对的。20世纪初,梅兰芳先生将中国京剧艺术介绍给西方观众,尽管当时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充满怀疑,但是随着对梅兰芳京剧的深入观_(m),他们发现,中国京剧融合了西方戏剧表演两大对立的戏剧观。 中国戏剧理论家黄佐临先生曾把中国的戏剧观与西方两种戏剧观作了比较。他认为,中国传统戏剧演出时显现着流畅性,不像西方话剧那样换幕换景,而是连续不断的,有速度、节奏和蒙太奇。舞台上它的伸缩性使它非常灵活,不像话剧受时间限制。且西方话剧是把人摆在镜框里呈平面感,中国传统戏曲却突出人,人有着立体雕塑感。最后就是约定俗成的规范性,京剧创造了一整套规范动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生活可以更崇高、更驰_(chng)自由地呈现在舞台上,因为把生活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是不可能的,应坦白告诉观众,演戏就是演戏。而梅兰芳戏剧艺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中国戏剧的这些特征发挥到_(zhn)于完美的地步,并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菜希特对立的互不相容和非此即彼的戏剧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他的完美“折中”的戏剧观,使西方人大开眼界。黄佐临先生认为,戏剧中约定俗成的规范性就像是绘画中的“写意”,用绘画中的“写意”来“折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戏剧观,这是西方人欣赏梅兰芳的一个重要方面。 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表演中,既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如贵妃醉酒时,梅兰芳此时就是杨贵妃;又有布莱希特的“叙述”,如布莱希特最欣赏的是梅兰芳演的打渔杀家,他热情赞扬了梅兰芳的手势和动作,特别是对桨的运用,一个简单的工具表明了划船、路程弯曲和河流特点等方面,这是一种破除了生活幻觉的手法。法国戏剧家柔琏曾说:舞台前沿应是一道“第四堵墙”,它对观众是透明的,而对演员是不透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最根本的区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信“第四堵墙”,布莱希特要推翻它。而对于梅兰芳,这堵墙根本就不存在,用不着推翻。西方戏剧理论强烈的对立和冲突,却在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艺术实践中得到融合和和谐的统一。37. 在拼音标注的空格处写出对应的汉字。 观_(m) 驰_ (chng) _(zhn)于完美38.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体验派”在表演艺术创造过程中更加强调情感,通过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B. “叙述体戏剧”表演理论强调间离效果,以破除“生活幻觉”,强调戏剧创作中的理性因素。 C. 京剧表演的一整套规范动作,可以使观众进入情境,进而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 D. 梅兰芳贵妃醉酒的表演,演员与角色高度融合,体明了“体验派”戏剧表演理论的特点。39. 下列根据文段作出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体验派”和“叙述体戏剧”理论在演员表演和演出效果两方面都存在不同。 B. 中国传统戏剧演出时有速度、节奏和蒙太奇,能使观众感受到剧情的流畅性。 C. 不受时间限制的舞台伸缩性,可以使中国传统戏剧更充分、更自由地表现生活。 D. “第四堵墙”可以使演员产生置身真实生活的幻觉,并真切地感受到观众的存在。40. 结合文段中的实例,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41-45题。(共18分)品茗与牛饮(节选)冯亦代 (1)红楼梦里,妙玉请黛玉、宝钗、宝玉品茶,调笑宝玉说,“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牛饮骡的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相比之下,我喝茶一口气便是一玻璃杯,大概较一海为多,便成了什么呢?再说下去便要骂自己了。 (2)我是杭州人,年幼时到虎跑寺去,总要泡一壶龙井茶,风雅一番。但现在想来,也不是“品”,大半是解渴,而且是在茶杯里玩儿。因为虎跑寺水厚,满杯的水,放下几个铜板,是不会漫出来的。 (3)真正品过一次风雅茶,还是在我邻居钟老先生家里。他暮年从福建宦游归来,没有别的所好,只是种兰花和饮茶。他的饮茶,便是妙玉的所谓“品”了。他有一套茶具,一把小宜兴紫砂壶,四个小茶蛊,一个紫砂茶盘,另外是一只烧炭的小风炉。 (4)饮茶时,先将小风炉上的水煮沸,把紫砂壶和四个小茶盅全用沸水烫过一遍,然后把茶叶(他用的是福建的铁观音)放一小撮在紫砂壶里,加上滚水,在壶里闷一下再倒在小茶盅里,每盅也不过盛茶水半盅左右,请我这位小客人喝。我那时已读了不少杂书,知道这是件雅人干的雅事。但如此好茶,却只饮一二次半盅,意犹未足,不过钟老先生已在收拾茶具了。以后每读红楼梦拢翠庵品茶那一回,不免失笑。自忖( )自己是个现代人,已无使用小紫砂壶饮铁观音的雅兴,只合做个俗人,饮牛饮骡而已。 (5)但我总算亲炙了一番“品”茶之道。杭州人家里,每家有一壶家常茶,那是用大瓦壶沏的,供一般人饮用。我的祖父母和姑母们则有另沏的茶头,那是沏在中号的瓷壶里的好茶叶,每要饮茶,便从这把壶里倒出稍许茶头,兑了开水喝。我小时候祖母是不许我饮冷茶的,说饮了冷茶,便要手颤,学不好字了。当时年幼还听大人的话,后来进了中学,人变野了,有时在外面跑得满身大汗回来,便捧起那把大瓦壶,对着壶嘴作牛饮。这在饮茶一道里,该是最下乘的了,难怪我现在写的字这么糟!钟老先生后来搬了家,我去看望他时,他也会拿出他那套茶具来,请我“品”铁观音。这样饮茶有个名堂,叫饮“功夫茶”,说明这样喝茶需要功夫,决非身浮气躁的人所能做到。 (6)中国为了鸦片烟曾与英帝国主义打了一仗。而在茶叶问题上,英帝国主义和在北美的殖民地也闹了一番纠纷。英帝国用鸦片烟来毒害中国老百姓,却用茶叶来压制北美殖民地为东印度公司剥削牟利。殖民地人民起来反抗了,拒绝从英国进口的茶叶,曾在波士顿地方把整货船的茶叶倒入海里,以示抵制。这件事终于导致了美国以后的独立战争。英国也是个饮茶的国家,他们天黑后要饮一次“傍晚茶”,其实有些像我们的吃夜宵,饮茶之余还佐以冷点心、肉食等等。英国人喜欢饮“牛奶茶”,用的是锡兰(即今之斯里兰卡,当时还属印度)生产的茶叶,即有名的李普顿红茶,饮时加上淡乳和方块砂糖,他们是不喝绿茶的。这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中也是一宗重要的项目。 (7)英国人喝茶也有套繁文缛( )节,类似我们福建同胞的喝“工夫茶”。英国散文大师查尔斯兰姆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古瓷器,就专门为了饮茶用的中国瓷茶杯,写了一大段。可以看出英国人饮茶的隆重。我的岳父是位老华侨,自幼即在英国式书院上学,也染上了一身洋气。他每天必饮“牛奶茶”,在他说来这是一件大事。我还在谈恋爱时,他知道了,便约我到他家饮茶。他也有一个小炉子,一把英国式的茶壶,就是喝茶的杯子比我们喝“工夫茶”的茶盅略大一些,但也不是北京可称为海的大碗。他先把小炉子上的水煮滚了,在沏茶的小壶口上放一只银丝编织的小漏勺,大小与壶口同,里面装上李普顿茶叶,然后把沸水冲入壶内,再把壶盖盖严。这样闷了几分钟,沸水受了茶气变成茶水,便可以喝了;而茶叶是不放入壶中的。另外还备有蛋糕或涂黄油的新烤熟的面包,主客便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谈话。我是第一次喝西式茶,又是毛脚女婿上门,心怀惴惴( ),老实说这一次就没有“品”出李普顿红茶的味儿来。以后次数多了,觉得李普顿茶叶的味道的确比龙井深厚,香气也比龙井浓。龙井是清香,妙在淡中见味。 (8)以后我到香港去了抗战后回到上海,以前只有洋人才能进去的饭店茶室,大者如华懋、汇中,小者如DDS与塞维那,如今我们也能大大方方进出了。还是喝茶,但这已不是品茶,而是对于未来美好日子的期待了。4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自忖( ) 繁文缛( )节 心怀惴惴( ) 42. 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作者将自己与妙玉对比,认为自己饮茶不够文雅,和宝玉一样如牛马般粗俗。 B. 作者年幼时去虎跑寺总要泡一壶龙井,是因为虎跑寺水厚,更适合泡茶。 C. 钟老先生暮年从福建宦游归来,只喜好种兰花和饮茶,他在作者心中是真正的饮风雅茶的人。 D. 英国人喝茶也有繁文缛节,他们常常在天黑后饮“傍晚茶”和“牛奶茶”,即有名的李普顿红茶。 E. 作者第一次喝西式茶是在第一次被未来岳父接见时,因为是初次喝,加上心情紧张,所以没有品出味儿来。43. 第4段中,作者介绍了钟先生品茶前的6个步骤,请概括其他四个。(每步骤不超过3个字,一共不超过12个字)(4分)_、_、_、加滚水、_、倒半盅44. 文章多次提及“品”茶,请分条概括“品”的境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45. 从文章第6段开始,作者由品中国茶转而叙写西方茶,这样行文有什么作用?(4分)第卷九、作文(50分)46. “戏如人生”话剧节落幕了。而人生在继续,思考在继续。 戏如人生,那么,戏该是人生百态的一种映射吧?你欣赏的是哪一种戏?那一幕幕悲欢离合含蕴了怎样的人生意味呢? 人生如戏,那么,人生也该是一个创作演出的历程吧?该创作一部怎样的人生之“戏”,又如何演绎这一出“戏”呢?是逢场作戏,还是假戏真做?是“有你的好戏看”,还是“众人搭台唱大戏”?是“好戏连台”,还是“好戏在后头”? 请以“戏”为话题,谈谈你对戏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试题答案】1. BA. 心弦(xin)诡谲万状(ju)C. 信笺(jin)规规矩矩(j)D. 纤腰(xin)叱咤风云(zh)2. AB. 钟爱雍容自在C. 缔造绵里藏针D. 诀窍兵荒马乱3. B反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控:调节控制。工夫:时间。功夫:本领,造诣。武术。同“工夫”。4. B(化干戈为玉帛: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美好。)A项“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用作形容“人专心,没有听见”。C项“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到了,一般用于贬义。D项“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5. AB. 结构混乱(“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结构混乱。或者说“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积极作用”,或者说“对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C. 不合逻辑(“废品率下降了九倍”不合逻辑,下降不能用倍数表示,“废品率下降了十分之九”)D. 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不该省略,造成句子主干成了“李俊被逮捕成为大案”,可补出该分句的主语“该案”)6. C(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小说)7. A(享有)8. C(“斗”通“陡”,“盘散”通“蹒跚”“盘跚”,“缪”通“缭”)9. D均为“经常,常常”(“危”:端;高。“绝”:断绝;很,特别。“属”:劝请,邀;适,值。)10. B“之”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为介词,于;为连词,来。“而”:为连词,修饰关系;为连词,并列关系。“然”:为代词,这样;为形容词或动词词尾,的样子)11. C与例句同为使动用法(A意动用法,B名词作动词,D名词作状语)。12. D13. 执掌全国的权力,可是因私心而被人们传闻,与其我活着不依正义,不如我死去。14. 英莎士比亚 15. 法果戈理 16. 易卜生 17. 等待戈多18.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9. 悟以往之不谏20. 鸟倦飞而知还 21. 泉涓涓而始流22. 临清流而赋诗 23. 而青于蓝24. 故不积跬步 25.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26. 正义似湍流涌动27. A(B是类比;C无修辞;D无修辞)28. 赏析举例:“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浮”字突出了池塘上水气的轻飘朦胧。“洗”字突出了叶子和花色泽光亮,富有生机。29. D30. 仰仗宫里的权势,内心对秦仲义这样的渴望图新救国、有所作为的人不满,恨恨地想在气势上打压下去;感叹时代变了,自己的威风今不如昔。31. C(病:忧虑)32. A“以”:连词,表目的,“来”(B“而”表转折,表递进;C“则”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就”;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即”“乃”,可译为“是”;D“与”连词,“和”动词,参与,引申为帮助)33. D(张君)34. A(句排除)35. C(楚襄王正是不能体察民情,宋玉才作此讽喻。而忧的是百姓,亦非宋玉)附:黄州快哉亭记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长江水流奔涌迅疾极其广阔。南面与湘水、沅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沔水汇集,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君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就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欣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象瞬息变化,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如今,我就坐在亭子里几席之上,抬头四望,尽情观赏。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陵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历历可数;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法官助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农业生产智能设备购置与使用协议
- 农业水利专业试题及答案
- 外观考试专业试题及答案
- 股权质押协议范本模板2篇
- 药学专业基础试题及答案
- 小区绿化植被种植养护合同书
- 拳击专业试题及答案详解
- 动物界的朋友描述我与小狗的故事(10篇)
- 技术研发项目风险管理模板
- 公证与婚姻家庭事务
-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课件)
- 信息可视化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口腔粘膜病课件
- 关于PedSQL-4.0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调查
- 年产62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 联通创新人才认证(解决方案)考试题库(附答案)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出纳课件 转账支票pptx
- TSZUAVIA 009.1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淋雨试验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