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位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doc_第1页
各部位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doc_第2页
各部位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doc_第3页
各部位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检查方法体位和扫描范围:仰卧,定位基线听眦线(OM),由基线向上扫完脑实质。层厚和层距:常用层厚5mm,层距5mm。窗宽和窗位: 脑实质取窗宽80-100HU,窗位35 HU,颅骨取窗宽1000-1500 HU,窗位 250-350HU。头颈部体位和扫描范围及注意事项颈部:仰卧,头部稍后仰,范围常规包括整个颈部,即下颌角至胸腔入口。喉部和甲状腺范围同颈部,鼻咽部则从颅底至口咽部。鼻和鼻窦: 轴位和冠状位扫描体位同头部,轴位扫描范围包括硬腭至额窦顶部。眼眶:轴位扫描瑞氏线即听眶下线,向上扫至眶上嵴,耳、颞骨: 轴位和冠状位扫描体位同头部,轴位扫描自外耳孔下缘向头顶连续扫描至岩骨上缘,使用HRCT扫描技术。喉部:轴位扫描,范围口咽至胸廓入口,扫描时病人不能说话和吞咽动作。 层厚层距:全颈部,层厚和层距均5mm,鼻咽、喉、甲状腺、鼻窦等局部多采用层厚、层距5mm。眼眶2-3mm。耳、颞骨采用HRCT扫描,层厚、层距1mm。窗宽和窗位:一般采取软组织窗宽300-400HU,窗位30-60HU。骨窗取窗宽1000-1500 HU,窗位250-350HU。耳常用的窗宽3000-4000HU,窗位200-300HU。胸部: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举过头顶,以减少肩部组织及双上肢产生的扫描伪影。 检查前作好病人的呼吸顺练。扫描范围 :由上到下逐层扫描 ,包括肺尖至肺底。扫描基线胸骨切迹(SN)。层厚和层距:5mm。于深吸气末期屏气进行扫描,这种方法使肺组织处于最好的充气状态,减少肺内支气管、血管的聚集和肺血的坠积效应。 病灶较小或弥漫性病灶可局部加 HRCT,层厚和层距1-2mm,重建模式选择骨标准。窗取窗宽:肺窗窗宽1500-2000Hu,窗位450 -600Hu。纵隔窗宽250-350Hu,窗位30-50Hu。上腹部:体位和扫描范围:体位:仰卧,采用横断层面扫描,双手举过头顶,训练病人屏气 。扫描范围:肝、胆、脾、胰腺、肾脏、胃、十二指肠,自膈顶扫至脐部,脾大者扫至脾下缘,肾上腺自膈顶扫至肾门;腹膜后自剑突向下扫至髂嵴水平。 层厚和层距:肝、脾、肾脏、胃肠道、腹膜后扫描均常规采用10mm。 胰腺、肾上腺和胆囊为5mm 。 窗宽和窗位:肝脏窗宽100-150HU,窗位40-60HU;腹膜后取300-400HU,窗位20-40HU;胰腺、肾脏、肾上腺及胃肠道均取软组织窗宽和窗位。下腹部:体位和扫描范围: 常规取仰卧,双手举过头顶,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向上扫至髂嵴水平。层厚和层距:常规采用10mm,检查前列腺、精囊、子宫和附件时层厚和层距可用3-5mm。窗宽和窗位:窗宽为250-400HU,窗位25-40HU。 脊柱: 体位及注意事项: 1 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颈段扫描采取前屈位,腰段扫描采取双膝屈曲位。 2 脊柱扫描需求使扫描层面与脊柱垂直,椎间盘扫描时扫描层面需与椎间隙平行 。3 颈椎间盘和腰椎间盘扫描,根据病变的好发部位,一般扫C3-7,L3-S1。 层厚和层距:脊柱扫描一般用层厚和层距5mm,颈椎间盘层厚和层距1-2mm,腰椎间盘层厚和层距3mm。 四肢体位和扫描范围:病人仰卧,先扫正侧位图以确定检查部位和扫描范围,双侧同时扫描。层厚和层距:一般关节用层厚和层距5mm,长骨用10mm,病变部位可局部加扫薄层。技术要求:双下肢和双腕应双侧同时扫描,以便患侧和正常一侧有对比。窗宽和窗位:一般采用软组织和骨的窗宽、窗位观察。CT增强扫描常用的增强扫描时间延迟技术:固定时间、对比剂跟踪技术(SmartPrep)和峰值时间测定(TimingBolus)。各部位常规增强时间头部增强:流率3ml/s;造影剂量70ml;延迟时间80-90s颈部增强:流率3ml/s;造影剂量70ml;延迟时间40s60s胸部增强:流率3ml/s;造影剂量80ml;延迟时间30s60s腹部增强: 肝脏:流率3ml/s;造影剂量80-90ml;延迟时间35s70s120s(血管瘤适当延至3-5分钟)胰腺:流率3ml/s;造影剂量80-90ml;延迟时间45s70s,胰岛细胞瘤需加扫动脉早期20s.肾脏:流率3ml/s;造影剂量80-90ml;延迟时间35s70s180s.盆腔:流率3ml/s;造影剂量80-90ml;延迟时间60s120s.HCTA扫描: 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下缘至颅顶 层厚层距:5mm/0.625mm, 螺距:0.984:1 扫描野:head Kv/mA/S:120/300/0.6 造影剂浓度:350 mgI/mL 流率:3.5-4ml/s 延迟时间:C5水平监测,Time bouls法 造影剂量:双筒技术,A筒造影剂40-50ml,B筒生理盐水40ml 主动脉CTA 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上缘至髋关节 层厚层距:5mm/0.625mm, 螺距:0.984:1 扫描野:Large Kv/mA/S:120/300/0.6 造影剂浓度:350 mgI/mL 流率: 4ml/s 延迟时间:主动脉根部水平监测,SmartPrep法,CT阈值120HU 造影剂量:双筒技术,A筒造影剂60ml,B筒生理盐水40mlCTPA扫描范围:肺尖至肺底 层厚层距:5mm/0.625mm, 螺距:0.984:1 扫描野:Large Kv/mA/S:120/300/0.6 造影剂浓度:350 mgI/mL 流率: 4ml/s 延迟时间:主肺动脉监测,SmartPrep法,CT阈值50HU:Time bouls法。 造影剂量:双筒技术,A筒造影剂30-40ml,B筒生理盐水30ml腹主动脉CTA扫描范围:隔上2cm至髋关节。腹痛和肠梗阻病人需第一期扫完后间隔20-25s由下朝上扫描一次(范围同第一次一样) 层厚层距:5mm/0.625mm, 螺距:0.984:1 扫描野:Large Kv/mA/S:120/300/0.6 造影剂浓度:350 mgI/mL 流率: 4ml/s 延迟时间:膈肌水平监测,SmartPrep法,CT阈值150HU. 造影剂量:双筒技术,A筒造影剂80-100ml,B筒生理盐水40ml上肢CTA 扫描范围及体位:头先进,身体偏一侧,患侧上肢在床正中。主动脉弓下缘至手尖。 层厚层距:5mm/0.625mm, 螺距:0.516:1 扫描野:Large Kv/mA/S:120/300/0.6 造影剂浓度:350 mgI/mL 流率: 4ml/s,注射部位健侧。 延迟时间:主动脉弓监测,SmartPrep法,CT阈值180HU:。 造影剂量:双筒技术,A筒造影剂80ml,B筒生理盐水40ml下肢CTA扫描范围:肾下缘至双脚 层厚层距:5mm/0.625mm, 螺距:0.516:1 扫描野:Large Kv/mA/S:120/300/0.6 造影剂浓度:350 mgI/mL 流率: 4ml/s 延迟时间:腹主动脉水平监测,SmartPrep法,CT阈值250HU: 造影剂量:双筒技术,A筒造影剂90-100ml,B筒生理盐水40mlCTP扫描范围:以基底节层面为中心5mm16i 层厚层距:5mm/0.625mm, 扫描野:head Kv/mA/S:120/300/0.6 造影剂浓度:350 mgI/mL 流率: 4ml/s 延迟时间:7s 造影剂量:300 mg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