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象山井田地层条件.doc_第1页
陕西韩城象山井田地层条件.doc_第2页
陕西韩城象山井田地层条件.doc_第3页
陕西韩城象山井田地层条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韩城象山井田地层条件区域地层区域地层表系统群(组)厚 度岩性描述第四系Q全新统(Q)厚度0-20m为近代冲积和坡积物,多分布于沟谷及两侧地段更新统(Q)厚度0-100m不等。为砂土、亚砂土、亚粘土组成,俗称“黄土”三叠系T下统T和尚沟组Th厚度约120m岩石主要为朱红色具团块构造的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中夹薄层灰绿色砂岩。含钙质结核,含etheria(叶肢介)化石。刘家沟组Tl厚度约150m岩性以淡红色中厚层细中粒砂岩为主,夹泥岩及粉砂岩薄层,具有水平及波状斜层理,层面常见龟裂和波痕,含etheria(叶肢介)化石,二叠系P上统P石千峰组Ps一般厚度220m左右该组分布于井田的中深部,该组属于陆相碎屑岩建造,下部及中部则以厚层灰绿色、灰色砂岩为主,与一套暗紫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互层,其宏观特征明显易于辨别。底部普遍有一层灰白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厚达30-50m,含石英砾石和泥岩包体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暗色矿物,颗粒分选不好,硅泥质胶结,致密坚硬,大型直线斜层理发育,为典型的河床相沉积,地表露头多以悬崖峭壁出现。其上部以猪肝色泥岩、薄层状,含钙质结核及薄层石膏,水平层理发育,显示了干燥内陆闭塞湖泊相沉积的特点,在该层泥岩之下,普遍发育有2-3层浅灰色泥灰岩,外观极明显。上石盒组Psh一般厚度300m左右区内浅中部露头均有出露,包括过去划分的上下石盒子组地层,本组地层由一套陆相杂色碎屑岩组成,说明当时气候已经明显趋于干燥,其中以灰绿、黄绿、紫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互层为主,中间夹中细粒砂岩及含砾砂岩。本组底部为一层10多米厚的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含砾石及泥岩包体,分选性和磨圆度差,层位稳定,普遍有沉积,斜层理发育,是典型的河床相沉积,其上有一层10m左右紫杂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含大量的铁质鲕粒,团块状构造,在全区为一明显的标志层(K)。本组也含有植物化石下统P下石盒组Ps厚度17.56-70.18m不等,一般4050m左右本组为陆相沉积,。中下部夹黑色泥岩,色深,上部有紫杂色砂质泥岩或泥岩,含铁质鲕粒。砂岩较山西组砂岩复杂,重矿物增多,砂粒磨圆度较差,为钙制或泥质胶结,粉砂岩主要为粉砂质石英或硅质碎屑组成,其次为粘土质,它们主要为胶结物,常为条带状分布,构成岩石的层状构造,具斜波状、波状、水平层理。本组植物化石十分发育山西组Ps厚度19.85-74.85m,一般厚4555m本组为纯陆相沉积,为井田主要含煤岩系,。岩性主要为硬砂质砂岩及石英硬砂岩,其次为粘土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上中部夹2、3号煤层,其中3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本组底部为石英硬砂岩,中厚-厚层状,中细粒结构为主,局部有粗粒,灰色,主要成分由石英、燧石组成,其次为长石,并含大量的泥质和炭质物岩屑,它们多为条带状或不规则状,常形成层理,含大量的就白云母和黄铁矿结核。胶结物多为泥质,也有钙质。硬砂质砂岩分别为2、3号煤层的顶板,一般为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石英岩屑,其次含较多的炭质和泥质物碎屑,暗色矿物少量,层面含大量的白云母,胶结物多为泥质胶结,也有钙质胶结,该层具有明显的斜层理,也有断续水平层理。上述砂岩之间所夹粉砂岩,一般颜色较深,成分复杂,由石英、岩屑组成,含炭质,具有缓波状及水平层理,沿层面有大量植物碎屑分布。粘土岩多为煤层底板,层理不明显,团块状,含植物根化石,煤层顶板多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含大量植物叶化石。石炭系C上统C太原组Ct厚度26-86.85m,一般厚5060m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海陆交互相沉积,。本组含5-1、5-2、6、7、8、9、10、11、11号之下的煤层,其中5-1、11号为主要的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或出现零星可采见煤点。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煤层及石英砂岩等。石灰岩及粉砂岩、砂质泥岩中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中统C本溪Cb厚度0-30.48m不等,一般厚度12m左右本组底部为粘土泥岩(K)(或铝土矿层),含铁质结核及灰岩碎块。其上为灰白色石英砾岩,风化后表面是褐红色,石英砾岩沿走向和倾向可相变为石英砂岩,以至没有沉积。泻湖海湾相沉积的砂质泥岩及透镜状石灰岩位于本组的上部,产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海相层的上下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尚有粉砂岩夹不稳定的煤线,产丰富的植物化石。区内本组。因受沉积基底奥陶系灰岩顶面古侵蚀地形的控制,故沉积厚度在区内颇不均衡奥陶系O中统O峰峰组Of厚度48-127m,一班83m左右。上部以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分布不普遍,隐晶-微晶结构,质地较均匀,致密、坚硬、性脆,局部显豹斑构造。溶蚀裂隙发育且被方解石、黄铁矿充填,溶孔及溶洞多被泥砂岩充填;下部为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互层,中-薄层状,褐灰-深灰色,局部呈玫瑰红色,质地不均匀,多夹炭质、铝质泥岩薄层,含黄铁矿团块及同生角砾,显示花斑状,裂隙较发育,并有充填型小溶洞及溶孔,上马家沟组Om厚度110-190m,一般160m左右。上部以白云岩为主,深灰色,中-厚层状,下部以互不等厚的泥灰岩与白云质灰岩互层为主,褐灰色,中-薄层状。含燧石团块及同生角砾,见大量缝合线,局部含鲕粒及纤维状石膏,溶蚀裂隙、溶孔发育,下马家沟组Om厚度55103m,一般82m左右。白云质灰岩,泥灰岩,中夹石灰岩层,中-厚层状,质地不均。上部常见鸟眼构造,方解石斑晶及大量缝合线。下部夹多层微薄层纤维状石膏及泥岩,并含大量同生角砾,有的似竹叶状。溶蚀裂隙较发育,有的被方解石、石膏充填。底部为厚0.3-0.5m的含砾石英中粗粒砂岩,呈一间断面。下统O亮甲山组Ol厚度4263m,一般52m左右。主要为燧石条带白云岩,岩性为黄色、浅灰色,中-厚层状,质地不均,上部为含灰质夹2-3层23m厚的烟灰乳白色燧石条带,下部含泥质及燧石结核、团块,层面极不平整,局部为硅质白云岩,致密坚硬。垂直裂隙发育,被方解石充填。冶里组Oy厚度40-70m,一般45m左右以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为主,橘黄-深灰色,中-厚层状,微细晶结构,质地不均,但较致密坚硬。下部含泥质成分高,夹数层0.1-0.3m的竹叶状白云岩。局部见垂直溶蚀裂隙和椭圆形溶蚀小晶洞,。寒武系中下统()厚度不详。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