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太仓市科教新城试验小学 曹丽萍课前活动:游戏(猜猜古诗中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中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1、 引入1. 最后这句诗出自哪首古诗?2. 出示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这首诗大家早已熟悉。古诗在朗读时讲究停顿、节奏,讲究韵味。(出示节奏符)指读齐读。3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诗人怎么写成的呢?文中用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这样的文章叫“文包诗”(板书)将故事和古诗结合起来学习,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了。2、 小组合作学习,找到故事与古诗的对应之处师:下面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读一读。轻声朗读课文1-3自然段。2.找一找。找找与诗句各自对应的诗意内容,在自然段前用标注。3.填一填。完成表格,填写自然段序号。4.说一说。小组内交流。诗句诗意(第几自然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交流:哪个组长上台来汇报?组长:“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在第1自然段,“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在第2自然段,“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在第3自然段。4、 精读11. 出示:指读。2.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有问题想问吗?(王维的家乡在哪儿?他到长安干什么?)3. 补充介绍:王维十五岁时与胞弟王缙离开家乡山东蒲州(今山西蒲州)到西京长安(今西安)去求学、应考。4. 从“15”“两”这两个数字你体会到什么?(年龄小,离家时间长)5. 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这地方就是诗中所说的什么?(异乡)“异乡”就是他乡,别人的家乡。王维也就成了长安城的“异客”。“异客”?(客居他乡的人)6. 想想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会怎样?(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觉得(独))补充介绍:十七岁那年的“九九”重阳佳节这天,胞弟王缙回蒲州去了,只留下王维一人在长安。师:原本孤独的王维更加孤独了。这里两个“异”字迭用,充分写出了王维的孤独寂寞。指读诗句指读齐读。(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小小年纪,独自漂泊异乡,两年没有见到亲人,多么寂寞、孤独、伤感!齐读诗意。21. 出示:指读。2. 重阳节那天,别人是怎样过节的?(热闹、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看视频。这样的场景你能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出示,读: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3.别人家扶老携幼,而王维呢?别人家兴高采烈,而王维呢?所以,他?诗句中的哪个字表示“更加”的意思?(倍)“思”呢?(思念)“倍思亲”就是 ?师:离家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王维每时每刻都在思念亲人。重阳佳节,别人家的热闹欢愉,更让王维觉得孤单落寞。触景生情,不由道出了这样的感叹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之情如此强烈!)指读诗意。一生读诗句,一生读两组读诗句,两组读诗意。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指读。想想诗人王维为什么如此思念家乡的亲人?(在怎样特别的日子里?)“佳节”特别的时间里“异乡”特别的地方“异客”特别的身份“独”特别的心境指读齐读。31. 出示:指读。2. 王维以前是怎么过重阳的?(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3. “茱萸”是怎样一种植物?看图文。4. “手挽手”王维和兄弟们手足情深)5. (欢聚、高兴) 往日的回忆多么美好!谁来读?而如今呢?(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出示地图,了解两地之隔。师:王维所在的长安,在华山以西,而家乡在华山以东的山西蒲州。虽只有一山之隔,却相距近1000里。那时交通不发达,人们通行最快是骑马,或者步行。千里迢迢来往,很不方便,很多时候只能天各一方。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品出了什么?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指两名学生读。他还想到了什么?(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想象写话:此时此刻,王维在心里对远方的兄弟们说:“ ”而兄弟们在心里对远方的王维说:“ ”交流。(两生对话)小结: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思念就像一跟长长的线,将他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齐读诗句。距离有多长,思念就多长!隔山隔水隔不断浓浓的亲情。齐读诗意。(配乐)小结:王维除了因“佳节”而思、因“异乡”“异客”而思、因“孤独”而思,因离家两年而思,还因为什么?(遥)相隔遥远。还有呢?补充:由于王维能写一手好诗,他在京城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经常请他吃饭,使他看到了王公贵族的腐败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而常常怀念家乡。十七岁那年的重阳佳节这天,达官贵人们都设家宴自娱,胞弟王缙也回蒲州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王维心中爆发,就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因为:厌恶腐败的生活。你觉得王维是个怎样的人?“思”是这首诗的眼睛,我们称之为“诗眼”。它与诗题中的哪个字意思一样?(忆)一个“忆”字,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读诗题。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故人是每个人心中最亲的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诗人王维的感受,也唱出了所有在外游子的心声。因此,这句诗被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句。课题也用了它。读。到这里,我们不仅了解了整首诗的诗意,还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贴板书) 师: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 他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出示诗)配乐朗读诗。五、拓展:1.“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佳节,现在已经不只是九月九日了,而是所有美好的节日,中秋节,春节,元宵节 乡愁,不止是王维一人的,是每个游子心中永久的歌。看李白的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读);张继的乡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生读);叶绍翁的乡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生读)。2.让我们再来看一首王维的诗杂诗君自故乡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指名读齐读。 杂诗君自故乡来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注解】: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3.着花:开花。【韵译】: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机与控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三课“蒸汽”的力量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2
- 项目教学设计创新案例分享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九年级体育 第38次课 走 基本体操说课稿
- 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 磁铁能吸什么教学设计 -科学一年级下册大象版
- 第5单元 教学初探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DG-TJ08-2466-2025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公共建筑)
- 安全生产盲区
-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
- 非公企业党建培训课件
- 物业管家手机管理办法
- 2025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妇产科开展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报告
- 重视体检的健康知识讲座
- DB54∕T 0275-2023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 中国工运史课件
- 质量检测监理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