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敬畏自然(第2课时)_第1页
导入.敬畏自然(第2课时)_第2页
导入.敬畏自然(第2课时)_第3页
导入.敬畏自然(第2课时)_第4页
导入.敬畏自然(第2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段课题11.敬畏自然(第2课时)主备人张丽丽审核人教研组语文授 课班 级授课人授 课时 间学 习目 标1、 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2、 学习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3、 培养科学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作者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预习导学【导学资料】名师微信巧用反问从反面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种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叫作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运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课外拾贝关于“自然”的名言1、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1、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2、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教学互动过程1、 情境导入听写“读一读,写一写”有关字词。二、师生学习活动【活动一】品味语言,体会句中哲理。 1、以练习为依托,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2、以修辞为载体,体味句子的文学性。【活动二】体会、理解文章写作特点。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结合预习导学“名师微信”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活动三】思维拓展,能力提升 1、仿写句子。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谁能断言藏羚羊死前的咆哮不会是人类灭绝前的呻吟呢?谁能断言 不会是 ?谁能断言 不会是 ?谁能断言 不会是 ? 2、就请“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想人们发出呼吁。3、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惧,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