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学习目标】情感目标: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知识目标:1解题、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及本诗名句,学会古诗诵读。2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3. 欣赏作者运用生动、新颖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中音乐描写的意境;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并领会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艺术形象把握主题(体会诗人把琵琶女的遭遇于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的用意,理解诗歌的主题)。【学习重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学法指导】 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查阅词典,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查阅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2.熟练诵读课文,分组讨论,翻译课文,积累字词,找出名句。【知识导学】1. 唐朝宣宗皇帝李忱为一位诗人写了首悼亡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2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3.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第二课时【基础演练】给下列难字注音:铮(zhn)铮然贾()人悯(mn )然转徙(x )荻(d)花霓( n)裳琴(qn )瑟(s) 琵()琶(p) 钿(din)头 呕(u)哑(y) 嘲(zho)哳(zh) 六幺(yo)【理一理】一、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三) 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四) 同病相怜伤迁谪(五) 重闻琵琶青衫湿1.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两部分:(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听者陶醉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个人物形象 作者在叙事中虚实结合,通过写琵琶女的演奏,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还揭示出她复杂的心理;通过琵琶女的自叙身世,塑造了一个漂泊沦落、凄苦哀怨的歌女形象。3.“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都是从繁华的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又都满怀着“忧愁暗恨,生活都同样冷落、失意,处境悲苦” 。第三课时【课文鉴赏】1释解琵琶声(学习的重点)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最后一乐章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2诗歌往往少不了景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呢?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3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1)比喻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比喻用得好,非常形象生动。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小玉珠与玉盘相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珠”和“玉盘”,它的形和质都是圆润的,既写出了音乐的声,又写出了音乐的形,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的感觉。作者还把几种意象联系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例如:“莺语花底”,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作者善于联想,善用比喻,能让我们如闻其声,如入其境。诗中凭借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宛转的应接不暇的乐声,同时也体会出各种不同音色中包含的思想感情。(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侧面烘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4主题归纳:本诗通过描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到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5. 小结: 描写特色: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第四课时【基础测试】1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诗言志 凡六百一十六言 复驾言兮焉求东船西舫悄无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A言语字助词表达说B言语字表达声音助词C表达字言语说助词D表达字助词声音说2选出黑体字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d)A王之涣的凉州词与李清照漱玉词)B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苏轼的东坡乐府C白居易的琵琶行与钱塘湖春行D刘邦的大风歌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是(d)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4下列各句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不同类的是(b)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5选出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d)A“势拔五岳掩赤诚”中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B梦游天姥吟留别选自李太白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少陵集详注,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C“司马泪痕多”的典故出自“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其中的“青”是唐代官职低的服色。D“梦啼妆泪红阑干”一句意为“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泪都流干了。6“歌行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组(c)篇幅较长 篇幅较短 其音节,格律有严格规定 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讲究对仗,声调韵律A BC D7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A BC D8从修辞角度分析以下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e)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四弦一声如裂帛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E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9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a)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10选出对黑体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b)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A升官 长诗 字 乐曲,歌唱的遍数B贬官 七言诗 字 古诗的一种C升官 长诗 句 古诗的一种C贬官 词 句 乐曲,歌唱的遍数1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属环境描写,对其作用分析最佳的一项是(c)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B以听众的静反衬音乐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1生命的诞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第4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12大考点43题) (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文化、发展与合作(第1期)原卷版
-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3
- 沟通的艺术-好好说话(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劳动项目三 发绿豆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劳动教育》
- 2025年美发师技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叉车科目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9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 烟花炮竹安全培训
- 儿童入园体检表
- 考点巩固卷02世界地理(原卷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一课一练(含答案)+期中、期末试卷
- 机械基础第二版全书教案教学设计
- 劳务计件合同协议书
- 术后口腔护理宣教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初三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世界科学技术史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